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貴州法院審判質量管理指標體系達標率首次實現100%,這項數值在2022年僅為55.56%。兩年多的時間,貴州法院究竟做了哪些工作使案件質量得到如此大的提升?在全國兩會期間,《法治日報》記者采訪了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茆榮華。
踐行正確司法政績觀
從2023年貴州法院部署開展“案件質量提升三年行動”以來,貴州高院黨組多次就“案件質量提升”工作進行專題討論。
茆榮華介紹,做好案件質量提升工作,政治建設是根本,全省法院將“政治引領、固本強基、擔當作為、爭先創優”刻進每位法官的骨子里。
“解決案件質量的問題,首先要解決法官內在認識的問題。”茆榮華說。貴州高院持續開展“從政治上看、從法治上辦”案件講評活動,通過活動引導法官踐行“如我在訴”,將個案審判置于國法天理人情之中綜合考量。讓“質量優先、兼顧效率、重視效果”的司法政績觀在全省法院進一步得到強化。
認識提高了,能力也要同步提升。貴州法院構建全國審判業務專家、省級審判業務專家、省級審判業務骨干人才隊伍格局;針對知識產權、金融、涉外商事、互聯網等緊缺專業領域,培育專門審判專家人才;加快年輕干部選拔培養。全年共開展自辦培訓和調訓265期5.32萬人次,開展信息化應用培訓19期2.3萬人次。開展首屆全省法院“優秀裁判文書”“優秀庭審”評選活動,激發法官的“精品意識”。
科技與機制雙向發力
“科技賦能是貴州法院改善審判執行效率的一個重要武器。”茆榮華介紹,貴州法院出臺專門意見,圍繞全流程網上辦案和電子卷宗“單套制”歸檔改革,完善跨部門大數據辦案平臺、電子卷宗系統、辦公系統等功能點300余個,推進以全程留痕助力司法嚴格規范,通過數據采集、數字應用促推質效提升。全省法院電子卷宗隨案生成率、及時申請歸檔率較2023年分別提高2.25個百分點和24.05個百分點。
以問題為導向,持續優化機制建設。針對結案不均衡問題,貴州法院進一步細化結案目標管理,實施計劃結案、均衡結案、督促結案、限期結案,把結案任務分解到每一名法官,細化到每月、每周。2024年,全省兩年以上長期未結案件同比下降36.36%。平均結案時間自“案件質量提升三年行動”開展以來,縮短近20天。
針對法律統一適用問題,對貴州高院部分業務庭受理案件類型及對下指導工作進行優化調整,按照專業分工、審級和審判監督職能歸口等原則明確相關部門辦理案件范圍,著力強化民商事審判專業化、權威性和公信力建設。同時,以“全面自查、重點督查、交叉評查”三結合方式,提高案件評查的規范性、針對性。自2023年以來,評查各類案件115123件,有力促進裁判尺度統一。
群眾感受是檢驗標準
案件質量提升的根本目的是提升人民群眾的司法獲得感,因此在開展這項工作時,貴州法院將人民群眾的感受作為檢驗工作的唯一標準。全省法院抓實各部門聯動共治,落實“信息共享、風險共防、矛盾共解”,30.29萬個糾紛通過調解成功化解在前端。從“如我敗訴”的角度,有針對性地回應敗訴方訴求,力求論證充分,說理透徹,勝敗兼明。做好判后答疑,根據案件具體情況,靈活開展法官、庭長、分管院領導“三位一體”梯次判后答疑,讓案件審理不僅“定分”更重“止爭”,確保老百姓的憂心事在法院能解決好。
緊盯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聚焦經濟社會發展重點問題,深挖司法數據“富礦”形成決策參考專報,為黨委政府決策提供參考。連續兩年形成《全省法院新收司法案件分析報告》,就全省社會治理領域存在的矛盾糾紛多發高發問題進行分析,并推動“四類重點案件”系統治理攻堅行動實施。
通過一系列措施,全省審執工作質效持續向好,反映司法水平和辦案能力的綜合指標“案-件比”由2023年底的1.52優化到1.46。民事裁判申請執行率下降7.58個百分點,減少衍生案件約1.61萬件。
茆榮華說:“我們將繼續堅持‘標本兼治’,推動案件質量提升向實而為、向深而行、向新而進,以司法質量的跨越式提升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來源:貴州高院
以事實為依據 以法律為準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