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青點評#春節之后,可以說房地產又發生了一些變化,而這種變化不僅僅是一些國家政策帶來的變化,更多的是很多人在心態上發生了變化。因為如今把房子掛出去賣的人越來越多,但是真正想購買的人卻越來越少,所以在這個階段,如果你真的想把房子賣出去,就要比正常的價格低很多,所以在這個階段考驗一個人的魄力以及甘于割肉的“甩房”氣度。
我們可以看到一些超大房地產公司都出現了問題,去年有恒大,今年萬科也頂不住了,通過萬科房子所體現出的解決方案也能發現一些問題,也許以后很多房子會在地方政府以及國有公司手里,而房地產將會向其它形態變化,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賣房子就更難了,因為國家加快了房地產政策的調整,以后很多人可能都能買得起房子,但房子權益在某些方面可能和我們前些年所面臨的情況不一樣,所以房地產改革也會逐步深化。當然,房地產稅是否能及時頒布并落實也是一個問題,所以地方政府希望通過賣地來解決財政危機已經很難,即使今天國家把一些債務已經化解,但所帶來的長期負重卻無法在短期內解決。
前些年,當我們談論到中國房地產未來命運的時候,絕大部分人都抱有積極樂觀態度,認為房地產只會漲不會降。但我在2019年曾發布過一個言論,也做了一期視頻,我覺得在中國房地產不可能只漲不降,然而降價最多的恰恰是一線城市,因為一線城市的房價高,而且未來能接盤的人少,所以注定會進入這樣一個結果,但當時很多人質疑,他們一直堅信房子永遠漲,一線更會永遠漲,因為已經進了局中局。
雖然今天在一線城市中,廣州已經開了綠燈,頒布了很多的新政,不得不說這些政策對普通老百姓來講很好,但卻并沒有得到特別理想的結果。然而在三月份之后,深圳有可能也會有所變化,北京、上海隨之也會有所改變,只是力度大小的問題。說句心里話,如果不能在一線城市找到一條真正適合中國房地產發展的路子,那么對其他城市來講可能會更難以突破。不管如何,房子金融屬性已經大大降低,然而居住屬性正在進一步呈現,對此,有很多人特尷尬,但又特別無奈,畢竟在房子高點時買了。特別是在2017年到2022年,這五年購房的人到今天感受到了房地產價格改變對個人財產的影響,也會直接影響心情。
同時我們應該看到一點,很多人在購買房子的時候都屬于貸款方式,可以說負擔很重,同時這幾年經濟又不景氣,很多企業步履艱難,而國家也很困難,一些央企以及公務員也面臨收入降低,當然,這個都屬于可控范疇。然而對一些創業者,特別是一些中小企業主來講,如果手里有些房子恰恰是在那個階段購買,到今天所面臨的困難不言而喻。當然,對于一些財大氣粗的人來講無所謂,所以也能輕松度過這個階段,但不管如何,房地產對于很多人來講會面臨巨大考驗,也就是說在這個階段是繼續持有還是徹底放棄,我覺得在2025年是應該做出決定的時候了。當然,對于一些剛性需求或者是只是買來居住的人來講,影響不大,因為不管房子升值或者降價,該買還是應該買,當然,這種情況買了也不要有任何的后悔。
雖然國內一些從事房地產的人認為如今房價已經很低了,到了一個該上漲的邊緣,所以很多人覺得房地產價格有可能漲上去,然而對于一些西方自身機構來講,他們認為中國的房地產還有很大下降空間,特別是在2025年依然會持續走低,所以存在一定矛盾。但人民群眾的眼睛也是雪亮的,雖然很多人嘴上不說,但實際上根據自己的判斷也知道中國房地產會是一種什么樣的趨勢。當然,明白的人越來越多,但無可奈何的人依然無可奈何,因為已經被套住了,想解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說大家都看好的一些事情未必是一件好事情,房地產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當然,正因為房地產長期處于一種誘惑地位,所以才讓很多人不惜架杠桿,希望獲得更多收益和回報,無形中也是憑借努力把自己推到了這樣一個境地。
當然,隨著國內新興產業的發展,國家看到了科技創新的力量,特別是deepseek的亮相,以及民營科技企業得到了國家進一步重視。在這種情況之下,房地產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位置減弱了,然而在這種情況之下也在進一步督促改革,而這種改革對房地產的影響會越來越大。所以到今天,我們看到中國曾經特別優秀的一些房地產公司,到今天沒一個特別輕松,只是困難大小的問題。前段時間我們可以看到大連萬達王健林的一些信息,這是曾經商業地產的標桿企業,就像萬科在民用住房中的地位一樣,但到今天這兩個榜樣都已經失去了往日地位,不得不說讓人思考。
我舉一個小例子,在2016年十月份之后,房地產那波上漲可以說來勢洶洶,但正因為上漲的特別的快,所以造成2017年很多人開始以小換大,所以那個時期房子很快漲了一倍,然而到了2018年之后,開始就有更多人組團炒房,炒房熱開始了,即使沒太多資金,大家也開始采用拼房模式,這種情況在深圳很多。每個人拿出幾十萬或者上百萬一起拼房,所以今天痛苦不堪的人就有很多了,到今天我們可以看一下,作為一線城市的深圳房價波動實在太大。然而,深圳周邊兩座城市影響也很大,東莞波動不小,惠州影響更大,特別大亞灣一帶,買房的基本都后悔了,也徹底顛覆了大家在2017年左右對房地產的認識,現實就是如此殘酷,因為造成損失的人太多了。
我們再看一下環京地產,那個時期炒的也非常火,但最終也苦不堪言。我舉個簡單例子,河北永清那個時候最高點都能夠到達18,000以上,但到了2021年的時候又逐步回落,到了每個平方9000左右,很多人認為已經到了谷底,于是就有了一撥人偏偏在這個節點買了房子,但沒想到以后又降了幾千,所以買環京地產的人損失極大。當然這些都充分說明北京的房子對周邊房地產的拉動力不夠,雖然北京與上海的房子自身房價相對來講比較堅挺,但也在不同程度的下降,所以通過這些不難得出一個結論。如果北上廣深依照市場規則都無法穩定房價,那么對于中國其他等級的城市來講就不言而喻了,所以有些事情不需要說的太明白,因為如今的房地產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也不一樣了,平時喜歡談論房地產的人越來越少,因為談起來有太多無奈和傷心的地方。然而對于房地產的未來趨勢,顯然大家能感受到一種結果,但是卻不愿意過多去想,因為誰都不希望自己所購買的房子進一步貶值。當然,這是站在一個普通老百姓的心態,可以如此考慮。但我們也要看到一個問題,中國房地產泡沫稀釋了這么多,除了買房子的人承擔了特別大的直接損失,但對沒買房子的人來講,也承擔了一些損失,因為錢不由自主貶值了,這屬于間接損失。
通過中國這幾年房地產的變化,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真正的盈利模式都是在別人看不懂、看不清、看不上的時候,當更多的人都認為這是一個發財致富之路,都認為這是一個能改變個人命運的黃金節點,其實進去之后會發現基本屬于“陷阱”,雖然當年房地產有很多難以說明的問題,很多人盲目認為房地產不可能降,國家銀行也不可能讓房子降。但事實證明,如今正在用一種新的方式和方法來化解這個問題,對于原來已經有極大購房損失的人,也只能承受這樣一個結果。當年對于很多人來講,有閑余資金不去購買房產也沒更多投資去向,這部分人雖然損失不小,但是不會影響正常的生活水平。然而對于一些勉強貸款買房子的人來講,那所面臨的困難就不一樣了,這些造成了很多人的巨大壓力。如今裁員非常嚴重,如果有房貸,工作也丟了,或者生意虧錢了,無異于雪上加霜,會造成很多人極度郁悶,這是有關民生的一個大問題,希望國家密切關注這部分群體,同時也需要幫助這些人群,因為他們不僅資產縮水,同時也意味著壓力倍增。當然,在這種情況之下調整心態極其重要,因為在面對未來房地產的問題上,作為我們這種普普通通老百姓能選擇的地方實際上不多了。如今不是不想賣,是你賣不了,如果想賣掉,那就要相當有誠意,只有低價能勾起一些購房者的興趣,如果按照常規房價適當給一些優惠,顯然效果不大了。即使把房子掛出去也基本無人問津,所以在房子這個問題上,不管如何操心,個人所起到的作用已經微乎其微了。#數字內容生產者##活著就是為了擺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