3月1日晚,據(jù)“電影守望者余涂”發(fā)文得知,新中國22大電影明星之一,北京電影制片廠表演藝術(shù)家于洋老師,于今晚22點30分在京去世,享年95歲,馮遠征曬出于洋老師的年輕劇照,悲痛寫著:“于洋老師一路走好。”
于洋的名字,對于許多觀眾來說,是一個時代的記憶符號。他的每一個角色,都像是一部生動的歷史紀錄片,承載著那個時代的熱血與激情。
他塑造的形象,無論是英勇無畏的戰(zhàn)士,還是機智果敢的偵察員,都仿佛帶著一種魔力,將觀眾帶入那個充滿故事的世界中。如今,他的離去,就像是從我們心中硬生生地抽走一部分珍貴的回憶,留下難以填補的空缺。
于洋的人生,就像是一部跌宕起伏的傳奇大片,而他的童年那可真是一把辛酸淚。1930年,于洋出生在山東龍口黃縣一個農(nóng)民家庭,原名于延江。
兩歲時,為了討生活,他跟著父母踏上“闖關(guān)東”的艱難旅程,可命運似乎從一開始就跟他開起了殘酷的玩笑。在他6歲那年,父親在關(guān)外不幸病逝,家庭頂梁柱轟然倒塌,原本就貧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禍不單行,家鄉(xiāng)又遭遇嚴重水災(zāi),房子被沖垮,一家人徹底失去安身之所。無奈之下,母親只能帶著年幼的于洋四處流浪,最后投靠到了外祖父家 。
為了生計,母親去給有錢人家當傭人,而于洋則被送進了孤兒院。可孤兒院的生活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美好,他遭受著各種虐待,那種寄人籬下、飽受欺凌的日子,讓小小的于洋心中充滿對溫暖和自由的渴望。
為了逃離這種痛苦的生活,他甚至一度流落街頭,靠撿垃圾維持生計,餓了就找些能吃的東西果腹,渴了就喝路邊的雨水,那日子真不是一般人能扛得住的。
好在母親靠著做傭人攢下了一點錢,省吃儉用把他送進小學(xué)讀書,于洋的生活這才有了一絲轉(zhuǎn)機。在學(xué)校里,他努力學(xué)習,渴望通過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
1945年,對于于洋來說,是命運發(fā)生重大轉(zhuǎn)折的一年。他參軍多年的哥哥跟隨部隊來到長春,兄弟倆多年未見,相擁而泣。
在哥哥的引導(dǎo)下,15歲于洋毅然決然地走上革命道路,他加入八路軍,成為了一名偵察員。在那個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偵察員的工作充滿危險和挑戰(zhàn),他們要深入敵人后方,收集情報,稍有不慎就會丟掉性命。但于洋毫不畏懼,他憑借著自己的機智和勇敢,出色地完成任務(wù)。
在四平保衛(wèi)戰(zhàn)、渡江戰(zhàn)役等戰(zhàn)役中,都能看到于洋沖鋒陷陣的身影。他在戰(zhàn)場上不畏生死,與敵人斗智斗勇,為國家和人民立下了汗馬功勞。這些戰(zhàn)斗經(jīng)歷,不僅錘煉了他的意志,也為他日后的演藝生涯積累了豐富的素材。
那時候,東北電影制片廠正在招兵買馬,當時17歲的于洋成功入選,成為東北電影制片廠的一員 ,從此開啟他真正的演藝生涯。
剛進入電影制片廠,于洋就接到一個重要任務(wù),參演戰(zhàn)爭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蔣》,他在片中飾演一位智勇雙全的年輕連長。電影上映后,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于洋也憑借這個角色被更多觀眾所熟知。
此后,于洋的演藝事業(yè)一路開掛,他陸續(xù)參演《衛(wèi)國保家》《走向新中國》《山間鈴響馬幫來》等多部電影。在這些電影中,他不斷挑戰(zhàn)不同類型的角色,從民兵隊長到煉鋼工人,再到苗族青年,他都能輕松駕馭,展現(xiàn)出了出色的演技和深厚的表演功底。
1958年,于洋迎來了演藝生涯中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英雄虎膽》,這部電影講述了新中國成立初期,我軍偵察科長曾泰深入匪巢,與敵人斗智斗勇的故事。
于洋在片中一人分飾兩角,既是英勇機智的解放軍偵察科長曾泰,又是狡猾奸詐的匪軍副司令。
電影上映后,立刻引起了轟動。他飾演的偵察科長曾泰,機智勇敢、沉著冷靜,充滿了英雄氣概;而他飾演的匪軍副司令,則狡猾多疑、心狠手辣,讓人恨得牙癢癢。這兩個角色的成功塑造,讓于洋一躍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演員之一。
隨后,于洋火力全開,一口氣出演《水上春秋》《礦燈》《飛越天險》《青春之歌》等多部影片,每一部都堪稱經(jīng)典。
在《青春之歌》中,于洋飾演地下黨領(lǐng)導(dǎo)人江華,為了演好這個角色,他開啟“學(xué)霸”模式,瘋狂閱讀馬列著作,努力讓自己走進角色的精神世界。
在拍攝一場江華與林道靜(謝芳飾)討論革命理想的戲時,于洋的眼神中透露出堅定和熾熱,他的每一句話都仿佛帶著一種力量,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最終,他的精彩演繹讓江華這個角色躍然銀幕,成為了觀眾心目中的英雄。
后來,于洋轉(zhuǎn)型當導(dǎo)演,執(zhí)導(dǎo)的電影有《萬里征途》、《戴手銬的旅客》、《大海在呼喚》等佳作。
尤其是《大海在呼喚》這部電影,不僅展現(xiàn)了于洋作為導(dǎo)演的才華,還體現(xiàn)了他對海洋的熱愛和對國際友誼的珍視。
電影主題曲《大海啊故鄉(xiāng)》,旋律悠揚,歌詞真摯,表達人們對大海的深情和對故鄉(xiāng)的思念,成為一首家喻戶曉的經(jīng)典歌曲 。
于洋的生活,有銀幕上的輝煌,也有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就像一部充滿歡笑與淚水的生活劇。他的愛情故事,那可是浪漫得如同電影情節(jié)一般。
他與妻子楊靜因戲結(jié)緣,在1953年步入婚姻殿堂,兩人在《衛(wèi)國保家》中合作,擦出愛情的火花,婚后他們攜手走過72個春秋,堪稱娛樂圈的“模范夫妻”。
楊靜為了支持于洋的事業(yè),甚至放棄自己的演藝事業(yè),全心全意地照顧家庭。他們育有一兒一女,原本是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然而,命運卻對于洋一家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
2005年,他們的兒子于曉陽,這位繼承父母演藝才華的導(dǎo)演,在44歲時因突發(fā)性哮喘不幸離世。這對于洋夫婦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那種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的痛苦,讓他們的世界瞬間崩塌。
但于洋和楊靜并沒有被命運打倒,他們相互依偎,在痛苦中慢慢治愈。晚年的他們,雖然經(jīng)歷了喪子之痛,但依然相互陪伴,享受著生活中的點滴幸福,他們會一起坐在院子里曬太陽,回憶著過去的美好時光。
女兒于靜江雖然遠在國外,但也時常關(guān)心著父母,一家人的親情并沒有因為距離而疏遠。
隨著年齡的增長,于洋和楊靜的身體狀況逐漸不如從前,他們選擇住進養(yǎng)老院。在養(yǎng)老院里,他們依然是彼此的依靠,工作人員會為他們舉辦結(jié)婚紀念日活動,看著他們相濡以沫的樣子,大家都被他們的愛情所感動。
然而,2025年1月17日,楊靜的離世,再次給于洋沉重打擊。于洋仿佛失去了生活的支柱,變得沉默寡言。
僅僅過了44天,于洋也追隨妻子而去,這對攜手走過大半生的夫妻,終于在天堂團聚。
于洋的離世,讓人們不禁將目光投向了那個輝煌的“22大明星”時代。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中的許多人都已經(jīng)相繼離世。
如今,曾經(jīng)輝煌一時的“22大明星”,僅剩下田華、王心剛、王曉棠和祝希娟4位。
他們就像是歲月的見證者,承載著那個時代的記憶,孤獨而又堅定地守望著中國電影的發(fā)展。每一位明星的離去,都像是從中國電影的歷史畫卷上撕下一頁,讓人倍感惋惜。
于洋的離去,讓我們深感悲痛,但他留下的精神財富,卻永遠不會消逝,他讓我們明白,真正的藝術(shù)是經(jīng)得起時間考驗的,是能夠觸動人心的。他的故事,將被一代又一代電影人傳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