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億農民人均養老金僅223元,兩會代表建議直接撥款,提升待遇水平。
老有所養,老有所依,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福利也越來越好,城市退休老人平均養老金超過了3000元,算是還不錯的水平。但其實還有一個更龐大的老年群體,他們的養老金非常低,平均只有223元,他們就是1.7億達到退休年齡,領取養老待遇的農村老人。
對比城市退休老人,農村老人面臨諸多困境。首先,養老金非常低。一個月200多元,確實連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不夠。柴米油鹽,三餐食材,日用品,水電費等等,固定的開支都不少。如果再買點衣服,人情往來,那更是杯水車薪。
其次,看病花銷不少。雖然現在有居民醫保,但也是住院報銷比例高。老年人身體不好,很多都有基礎病,三高都很常見,這些基礎病日常都要服藥,每個月購買藥品的費用都不少,這些基本都報銷不了。
第三,面臨無工可打。現在很多農民雖然到了退休年齡,但因為養老金低,根本就退不了,只能繼續打工賺錢。但他們現在面臨著無工可打,不少城市的建筑行業發出了清退令,不要大齡農民工。即便是保安,保潔這些工作,也基本上不要大齡農民工了。所以,他們即使想繼續賺錢,工作也不好找。
當然,農民養老金低,有多方面的原因。現在這個問題已經引起了很多專家學者的關注,比如今年兩會,就有不少代表提出了建議。
全國人大代表林至穎擬提交《提高農民養老金,以擴大內需推動鄉村振興》的提案,林至穎認為提高農民養老金可以有效擴大內需。全國人大代表裴春亮等提出了實行城鄉無差別化養老政策的建議,城鄉老人享受同等的待遇。
還有一位基層代表提出直接撥款,提高農民養老金。這位代表認為農民也為國家的付出了很多,做了很多貢獻,比如農業補貼工業,農民工進城推動城市建設等等,我們不能忘了他們的貢獻。
其實,提高農民養老金有很多好處。首先,肯定能帶動消費。現在農民省吃儉用,只是因為沒錢。他們本身的需求還是很大的,如果手里有錢了,肯定是愿意消費的。2025年要大力提振消費,給1.7億多農民漲養老金,或許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這筆錢不會虧。按照經濟學家李稻葵的說法,給農民漲養老金,最終通過消費所獲得稅收賺回來,是不會虧的。
第三,縮小差距,促進鄉村振興。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功成說針對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在城鄉之間、地區之間、不同群體之間差距偏大的事實,進一步深化社保改革,必須促進公平,縮小差距。縮小城鄉養老金差距,是必然的趨勢。
養老金差距確實需要通過社保改革來平衡,但農民養老金低的問題,也需要財政發力。此前,中央已經明確提高2025年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
而在2月發布的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中,也首次提出要逐步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將提高農民基礎養老金寫入中央一號文件,足以看出重視程度。
兩會已經來了,2025年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能漲多少,答案預計很快就會揭曉,讓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