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廣汽本田舉辦了以「重塑電動駕趣」為主題的P7技術發布會直播,深度解析了全新純電豪華SUV廣汽本田P7的技術核心。可以說整場發布會內容豐富且干貨滿滿。能夠深切的感受到,廣汽本田對電動化的決心,同時闡述了廣汽本田對純電車型駕駛樂趣的全新理解。
整場發布會圍繞廣汽本田P7純電SUV來講,也從另一個側面感受到了廣汽本田對新能源造車的理念。發布會上提到,本田雖然不是最早入局純電新能源領域的車企,但本田絕不會為了趕時間而PPT造車。甚至研發周期和驗證周期都是按照傳統造車的規則,經過27個月5大階段的整車實驗,才正式發布。
發布會上,廣汽本田直擊痛點,P7作為基于本田云馳純電W架構打造的首款車型,主打“八不”用戶體驗:不同、不暈、不累、不卡、不懸、不怕、不慌、不糙。讓P7成為一款“止痛車”,看似很平常的“八不”,實則很難做到。
而廣汽本田,以本田P7為媒,用了很大篇幅講解了自己是如何造新能源車的,從車身安全到電池安全,從底盤調教到人體工學座椅,從AI人工智能到流媒體應用。P7似乎在告訴我們,如何造一款“安全、豪華、智能、操控”的新能源車。
下面就詳細跟大家去聊一下這款P7的亮點!
外觀內飾方面,P7采用“Razor edge鋒芒畢露”設計語言,配備發光Honda H標、V型隱藏式門把手及電子后視鏡,科技感顯著提升。車身尺寸4750/1930/1625mm,軸距2930mm,得房率達85.8%,后排座椅支持10°-18°調節,并配備觸控面板實現天幕透光度、座椅溫控等智能調節,而且前排雙頭枕配備了BOSE音響、前后排座椅的智能加熱,雙層隔音玻璃等。
操控方面,首先要說的是云馳純電W架構應用的前雙叉臂、后5連桿懸掛系統,可以讓其在不同駕駛情況下具有更好的抓地力表現。配合ADS自適應電磁減震系統與多種風格迥異的駕駛模式,能夠更好的控制車輛在急加減速時的車體縱向仰俯、高速度入彎和出彎的姿態。
動力方面,P7提供單電機后驅與雙電機四驅版本可選,雙電機四驅以前150kW+后200kW的電機組合,峰值扭矩分別為350N·m、420N·m,百公里加速4.6秒。
續航方面,P7搭載由寧德時代定制的90度三元鋰電池,CLTC續航最高650km。據說在-30℃的惡劣環境下,仍能保持86.8% 的電量,當然有待市場考驗。
安全方面,P7的車身大量采用高強度鋼,占比達68%。標配13個安全氣囊,并且配備了本田自研的線控制動系統,主被動安全兩方面進行強化。
最后說智能化方面,為什么最后說呢,想必大家都了解,智能化一直是日系車的短板,但這款P7著實有后來者居上的意思。搭載Honda Connect 4.0系統,支持無線CarPlay/HiCar/CarLife,并首次集成AI開放式大模型平臺。車機配備12.8英寸+10.25英寸瀑布屏,內置科大訊飛四音區語音助手,支持方言識別。
智駕方面,Honda SENSING 360+系統搭載1個前攝、4個多向攝像頭、5個毫米波雷達、12個超聲波雷達,支持ACC主動巡航控制、BSI盲區監測、CMBS碰撞緩解制動。整體能實現,從L2+級駕駛輔助到DMS駕駛員監測,到智能泊車輔助,再到高階車線循跡輔助與彎道偏離預警等功能。
在如今這個時代,消費者買車的心態已經趨于理性成熟,尤其是新能源車型,單純為了“嘗鮮”買車其實并非他們的第一“痛點”,而廣汽本田的“八不”用戶體驗,才是未來市場中的“剛需”。
所以,這款P7,你愛上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