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兩會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和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分別于3月4日、5日在北京開幕。青島黃海學院廣大干部師生員工高度關注,紛紛通過網絡、電視、報紙、廣播、微信微博等媒體認真收聽收看大會開幕盛況,悉心聆聽國務院總理李強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大家反響熱烈,備受鼓舞,深感振奮。師生們紛紛表示,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銳意進取,奮發有為,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貢獻黃海力量。
董事長 劉常青
2025年是學校全面深化改革、開啟第五個“七年發展期”的開局之年。新征程充滿希望,我們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扣碩士點創建等重點任務,堅持五育并舉,強化思政教育,加快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專創融通,解放思想,創新實干,披荊斬棘,勇毅前行,奮力答好“強國建設、黃海何為”的時代課題,在新征程上奮力譜寫黃海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為教育強國、教育強省建設貢獻黃海力量。
校長 李清山
李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完善學科設置調整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加強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為高等教育發展和人才培養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動力。青島黃海學院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持續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興校、開放辦校”發展戰略,穩步加大辦學投入,全面深化綜合改革,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水平,為中國式現代化山東實踐貢獻教育力量。
黨委書記 李東
今天的中國,到處都是新領域、新賽道、新機遇,處處都有新動能、新氣象、新希望。2025年全國兩會必將凝聚共識、激發力量,激勵全國人民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黨中央確定的戰略部署上來,向著中國式現代化奮力進發。新征程上,青島黃海學院將繼續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推動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主動超前布局、有力應對變局、奮力開拓新局,錨定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建設目標,努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積極貢獻。
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書記、副院長談笑
過去一年,教育領域在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特別是“新質生產力”等創新概念的提出,為思政課堂注入了鮮活的時代內涵。2025年,我們將以“小切口”融入“大主題”,聚焦“人工智能+”行動與數字教育發展機遇,將“兩會”精神轉化為生動的教學案例,引導學生理解科技創新與法治建設、民生改善的深層聯系,在教育強國建設中彰顯思政教育的鑄魂育人功能。
錢學森學院副院長 陳玉杰
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這為新時代地方高校創新人才培養指明了方向。錢學森學院將深入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以系統工程思維,面向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優化專業布局,重構課程體系,重塑教學內容,在科學家精神引領下,為新型工業化建設輸送更多兼具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卓越工程人才。
學生工作部副部長 王維智
全國兩會的勝利召開為教育事業注入了強大動力。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的部署,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教育事業的高度重視,讓我們深受鼓舞、倍感振奮。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將深入學習貫徹會議精神,持續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精準做好學生教育管理服務各項工作,全面推進學生工作高質量發展,為學校改革發展貢獻力量。
教學工作部部長助理、教師發展中心副主任 王式曄
展望2025年,我對經濟社會發展充滿期待,更對教育改革和建設教育強國充滿信心。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為教育教學帶來新機遇,通過個性化教學、智能化評估和精準化資源推送,有效提升了教學效率和質量。然而,人工智能應用也面臨數據安全、技術普及和教師數字素養提升等挑戰。未來,我們將致力于加強人工智能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兩會”精神,為建設教育強國注入新動能。
設計與美術學院教師第二黨支部書記楊元帥
回首 2024 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成績亮眼,教育信息化全面鋪開,線上線下融合教學為課堂帶來新活力。展望 2025 年,政府工作報告聚焦教育改革與強國建設,讓我對教育的未來充滿信心。在日常教學中,我決心以 “兩會” 精神為指引,精心打磨每一堂課,引入更多前沿知識,利用信息化手段打造高效課堂,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為教育強國建設培育更多適應時代需求的人才。
智能制造學院輔導員 袁欣洋
作為一名高校輔導員,我密切關注此次全國兩會中有關教育議題,深感責任重大。今后我將結合學生實際需求,以立德樹人為核心,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積極投身國家建設。同時,我將積極探索數字化教育等新型教育模式,提升教育質量,為國家培養更多具備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兩會精神,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語言文化學院黨總支宣傳委員 龔旭
全國“兩會”的勝利召開為我們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前進的方向。作為一名黨總支宣傳委員,我深感責任重大。展望2025年,我將緊密圍繞“兩會”精神,加強宣傳教育,引導師生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教學科研和文化建設中,為建設教育強國、文化強國貢獻我們的智慧和力量。同時,我也將不斷提升自身素養,以實際行動踐行“兩會”精神,為學校發展添磚加瓦。
大數據學院2022級物聯網工程專業學生, 2024年國家獎學金獲得者 湯丹妮
作為物聯網工程專業的學生,學習全國兩會精神讓我深刻體會到“科技賦能未來”的時代使命。未來,我將與團隊成員共同探索基于YOLOv7的智慧課堂創新方案,并積極申報相關項目,努力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物聯網技術的應用與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將積極貫徹兩會精神,努力提升技能,展現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影視學院2021級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專業學生、思學獎學金獲得者孫卓如
作為一名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專業的學生黨員,政府工作報告中“繁榮發展文化事業”“推進文化自信自強”的號召讓我備受鼓舞,也深感責任重大。未來我將以兩會精神為指引,深耕專業技藝,在影視美術創作中扎根人民、立足時代,用設計語言講好中國故事,以青春之力助推文化強國與教育強國建設,讓舞臺成為傳遞精神火炬的陣地,讓每一幀畫面都躍動新時代的脈搏!
醫學院2023級口腔醫學技術專業學生、2024年山東省“三下鄉”社會實踐優秀學生許婧奕
在“三下鄉”義診活動中,我通過3D打印技術為村民制作簡易牙模、科普口腔健康知識,真切體會到基層對數字化診療技術的迫切需求。作為口腔醫學技術專業學生,我將以“兩會”精神為指引,依托學院實訓資源,系統學習義齒數字化設計技術,積極參與鄉村口腔健康志愿服務,把課堂知識轉化為服務基層的實際行動,努力成長為“技術扎實、實踐過硬、心系民生”的新時代醫工人才,為教育強國和健康中國建設注入青春動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