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Della
來源 | 廣告案例精選(ID:ad2829)
1
海底撈變“夜店”了?
“打敗你的,可能不是同行,而是跨界”,這句話的含金量還在上升。
漆黑的夜,冷酷的鐵,孤單又寂寞的你,可以去海底撈。
我說的不是電視劇里,用一頓滾燙的火鍋溫暖你冷掉的心這種俗套情節,而是指去海底撈享蹦迪人生。
不要懷疑你的眼睛,現在的海底撈陌生得讓人感到害怕。
圖源:小紅書@庫洛米大人駕到通通閃開
昏暗迷離的燈光,DJ打碟唱歌,漂亮小姐姐熱舞,夜店氛圍感拉滿,情緒價值給的不是一般的飽滿。
圖源:小紅書@庫洛米大人駕到通通閃開
帥哥趁著伴奏的間隙,和臺下觀眾猜拳,簡直是演唱會VVVIP座位都無法享受到的頂級待遇。
圖源:小紅書@拖延大王-
大家的歡呼聲越高,臺上表演者更是火力全開,忍不住來一段性感“肚皮舞”,全場聽取“嘩”聲一片。
圖源:小紅書@yonmysan
當然,也可以安安靜靜欣賞表演,揮舞著手中的熒光棒,默默做一名聽眾。
圖源:小紅書@YY吃不胖
還可以觀看國風舞蹈,你想得到想不到的,海底撈應有盡有。
圖源:小紅書@欣欣子
相信我,當你走進海底撈,你都會產生一種走進夜店的錯覺——
這還是我們認識的海底撈嗎?
圖源:小紅書@欣欣子
網友震驚之余,紛紛動身前去海底撈打卡,享受前所未有的夜店火鍋體驗。
伴隨著話題熱度的飆升,海底撈開夜店的消息,瞬間風靡全網。
網友們自然也坐不住了,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
原來海底撈是“嗨迪撈”的意思,這諧音梗王建國看了都得發怵。
完美解決了喝完酒想去海底撈的問題,下半場繼續,心情再也不用強硬切換了。
如果沒有低消的話,建議全國推廣謝謝,窮鬼也迎來了春天笑不活了。
人類對海底撈的開發不足1%,海底撈你還有多少驚喜是大家不知道的?
從多數網友的評價聲音來看,對于海底撈變“夜店”的接受度還是比較高的,大家苦于夜店蹦迪的昂貴消費久矣,寄托著把價格打下來的厚望。
翻了幾篇貼主回復,還真的沒有低消要求?。。?/p>
這就是說,花一頓火鍋的價錢,還能額外贈送演唱會門票,這等好事網友們表示:
多多益善,喜聞樂見。
不過,大家也別高興得太早。
事出反常必有妖,據我了解,這次海底撈不是變“夜店”,而是與404俱樂部的聯名動作——
那個傳說中人均帥哥美女的俱樂部,有著鼎鼎有名的“顏值天花板”稱號。
圖源:小紅書@海底撈馬來西亞
海底撈攜手404爆改“夜店”,是晚上10點后的特別活動,最早在三年前的上海就已經試水過這一模式。
在社交平臺上,去年馬來西亞、吉隆坡等海外門店再度攜手404,喊出了限時“夜店”狂歡的口號。
從年底到現在,海底撈旗下焰請烤肉鋪子全國多地城市也陸續跟上,包括廣州、香港、西安、開封、貴陽、合肥等等。
一些海底撈門店也開設宵夜主題,大有一種全國推廣的趨勢,讓海底撈“夜店”變為一種年輕人的流行。
不過,暫時還不確定這一次是限時聯名,還是海底撈開拓“副業”的嘗試,后續會否納入日?;\營之中。
目前海底撈官方賬號尚未對此有提及,個人猜測或許還處于試水摸索階段。
換句話說就是,處于“曖昧期”,離官宣還有一定的距離。
2
海底撈,干的就是娛樂業
為什么大家對海底撈爆改“夜店”感到意外,但卻不反感呢?
這是因為近年來,海底撈秉持著人性化服務無上限的原則,一直在刷新大家的認知。
以至于海底撈干出啥,都覺得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事實上,海底撈開啟“夜店”模式,也是有跡可循的。
去年海底撈大力推廣“科目三”,網絡上就出現了一種聲音,海底撈是當代年輕人的另類迪廳。
有穿著公主裙跳的,也有打扮成動漫人物跳的,還有舞蹈生跑到海底撈去“獻藝”,大跳民族舞版科目三。
圖源:小紅書
就連明星、網紅們也忍不住去海底撈跳一把“科目三”,掀起了一股全民社會搖蹦迪的熱潮。
那時候,海底撈還趁熱打鐵,推出海底撈101男團,大跳“科目四”,沉迷尬舞無法自拔。
圖源:B站
不禁讓我想到,斯科特·麥克凱恩在其所著《商業秀》一書中指出——
一切行業都是娛樂業。
娛樂業的特點在于能夠快速改變人們的情緒,提供各種方式如聽故事、唱歌、跳舞、游戲等來滿足人們的情緒需求。
站在這個角度上看,代入海底撈花式整活,是不是絲毫沒有違和感?
海底撈的營銷邏輯,本質上都是在滿足人們的某種情緒需要,這種滿足感,與娛樂業的核心不謀而合。
在海底撈以前,大家很難想到火鍋店怎么能跟“演唱會”扯上關系。
但是海底撈做到了,包大巴車去演唱會現場、免費接歌迷吃夜宵,成功把自己塑造成最貼心的“演唱會搭子”。
圖源:小紅書網友
同樣地,開設美甲、美鞋、護手、洗頭、打印照片、打毛線、夜市擺攤等非常規火鍋店服務,也被海底撈打造成自己的特色標簽。
圖源:小紅書網友
“山不就我,我就去就山”,海底撈不再坐等消費者上門,化被動為主動,盡一切可能提供能夠供應情緒價值的服務,將高度人性化體驗進行到底。
把火鍋店干成“娛樂業”,是海底撈的修煉升級之術。
3
流量與爭議齊飛
正如娛樂圈一般,能從茫茫人海突圍走到觀眾眼前的明星,自身都少不了爭議。
海底撈在“娛樂業”方面頗有建樹,但同時伴隨而來的是漫天質疑聲。
海底撈大力推廣跳科目三,把品牌熱點營銷與員工個人獎金掛鉤的行為備受詬病。
看著員工跳“科目三”跳得生無可戀的視頻,海底撈陷入了對員工“壓榨”、“PUA”的負面輿論漩渦。
當快樂建立在員工的痛苦之上時,再也沒有人能快樂地看完一段“科目三”。
無獨有偶,這次海底撈試水“夜店”模式,也令不少喜歡安靜、享受專注朋友社交的消費者不滿。
當夜晚的狂歡,是以部分消費者“讓步”自身權益得來時,這份快樂就不再那么純粹。
一心想進軍“娛樂業”的海底撈,還得做好網絡流量和用戶底線之間的平衡。
行業資訊、案例資料、運營干貨,精彩不停
【添加備注:進群】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廣告案例精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