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中國家電產業濃縮了國家從技術追趕、產業升級到全球競爭的全過程,其應對危機、把握機遇的策略與國民經濟脈搏深度綁定。何嘗不是國運昌盛的微觀鏡象!
望博齋主||撰文
一段時間以來,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國運的問題。從DeepSeek橫空出世,挑戰OpenAI、英偉達,到宇樹機器人登上春晚大放異彩,令世人驚嘆科技的力量,一下子國運昌盛的話題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熱議。
壹
認為近幾年是中國國運昌盛的歷史時刻,這也絕非是虛言,也不是國人的狂妄自大。這幾年來清晰的事實表明,國運確實在向我們走來。
中國的宇樹機器人以“丟手絹”表演驚艷全球,表明了我國自主科技已是高度成熟,機器人不再只是實驗室里的概念,而是能在公眾場合穩定運行,甚至上街執勤;形成完整產業鏈完善,不再依賴單一企業,而是多個企業具備類似能力;應用場景拓展和落地,從工業制造到服務業、安保等領域,機器人正加速落地。
DeepSeek AI——打破英偉達霸權,中國AI迎來破局時刻。其中,DeepSeek有著革命性突破:一是中文優化更強;二是數學與邏輯推理能力突出,在數學推理和代碼生成方面甚至超越GPT-4;三是創新架構:采用混合專家架構(MoE),大幅降低計算成本;相較于OpenAI的封閉模式,DeepSeek提供了開源版本,推動開發者生態發展。
六代機、兩棲攻擊艦、洲際導彈、……,中國軍事科技突破。這一系列軍事突破,標志著中國從追趕者逐步轉向引領者,在多個關鍵領域成為全球軍事技術競爭的主力軍,全球軍事格局也將因此迎來新一輪的變革與對抗。
當然,遠不止這些,還有像“TikTok難民”涌入小紅書對賬,小紅書登上蘋果美區第一;1億攝氏度、1066秒!中國“人造太陽”創下全球核聚變新紀錄;《黑神話·悟空》爆火,輸出中國文化的全球影響力;單方面免簽、144小時改為240小時過境免簽,China Travel火爆只是開始等等,都代表著咱們中國國運上升、未來可期。
貳
剛才那些是從宏觀大的方面來說咱們中國國運昌盛的幾個方面,標志著中國科技真正進入一個新紀元。這不僅僅是技術突破,更是產業鏈的整體躍升。未來幾年,AI、機器人、新能源……將深刻改變全球格局,通過中國APP、中國游戲等將中國文化更加接地氣的方式影響全球。
其實,咱們中國家電產業在改革開放40多年來的發展,也是國運昌盛的走過路程的縮影。中國家電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模仿學習到自主創新,從從組裝開始到產業鏈完整,從代工生產到自主品牌崛起,從經營國內市場到站在世界舞臺中央,中國家電產業已經步入成熟發展期,
目前,中國家電產業已經具備成熟基本特征。第一,具備了完整的產業鏈。像各種家電品的芯片,基本上都可以在國內自主生產;第二,掌握了家電的核心技術,創新能力已在全球顯露無遺;第三,形成了完整的品牌矩陣。像綜合家電的海爾、美的,空調巨頭格力,彩電巨頭海信、TCL、長虹,廚電領軍品牌方太、老板、華帝,生活電器頭部品牌格蘭仕、九陽等等,可以說是數不勝數。中國家電產業的綜合實力提升,鑄就了在全球市場的地位和形象。
綜合這些點,中國家電產業可以自豪地說:一是從依賴進口到自主創新,象征國家制造業的崛起;二是應對國內外經濟挑戰的能力,反映國家經濟韌性;三是受到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推動產業升級,代表著國家經濟戰略的實施;四是在全球家電市場的凸顯競爭力,代表國家整體實力的提升。
叁
中國家電產業被稱為“國運的微縮版”,源于其發展歷程與國民經濟、科技實力及全球化進程高度同頻共振,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制造業轉型的縮影,從跟隨進階到引領。中國家電業早期依賴外資品牌技術輸入,但通過整合產業鏈并持續投入研發和積累,最終實現自主品牌主導國內市場?。例如,海爾、美的通過布局高端子品牌(卡薩帝、COLMO),打破外資壟斷格局?,并在全球103家“燈塔工廠”中占據重要席位,成為全球智能制造標桿?。這種從“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的蛻變,直接映射中國制造業整體升級路徑。
二、應對內外挑戰的韌性,經濟下行中的生存智慧。面對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家電企業通過裁員優化成本、并購跨界等策略應對風險。國內市場則需破解“三座大山”——消費信心低迷、房地產降溫、人口下行壓力,這種在存量市場中輾轉騰挪能力,恰似國家經濟在復雜環境中的自我調適機制,具有明顯的代表性。
三、政策與市場的雙重驅動,成為循環戰略的載體。家電產業是擴大內需的關鍵抓手。國家通過“以舊換新”政策持續刺激消費升級,并依托《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推動綠色節能、數字化轉型,形成政策引導與市場化競爭的協同效應,反映國家經濟治理中“有效市場+有為政府”的平衡邏輯。
四、全球化競爭的先鋒:國家軟硬實力的具象化。目前,中國家電產品覆蓋全球160個國家和地區,服務超20億家庭,且以自有品牌和技術輸出為主?。海爾、美的通過A+H股架構及海外資本運作加速全球化布局?,這種從“產品出海”到“品牌出海”的進階升級,不僅是中國制造業國際競爭力的體現,更成為國家經濟外交和文化影響力的重要載體。
中國家電產業濃縮了國家從技術追趕、產業升級到全球競爭的全過程,其應對危機、把握機遇的策略與國民經濟脈搏深度綁定。正如存量市場中迭代需求仍能催生新空間?,創新成為驅動發展的新動力,家電業的持續活力也預示中國經濟的韌性潛力,何嘗不是國運的微觀鏡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