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2130字,閱讀約8分鐘 ▼
踏著春天的步伐,2025年“兩會時間”開啟。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分別于3月5日和3月4日在北京開幕。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會
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開幕會
川影師生密切關注全國兩會盛況,通過各類媒體收聽收看、了解兩會動態,學習兩會精神,熱議《政府工作報告》和熱點話題,表達奮進新征程的信心和決心。
校長、黨委副書記 羅思
2025年全國兩會勝利召開,《政府工作報告》將“教育高質量發展”置于現代化強國建設的核心位置,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四川電影電視學院始終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結合辦學基礎與優勢特色,做強優勢學科,搶抓發展機遇,積極服務黨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
近年來,川影聚焦高質量發展,積極推動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合,取得顯著成果。學校通過學科專業建設、平臺建設、團隊建設等系統性工作,打造創新發展引擎,充分發揮戲劇與影視類學科的引領作用,以“貢嘎Ⅲ”項目為突破,推動學科水平攀登高峰。依托四川影視文創城平臺,深化產教融合,推動“影視+文旅”融合矩陣建設,在影視拍攝、藝術研學、創新創業等領域開拓創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同時,發揮校企合作優勢,賦能影視文化產業,培養更多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用經濟效益、學術高度和創作精品打造川影品牌,全力推動學校高質量內涵式發展。
校黨委書記 王小林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一年。今年全國兩會的勝利召開,意義重大,催人奮進。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制定實施教育強國建設三年行動計劃。
黨中央為教育強國建設勾勒出宏偉壯麗的藍圖,從高處謀局、在細處落子,川影作為扎根四川、服務國家的藝術高校,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實施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優化“大思政”協同育人格局,聚焦課程融合、實踐創新和社會服務,充分發揮學科專業優勢,深入探索文藝創作的時代內涵和創新表達;強化教育家精神引領,打造高質量“雙師型”教師隊伍,培養更多適應新時代發展需求的高素質影視傳媒人才;深化教育數字化改革,以新質生產力賦能藝術教育,激發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在教育強國建設的征程中貢獻更多川影力量。
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于世祥
2025年全國兩會勝利開幕,作為民辦高校分管學生工作的負責人,我深感振奮。建校32年來,川影始終堅持實踐教學,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應用型藝術人才,如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中主要角色配音均出自川影。未來,我們將積極融入國家戰略,爭取為學生提供更多藝術實踐平臺,推動學生在實踐項目中積累經驗,成長為更高水平的專業人才。此外,人工智能促進教育變革成為全國兩會關注熱點,我們將優化課程設置,融入前沿技術,提升學生的數字化創作能力,讓藝術與科技碰撞出更多創新火花。
校黨委委員、播音主持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 李丹
春潮涌動,全國兩會奏響奮進強音。作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深刻認識到教育是塑造青年靈魂、助力民族復興的基石。新時代背景下,如何實現教育與黨建同頻共振,是我們必須回答的時代命題。未來,我們將以黨建為引領,錨定育人航向,將黨的領導貫穿辦學育人全過程,構建“大思政”育人格局。通過“黨員先鋒崗”等舉措,推動教師黨員在課程思政、學科建設中亮身份、做表率。同時,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打造“黨建+科研”聯合攻關模式,組建跨學科黨員科研突擊隊,激發創新活力。此外,實施“教授午餐會”“成長領航計劃”,讓名師大家走進學生心靈,培鑄信仰,托舉成才夢想。站在全國兩會擘畫的新起點,我們將深耕黨建與教育、科研融合的試驗田,讓大學成為孕育棟梁的搖籃、精神傳承的高地,以實際行動回應時代召喚。
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副書記 張瀟
2025年全國兩會勝利召開,《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全面實施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改革創新”,為思政教育指明了方向。作為思政課教師,我們深感責任重大,也充滿信心。學院將積極推動與中學思政課教師的教研交流,探索跨學段教研、集體備課、實踐研修等多樣化形式,既夯實理論基礎,又延伸社會課堂,增強實踐能力。同時,隨著AI技術的廣泛應用,我們鼓勵教師將人工智能工具融入教學,提升課堂效果。全國兩會精神為我們注入了新動力,我們將以創新思維推動思政課改革,使思政教育走“新”更入“心”。
舞蹈學院黨委副書記 王潔
2025年全國兩會在“十四五”收官與“十五五”謀篇的關鍵節點召開,意義重大。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作為高校基層黨務工作者,我深刻認識到高校黨建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的重要作用。接下來,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兩會精神,推動黨建工作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學校高質量發展,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貢獻力量。
新媒體學院黨員教師 吳嗣瑜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這為新媒體教育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新媒體作為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肩負講好中國故事的重任。作為青年黨員教師,我將以全國兩會精神為指引,結合自身實際,加強課程思政建設,將文化自信融入課堂教學,引導學生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作具有中國特色的動畫作品。
電視學院輔導員 雷小蕓
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圍繞民生、經濟、科技等議題積極建言獻策,展現了共商國是的生動場景。每一個聲音都被尊重,每一份建議都被重視,這既是對國家發展的深度思考,也是對人民福祉的真切關懷。作為高校輔導員,我深感責任重大。我們應積極響應時代召喚,努力學習、提升自我,將個人成長與國家發展緊密結合,用實際行動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
播音主持學院學生 柳依君
2025年全國兩會持續聚焦教育公平與青年發展,提出要提供更多就業機會,鼓勵創業創新,推動社會各界為青年發展提供支持。作為在校大學生,這些議題與我們息息相關,既為職業規劃指明方向,也讓我們更清晰地認識到社會責任與時代期待。通過學習全國兩會精神,我明確了自己的發展方向,也深刻感受到青年身上所擔負的重任,我將以實際行動踐行新時代青年的責任和擔當。
設計與美術學院學生 李小玉
作為一名在校學生,全國兩會中關于教育公平與創新教育的議題讓我深有感觸。中國加速推進科技創新,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技術正重塑設計領域,更與我們的未來發展緊密相連。我意識到,只有不斷學習新技術并將其融入設計,才能跟上時代步伐。全國兩會的召開激勵我們更加堅定地走在前進的道路上,在創新中主動回應時代發展之需。
—— 四川電影電視學院出品 ——
【原創作品 | 轉載請注明出處】
圖片來源 | 新華社
編輯 | 鄒梅
圖片審核 | 賴光瑋
復審 | 尹丹
終審 | 余樂
歡迎投稿
cyxctzb2020@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