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到一個新聞,人形機器人能跑馬拉松了。
而且就在 4 月 13 日,北京亦莊舉辦,到時候大家可以一起見證,國內機器人與運動員同臺競速的盛況。
機器人能跑過運動員嗎?
我問了一下朋友,說目前不能。運動員每小時大概跑 20 公里左右,而人形機器人的水平在 10 公里左右。但這并不重要。
因為機器人還會學習,國內機器人發展速度非常快,去年下半年才剛會走,今年就能跑馬拉松了。
只需要增強算法,升級硬件,比如感應器、電機轉速,以及電池儲備等等,而這都是中國人所擅長的。
而且機器人不懂得累,也沒有心理波動,更不需要頑強的意志力,只需要人類給它指令,設置一套程序,它就會一直跑下去,幾十公里,上百公里都有可能。
人是遠遠比不過的。
前幾天還參加了一個人形機器人展,簡直可以用瞠目結舌去形容。各家企業都在垂直深度培訓機器人進行:
做飯、做家務、照顧老人、兒童教育、情感陪護、搬重物、跳舞、跆拳道、擰螺絲、導購、分揀藥物等等。
雖然看起來很笨拙,但是這些機器人每天都在高效能迭代升級,學習復盤,而且是 24 小時不間斷的。
就像九宮格到智能手機,燃油車到新能源車,每一個科技跨越都是無聲無息的走入我們的生活,時間都不超過 5 年時間,所以有理由相信,2030 年之前,人形機器人就會進入我們的視野。
朋友說,目前最大的問題是貴,大概20-40萬左右。但問題不大。
因為中國目前正在建設,全球最強大的人形機器人大工廠核心技術底座,這套技術會讓企業能像搭積木一樣快速定制機器人,成本降低約50%。
再加上中國規模化效應和供應鏈優勢,未來價格應該能降到 5 萬以內,實現家庭化普及。
不過我倒是認為,如果真的好用,功能強大,20 萬也不貴,因為中產家庭現在請一個保姆,一年也得 10 多萬。
現在機器人企業,都在等 DeepSeek R2 大模型,因為大模型會加速機器人的智能化,讓它們可以進行思考和模仿學習。
未來很可能實現不用程序設計,而只憑借人類的一句話,就能實現動作的 0-1,機械式機器人變聲為生成式機器人。
不得不感慨,電影里機器人保姆的故事,竟然這么快照進現實。
那么很多人問題來了,如果人形機器人普及了,人干嘛去?
客觀來講,當全社會工業效率得到指數級提升后,那么就意味著人們不再需要“被動工作”。
尤其中國機器人出口到全世界,就可以高溢價換取其他國家的勞動力,從而補足國內人群的福利水平。類似于美國。
每個月會多發低保金,失業保障金、養老保險金。
當然不同之處在于,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民生系統物價會受到管控嚴格,比如基礎糧食蔬菜、肉蛋奶等等價格很難漲起來,除此之外,義務教育會普及到大學,醫療和藥物等都會盡可能多的減免。
在保障型住房機制下,人們都可以拿到生活保障費和公租房。不再為生計和生存所奔波,而是去選擇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到那時候勞動力都會被機器人替代,而人們拼的是創造力和天賦。
當然沒有也沒關系,不努力也沒關系。社會會給予每個人躺平的機會,生活也不至于太糟糕。
當然這個社會的上限會繼續突破,創富者會越來越多,好的商品和服務,會非常貴。好的商品房,可能達到 30 萬一平米。國內完全趨同于新加坡模式。
以上這些都是有跡可循的。如果中國科技能像現在這樣,繼續向上突破,成為真正的第一科技強國,再疊加社會主義體制,大概率會走這一種模式。
到時候,人們會覺得幸福嗎。
我覺得大多數人不會。
就像20年前和現在對比,雖然大多數人生活都比 20 年前好很多,但幸福度卻越來越少了。這不是悲觀,而是社會發展規律。
科技是進步的,而人性卻是不變的。
幸福源于對比,有些人看到身邊人開豪車住大房子,比自己過得好,心里就不是滋味,尤其到了完全科技化時代,構建更公平合理的分配體系,我認為難度很大,而且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是不可避免的。
這就會導致財富差距會更加劇烈,一些領著生活低保的人,對那些住豪宅開豪車的人,更加憎惡了。
所以人想要過得幸福,要么放棄對比,以躺平為樂,沒什么不可以,只要內心放下,沒什么物欲,科技時代會過得很舒服。
但如果不想領低保,而是想過人上人的生活,那就只能奮起努力,改變現狀。最主要是內心自洽。無論如何,未來已來,值得期待。
如果喜歡,請點個贊或在看。可以加入下面星球,我會在里面每天寫更多的信息和分析,跟9300多投資愛好者共同分享財富保值秘密,歡迎加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