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細心的網友發現,中行咸寧分行營業廳前新增了無障礙通道,看似是一個簡單的改造工程,實則折射出一座城市對待特殊群體的態度。這條坡道不僅連接著營業廳與街道,更連接著殘障人士與整個社會。它的出現,標志著城市文明建設邁出了重要一步。
去年,一則自媒體文章曝光中國銀行咸寧分行營業廳前的臺階,在人來人往間,成為了特殊群體難以跨越的“鴻溝”——沒有無障礙通道,這無疑是城市文明建設中的一處瑕疵。這一曝光,如同一面鏡子,映照出城市公共設施的不足,也考驗著相關單位的責任擔當。
值得稱贊的是,中行咸寧分行迅速行動,展現出了高度的責任感和對文明理念的深刻理解。在今年營業廳重新裝修時,他們積極更改設計,增添了無障礙通道。這一小小的改變,卻蘊含著大大的溫暖。它意味著輪椅上的殘疾人能夠更加自如地進出銀行辦理業務,行動不便的老人不再因臺階而望而卻步。這不僅是基礎設施的完善,更是對每一位市民平等尊嚴與權利的尊重,彰顯了文明的溫度。
目前,咸寧市正在全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這一過程,本質上就是對城市面貌的深度重塑,是對城市居民心靈的溫情滋養。文明城市,不僅僅是高樓大廈的林立,更體現在每一個細節之處,體現在城市對每一個人的關懷。補齊過去的短板,完善曾經的不足,是城市文明發展的必由之路。就像中行咸寧分行這樣,借助文明創建的東風,虛心傾聽人民群眾的聲音,果斷改正自身不足,不僅提升了自身的服務形象,更為城市文明建設添磚加瓦。
在城市發展的長河中,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宛如一座明亮的燈塔,照亮著城市前行的道路,指引著城市在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航道上揚帆遠航。而在這一偉大征程里,咸寧的故事正生動地演繹著文明創建的深刻內涵與非凡意義。
然而,在這文明的浪潮中,也有一些不和諧的音符。部分單位對群眾的呼聲充耳不聞,對自身存在的問題視而不見。他們或許沒有意識到,城市文明是一個整體,任何一個單位、任何一處細節的缺失,都可能影響整個城市文明的形象。這些單位應當受到批評,更需要反思與改進。因為只有當每一個單位、每一個人都積極投身到文明創建中來,以實際行動踐行文明理念,城市才能真正成為文明的家園。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一場沒有終點的接力賽。它需要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單位攜手共進,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群眾的需求出發,不斷完善自我,不斷提升城市的文明程度。讓我們以中行咸寧分行為榜樣,積極響應文明的召喚,在文明創建的道路上砥礪前行,讓咸寧這座城市處處綻放文明之花,讓每一位居民都能在文明的陽光下,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與溫暖。(劉丹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