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就在新中國宣布成立之時,國內還沒有完全解放,處在中國大西北的新疆地區仍有叛亂發生。于是,經組織決定,派時任第一野戰軍第1兵團第2軍政委的王恩茂和軍長郭鵬率領第2軍進軍大西北。
當時,國民黨特務正在和田策動叛亂。得知消息的王恩茂當機立斷,率五師十五團向和田緊急進軍,日夜兼程,15天行走750公里,并穿越了被稱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瑪干沙漠,終于抵達和田,平息了叛亂。
十五團和王恩茂戰勝了難以想象的艱難險阻,事后彭德懷致電予以嘉獎。
王恩茂的妻子駱嵐也是一位吃苦耐勞的革命家,據她回憶,新疆叛亂的逐漸平息,使得當地百姓對第二軍充滿了敬佩,并稱之為“神兵”。
駱嵐始終無法忘記第二軍首次開進喀什時的場景:滿街的維吾爾族人,穿著色彩斑斕的民族服飾,爭先恐后地向部隊涌來。有的高呼口號,有的彈琴擊鼓,像過盛大節日一樣高興。許多上了年紀的老者眼含熱淚,頻頻向軍隊施禮。
王恩茂和駱嵐被這一場景深深震撼到了,也是從這一天開始,他們就把這里當成了第二故鄉,把這里的各族人民當成了親人,把新疆這塊土地當作了奉獻終生的地方。
但當時的新疆一片荒涼,“晴天揚灰路,雨天水泥路”是當地百姓對環境的真實吐槽。第二軍進駐喀什后,連一個像樣辦公的地方也沒有,住的還是國民黨遺留下來的舊軍部。
然而,王恩茂卻并不灰心,他說:“來這里就是工作的。”之后,他跑遍了喀什的每一個鄉村了解民情,工作之余還要每天花半個小時學習維吾爾語,
吐魯番是著名的“火州”,夏季氣溫常常在40度以上,就連當地人也無法忍受如此燥熱。但王恩茂堅持了下來,他在那參加生產勞動半個月,每天勞動10小時,從沒有半句怨言。
在昌吉長勝大隊蹲點時,王恩茂選擇在最窮的維吾爾族農民家中,與主人家同吃同住。吃的是苞谷馕、煮土豆,偶爾來點兒咸菜,住的是土坯房,長達半年之久。
王恩茂在工作中十分注意方式方法,以提高新疆經濟為主,團結各族民族為輔,利用提拔少數民族干部帶動工作,既提高了經濟又團結了民族。
因此,在王恩茂的努力奮斗下,新疆各族人民出現了安定團結的局面。長子王北來回憶說:“我父親下基層從來不用擔心安全問題,他可以徑直走到任何一個少數民族百姓的家里拉家常。”
為了新疆的發展,王恩茂幾乎貢獻了所有的精力。然而,在十年運動爆發后,王恩茂還是受到了沖擊。
王恩茂一共有9個孩子,四子王北新是家里最優秀的孩子,不僅長得高大英俊,學習還非常好,籃球、游泳、樂器樣樣精通,卻在十年運動中不幸被炸死。
事發后,哥哥王北來的同學當場就將兇手抓了起來。王恩茂失去了最心愛的兒子自然難過,但他還存在理智,反復做同學們的思想工作,讓他們按政策把兇手送到了公安部門,自己出錢為兒子辦理了后事。
許多年以后,全國展開清查“三種人”運動,有人認為炸死王北新的兇手應該被定性為“三種人”,要嚴肅處理和判刑。
但當王恩茂得知此事后,卻告訴有關部門說:“那是在動亂的年代,又不是故意傷害,還是從寬處理,就不要追究刑事責任了。”最后,那位兇手沒有被定為“三種人”。
在那個年代,不僅家人受到了傷害,就連王恩茂自己也難逃厄運。
因時代混亂,王恩茂一貫的施政措施遭到了破壞,本人也被批判圍斗。為此,林彪還污蔑他是“人牽著不走,鬼牽著就跑”。
這種情況持續了很久,給王恩茂的身心造成了巨大的傷害,但他仍舊堅強。而能讓王恩茂保持堅強心態的人,也只有毛主席。
1967年,王恩茂到北京參加中央會議。有一次在天安門城樓上,毛主席一眼就看到了身材高大的王恩茂,于是一邊和他握手,一邊問:“聽說新疆造反派要打倒你,怎么樣?能打倒嗎?”
此時王恩茂的內心充滿了糾結,只是弱弱地回答了一聲:“有可能被打倒。”毛主席聽后邊走邊笑說:“都打到怎么行?”離開幾步又突然回頭說:“王恩茂打不倒。”
誰也無法體會王恩茂當時的心情,有感動,有感激,還有重新增強的信心。
1969年,因“四人幫”作祟,王恩茂被下放到安徽蕪湖當副專員,離開了他熱愛的新疆土地。但王恩茂從未忘記新疆人民,新疆人民也沒有忘記將軍的恩情。
在蕪湖工作時,有兩位素不相識的維吾爾族老人,千里迢迢帶著哈密瓜來看望王恩茂。他們緊緊拉著將軍的手,用不太流利的漢語眼含熱淚地講述著他們對將軍的思念。
這樣溫情的軍民情怎能不叫王恩茂動情,因此在之后的逆境中,他愈發想念新疆那片土地,想念那里淳樸的人民。
1981年,鄧小平在考察新疆之后,認為還應該派一位經驗豐富,熟悉新疆的同志來治理。在征求了同行的王震的意見后,又把王恩茂調回了這片土地。
在重回新疆后不久,王恩茂就將全家人都召回了這里,包括他84歲的老父親。不久,王老先生得了胃癌,意識到時日無多,堅決要求回永新老家,落葉歸根。
但王恩茂卻不同意,他幾次勸說父親葬在新疆,無果后,他直接說:“我是要為新疆百姓服務到底的,將來我死了也要埋在新疆,就埋在你的身邊守護你。”
王老先生最終被兒子的一片赤誠打動了,點頭同意。一段時間后,王老先生去世,王恩茂將其安葬在了烏魯木齊公墓,在“文革”中被打死的四兒子王北新就埋在爺爺身旁。
妻子駱嵐也無條件支持丈夫的事業,她曾賦詩一首,表達了王恩茂對新疆的眷戀:“天涯無處不芳草,我愿垂老天山旁。而今壯志尚猶在,愿將余生獻新疆。”
2001年,王恩茂離開了人世;2006年,駱嵐也在烏魯木齊去世,享年86歲。夫妻雙雙被埋葬在烏魯木齊公墓,與父親和兒子靠在一起。
一家四口長眠于天山腳下,王恩茂與家人用行動兌現了他生前的諾言。誰不愛家鄉,只是王恩茂將軍認為,共產黨人就應該有更博大的胸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