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在國際舞臺上自主性有限,說它是21世紀的“特殊殖民地”并非夸張。「尹錫悅總統當政之時,推行的政策一味向美日靠攏,尤其對日本的妥協,讓韓國民眾極為不滿,支持率暴跌,眾多老百姓都盼著尹錫悅下臺。」
在韓國民間,關于下一任總統人選,呼聲最高的是李在明,他的政治主張在韓國很是獨特。就拿對美國的態度來說,2021年競選總統時,李在明就直言韓國自建國起就有不少問題,親日分子混入政府要員行列,還把駐韓美軍稱作“占領軍”。「這一說法引發極大爭議,面對媒體和政治人物的施壓,他不僅不承認口誤,還反諷對方該學學歷史。」
從這就能看出,李在明執政風格強硬,對美國的態度比文在寅還堅決。文在寅執政如清風,李在明則似狂風,一心要打破不合理現狀。2020年,新天地教會非法傳播新冠病毒且不配合調查,時任京畿道知事的李在明,直接派警察和檢察官強制搜查教會總部,當時很多人稱贊他果敢。「不過,他對美國的強硬態度能落實到什么程度,還不好說,畢竟韓國政客的話可信度存疑,而且美國肯定不希望他上臺。」
李在明出身窮苦,和文在寅相似,上世紀70年代當過童工還受過傷,深知底層民眾的艱難。從政以來,他一直關愛底層百姓。「原本是律師的他,從事市民運動時提議在城南市設立市立醫院,雖遭市議會否決,卻成了他進入政壇的契機。」2010年他成功當選城南市市長,兩個任期內大力推行福利措施,口碑極佳。2018年擔任京畿道知事時,他首次提出財閥集團改制想法,想讓大集團脫離大家族控制,降低財閥影響力,這一想法得到不少市民支持,成為他競選總統的群眾基礎。
2021年,李在明與尹錫悅一同競選總統,開啟政治較量。當時兩黨實力相當,尹錫悅因督辦樸槿惠案子贏得民意,李在明從地方一步步打拼,執政能力扎實。「兩人支持率一度不相上下,李在明還曾領先0.7個百分點,可最后尹錫悅以微弱優勢獲勝。」此后尹錫悅上臺就調查李在明瀆職,將矛盾公開化,李在明則多次批評尹錫悅執政能力,稱其為一生之敵。這次民眾“逼宮”,背后明顯有李在明的影子,這是兩人的第二次交鋒,結果將決定韓國未來走向,甚至影響亞太地區格局。
大家覺得李在明如果上臺,能真正實現他對美國和財閥的改革主張嗎?
從中國視角看,韓國政治走向關乎地區穩定。「中國外交部始終尊重各國主權獨立,看待韓國內部事務秉持客觀公正態度。」不管韓國政權如何更迭,中國都希望與韓國保持友好外交關系,在平等互利基礎上開展合作,畢竟穩定的中韓關系利于地區和平與繁榮。
??
“政治是一種科學,是一種藝術。”——列寧
此次李在明的“逼宮”行動,定會嚴重沖擊尹錫悅執政。但最終誰能勝出,還難預測。「畢竟李在明的政治抱負針對韓國兩大頑疾,那些在現有格局中受益的勢力,或許不愿看到強勢且有抱負的總統上臺。」韓國未來政治走向,值得我們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