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作者 | Ivey
退圈20年,常年定居加拿大的王祖賢,最近發了一條視頻,告訴粉絲們:她最近在加拿大溫哥華地區開了一家艾灸養生會館。
她在視頻中表示,離開娛樂圈后,艾灸成為了自己最想做的事業,前半生充滿了奮斗與迷茫,后半生則更注重內心的平靜、身體的健康與精神富足。
王祖賢在多個平臺上都發布了艾灸館相關的內容,不少粉絲對她的新事業表示祝賀和支持,一些住在加拿大的網友,已經行動起來開始去探店了。
也有人對她產生質疑,認為這是一種 “過氣明星炒作”“高價割韭菜”的行為,但更多聲音卻認為這是身份自由后的覺醒樣本。
相較于內娛明星對流量與曝光的依賴,王祖賢的選擇展現了一種更本質的自由:剝離社會標簽后,以純粹的熱愛重構人生意義。
精神自由的前提,是身份自由
到今年,王祖賢已經定居加拿大20年了。
2005年,王祖賢主演的電影《美麗上海》獲得第2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提名,同年9月她與湯臣公司解約后正式隱退,這部片子,成了她的息影之作。
退圈之后,王祖賢就搬去了加拿大,離開的原因,據傳是感情遇到了挫折。至于她是通過何種方式移民加拿大的,當時并沒有太多報道。
和王祖賢一樣,上世紀90年代后,加拿大成了很多香港明星的心水之地。比如老牌香港演員苗僑偉,他曾經在83版的《射雕英雄傳》里飾演楊康、香港演員元華,曾在《功夫》里飾演“包租公”一角,都選擇了移民加拿大。
也有不少香港明星就出生于加拿大,例如鐘嘉欣、蔡卓妍、陳冠希等等。
不止香港名人,當時很多香港人都非常喜歡移民加拿大。在很多香港影視作品中,我們也經常能看到這樣的情節:妻子和孩子都移民加拿大了,丈夫則留在香港繼續賺錢。
為什么當時香港人都扎堆移民?
很大程度是時代的原因,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簽署,確定中國于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由于擔憂回歸后的不確定,大批香港人都計劃往外移民并轉移資產,為自己和家人留一條后路。
但為什么大多數人都選擇了加拿大?
因為香港和加拿大此前都屬于英國殖民地,在某些層面上,兩者之間是帶有共通點,例如社會制度和語言。
加上當時的加拿大可以說是最容易移民的發達國家,為國際移民群體提供了多種移民途徑,包括家庭團聚、技術移民和投資移民等。
特別是投資移民,是當時很多香港人主要選擇的方式,當時只要求申請人在加拿大投資一定金額的資金,并沒有像現在這樣有非常嚴格的資金審查和背調。
后來香港情況穩定下來后,很多持有加拿大戶籍的人又開始回流香港。據統計,香港有約30萬人口有加拿大身份,占香港總人口的4%?,香港也因此成為加拿大人在亞洲人數最多的城市。
說回王祖賢,她選擇在加拿大開啟新事業,應該是出于純粹的熱愛,根據相關信息,王祖賢移居加拿大后,投資了不少房產和其他項目,當時身價預估在10億美元左右,已經實現了財富自由。
但對她來說,財富積累不是目的,而是實現選擇自由的工具,過往的燈光和榮耀已經成為云煙,在剩余的時間內,遵從內心的選擇,找自己最喜歡的事業才是最重要的。
多次移民,為自己,也為家人
和王祖賢不太一樣的是,當時很多人移居海外,更多是為了事業發展。
比如“功夫皇帝”李連杰,20世紀80 年代憑借《少林寺》等影片在華語影壇嶄露頭角,盡管當時他的知名度已經很高了,但因為內地電影市場的薪酬體系有嚴格規定,他的薪資一直沒有提高。
1984年拍攝《南北少林》時,香港工作人員的月薪是內地人員的166倍,這讓他萌生往外發展的念頭。
1991年,他在香港拍攝了《黃飛鴻》系列作品,打開了國際知名度,并得以進入好萊塢。
但是,因為沒有美國身份,李連杰一開始也遭遇了身份困境。
在接拍《致命武器4》時,對方開出的片酬是100萬美元,李連杰說先考慮考慮。沒多久,對方邀請他去劇組,參觀了一圈之后,他決定接下這部電影,但對方卻說不能按照100萬的價格了,只能給到了75萬。
李連杰雖然心中不滿,但為了進入好萊塢市場,還是接受了這個價格。
然而,制片方卻再次壓價,將片酬定為50萬美元,李連杰為了抓住這個機會,還是同意了。
壓價的背后,是好萊塢對非美籍演員存在的系統性歧視。李連杰因為沒有加入美國演員工會(SAG),在薪酬談判中處于弱勢。
制片方甚至直言:“你既不是美國人,也不是工會成員,我們有權壓價”。
知名香港演員成龍也曾表示,亞裔演員在好萊塢常被視為“二等公民”,薪酬與角色機會遠低于白人演員。
這也是李連杰走紅后將中國身份換成美國的原因,美國身份為李連杰在好萊塢發展提供了便利。他在2000年主演《致命羅密歐》時片酬高達1000萬美元,遠超此前在華語市場的收入水平。
2007年拍攝《投名狀》時,其片酬已達1億元人民幣,成為當時華語影壇片酬最高的演員之一。
當時很多人都批評他不愛國,他直接回應道:“我的目標是讓世界看到中國功夫,而非糾結于身份標簽”。
事業上大獲成功后,他為了家人,放棄了美國國籍,二次移民,這次,他的目的地是新加坡。
2004年李連杰在經歷了海嘯,看到妻子被陌生人救起來后,決定開始做慈善。因為對當時國內的環境不是很滿意,所以選擇了新加坡。
而注冊慈善公司,必須要是新加坡國籍,所以他就改為了新加坡國籍
另一方面,還有后代教育的考慮。
有媒體報道,李連杰有兩個女兒,他不僅希望她們受傳統中式教育,更想讓她們接受西式教育。李連杰大女兒Jane就在新加坡讀書,他在新加坡出席“福布斯環球總裁大會”時,也對新加坡教育非常贊賞。
但他也明確表示:“選擇移民不會后悔,無論生活在任何國家我永遠是炎黃子孫”。
關于移民選擇
從李連杰到王祖賢,這群人之所以能掙脫身份枷鎖的先行者,既有經濟實力與政策紅利的支撐,更多也是個人努力的結果。
移民,不是簡單的地理遷移,它是一場心靈的遷徙,一次生活的重塑。
對于那些在舒適區里安逸太久的人來說,移民可能意味著一場艱難的適應之旅。你可能會失去熟悉的語言環境,習慣的生活方式,甚至是你曾經珍視的社會地位。
但對于那些渴望改變、愿意接受挑戰的人來說,移民可能是一次全新的開始,一個實現夢想的機會。
我始終相信,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無論是留在故土,還是遠赴他鄉,重要的是找到那個能讓你心靈安寧的地方。
國家的責任,是為每個人提供這樣的環境,讓每個人都能在愛的陽光下自由呼吸,讓公平和正義成為社會的基石。
所以,對于那些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猶豫是否要踏上移民之路的朋友們,我的建議是:
聽從你的內心,評估你的實力,考慮你的未來。移民不是終點,而是另一段旅程的開始。無論你的選擇是什么,愿你都能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這唯一的一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