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開元十八年春,正值盛唐黃金時期,唐朝大詩人孟浩然因為科舉失意,心灰意冷,選擇了隱逸而遍游江南。
他路遇好友李白,兩位大詩人志同道合,共同游玩多日,這天孟浩然終于要告別好友,東下廣陵,也就是現在的揚州。
李白在黃鶴樓為孟浩然餞別,離別之際寫了這首千古名篇《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這首詩是兩位大詩人友誼的最好見證,是送別詩中不可多得的經典力作,流傳千古而經久不衰。
但美中不足,很遺憾的是作為大詩人孟浩然竟然沒有寫一首《別李白》,當然也有可能是當時寫了但沒有流傳下來。
幸運的是如今有了DeepSeek,他替孟浩然寫了一首《別李白》,在某種程度上算是為我們彌補了這個遺憾。
DeepSeek替孟浩然寫的《別李白》
孤舟一葉下揚州,
煙雨樓臺望欲收。
若問離情何處盡,
暮江千載自東流。
這首詩以孤舟起興,勾勒出孟浩然告別李白順江東去的畫面,煙雨樓臺漸次模糊,暗合離情漸濃。
后兩句以江流之永恒對比人世之短暫,將離愁別緒托付于亙古長流的暮江,使全詩在時空交織中生出無限蒼茫。
結句“自東流”三字,既呼應李白原詩“唯見長江天際流”,又賦予別情以天地自然的浩渺意境,余韻悠長。
DeepSeek寫一送一,先寫了一首《別李白》,后又寫了一首《贈李白》,下面再來欣賞這首《贈李白》。
DeepSeek的《贈李白》
故人送我下揚州,十二闌干黃鶴樓。
帆懸楚水三更月,袖滿吳山九月秋。
云邊雁字隨波碎,眼底煙光帶醉收。
莫向天涯悲去雁,與君同作五湖舟。
此詩以“黃鶴樓”為時空坐標,首聯點明李白送別情誼。頷聯“帆懸楚水”與“袖滿吳山”虛實相生,將地理風物凝為永恒意象。
頸聯“雁字隨波碎”暗藏離聲,“煙光帶醉收”呼應李白豪氣。尾聯翻出新意,以五湖舟楫之約消解別恨,既承襲浩然山水詩風,又暗合太白“散發弄扁舟”之志。
全篇時空交織,八句間完成從實景到高蹈的精神飛越,別情中自見超逸襟懷。
朋友們,DeepSeek寫的《別李白》和《贈李白》水平如何?哪首更優秀一些?歡迎分享高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