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49天,星艦再度一飛沖天。第八飛重復第七飛情節,以熟悉的悲喜交加劇情收場:超重型助推器B15完美返回發射塔,被機械臂精準捕獲。飛船S34卻失控翻滾,在加勒比海上空解體爆炸,碎片四散,甚至迫使佛羅里達州航班改道、機場短暫關閉。
作為專業星艦粉的集聚地,X平臺、Reddit社區都實時記錄了這一熱點事件,航天愛好者們帶著驚嘆與技術好奇展開激烈討論,多角度深挖失敗原因。三體引力波為此梳理成篇,試圖復盤IFT-8全貌,讓更多關注者深入這場試飛的高潮與低谷,審視馬斯克星際夢想的下一步。
●助推器優雅回歸
IFT-8開場就是一場勝利。當地時間3月6日下午5點半,星艦發射團隊啟動B15的33臺猛禽點火,將星艦組合體送入天空。7分鐘后,B15順利返回發射塔,被機械巨獸臂抓住——這是SpaceX第三次成功實現這一壯舉?!赋匦陀忠淮畏€穩捕獲!」用戶名@SuperHeavyFan興奮寫道,Reddit社區普遍認為,接連三次成功捕獲,足以證明SpaceX已基本掌握超重型原位回收技術。自去年10月第五飛B14首次成功演繹以來,不斷改進硬件和精進軟件讓這套嶄新回收技術愈發可靠。
●第二代飛船啟航
一二級熱分離之時,作為第二代第二艘飛船,S34點燃6臺猛禽,開始向加勒比海亞軌道飛行。早期的遙測數據顯示燃燒穩定,機載攝像頭傳回清晰畫面。一時間,S34似乎有望一改S33敗局,實現歷史性突破,在軌部署載荷、真空重啟、再入闖關?!付嗝淳实奶罩?,」 用戶@StarshipDreamer祝福道,「期待第二代飛船飛滿全程,祈禱好運。」
●崩塌突如其來
飛行約8分鐘,S34飛船接近主燃燒尾聲,就在原計劃關閉6臺猛禽前約30秒,飛行狀況突然急轉直下。遙測屏幕顯示異常:液氧余量驟降。「液氧殘量突然下降得很厲害,」用戶@TechNerd42立馬指出,懷疑可能是推進劑泄漏。機載畫面顯示飛船開始失控旋轉,姿態不穩?!敢孢€在運行時它就翻滾失控了,」用戶@RocketSleuth評論,認為可能是推進或控制系統出現了災難性故障。突如其來天降噩夢。
●爆炸與余波
半分鐘后,發射團隊與S34飛船失聯。幾分鐘后,目擊者@ GeneDoctor 在X平臺發布了加勒比海上空的爆炸視頻。爆炸引發應急反應:航班改道,佛羅里達機場短暫關閉?!感桥炘诳{維拉爾角上空散成多塊,」用戶@FloridaWatcher發帖,質疑飛船為何偏離至此——遠遠不止計劃中的加勒比海濺落區。馬斯克在 X 上稱此次飛行「問題太多」,暗示將展開徹底調查。
●到底哪里出了問題?
Reddit/SpaceXLounge 討論區聚焦于猛禽。機載畫面顯示一臺真空發動機(RVac)出現發光熱點,隨后疑似爆炸。“「起來像是 RVac 炸了,殃及另外三臺猛禽,」用戶@EngineWhisperer推測,可能引發連鎖反應,熱氣和碎片損壞旁邊的發動機。用戶@FireSpotter 補充:「發動機艙在關閉前有明顯火光,」暗示推力盤或管道系統可能存在問題。
▲S34突發故障,星艦飛控室空氣驟然凝重,發射團隊一臉緊張。透過晃動的畫面發現,發動機艙攝像頭捕捉到關鍵故障點:再生冷卻噴嘴裙部突現火光。一旦冷卻效率不足或推進劑流量異常,噴嘴可能因過熱形成熱點,導致材料疲勞而破裂,進而導致引擎災難性故障,波及三臺中央引擎,最終導致飛船失控解體。
●V2設計的結構缺陷?
S34是第二代(V2)第二艘飛船,最大改變就是飛船拉長,以攜帶更多推進劑。用戶@DesignThinker 懷疑這一改動是罪魁禍首:「V2的推力盤或管道系統可能存在結構問題,船身拉長后是否足夠加固?」用戶@PropellantGuru 提出:「V1的缺陷可能因點火時間短而未能暴露,如今在V2高負荷下暴露出來?!?SpaceX在星艦第七飛調查報告提到「諧振反應」導致S33失敗。用戶@VibrationAnalyst 提問:「這次是否又是類似問題,因V2改變太大而被放大?」用戶@CosmicRebooter 指出:「T+8:29有多臺猛禽失靈,速度低于IFT-7的S33,表明S34整改沒有觸及根本。飛行中的氣動載荷可能放大管路疲勞,防火罩上方閣樓區的壓力超載,可能引發連鎖故障。」
X平臺用戶@Martian Panda引用SpaceX官方IFT-7總結將失利歸咎于諧振反應。如果IFT-8失敗與之呼應,可能與V2的更長燃燒時間或猛禽布局有關,SpaceX面臨重大設計難題。
更深入的分析指向猛禽失靈后的穩定性問題?!溉绻ヒ慌_真空猛禽,中央三臺能完全補償對稱推力的損失嗎?」用戶@ThrustVector 提問,他指出RVac的偏心位置產生巨大扭矩。用戶@ControlFreak經過計算后認為,其余猛禽的萬向節范圍或節流控制不足以抵消這種力?!刚婵找婵梢怨澚?,但必須依賴中央引擎。」用戶@StabilityMaster反駁道。如果此話成立,這意味著飛船推力設計存在短板。
●挫折,而非終結
事發后不久,SpaceX在X平臺的官方聲明承認了S34快速計劃外解體(RUD爆炸的戲稱),承諾全面審查數據。助推器的成功回收保持了可重復使用的夢想,但飛船S34的失敗讓人不得不質疑:飛船啥時候才能準備好后續軌道任務——如在軌加油、星鏈部署、登月演示。「真可惜,」用戶@SpaceOptimist 嘆息后自我安慰,「但這次飛行依然很了不起。這只是一次挫折,絕非終結。」這種情緒反映了SpaceX的迭代精神:每次失敗都為進步鋪路。
●監管與公眾審視
加勒比海和佛羅里達上空的碎片雨,很可能加劇FAA的嚴重關注,這已是SpaceX的老對手。馬斯克團隊迅速與安全官員協調,但飛船軌跡偏離和飛行終止系統(FTS)的有效性仍然存疑?!父淖兡莻€矢量需要很大的速度增量,」用戶@TrajectoryPuzzle對卡納維拉爾角的目擊感到困惑,暗示可能是極端翻滾或是FTS失靈。隨著爆炸視頻流傳,公眾觀感也可能動搖,考驗SpaceX對可控風險的說辭。
●IFT-8留下一個悖論
星艦IFT-8是一場工程成功與挫敗交織的過山車。超重型助推器的精準著陸再次證明SpaceX的卓越能力,但S34飛船爆炸暴露了必須解決的弱點。X平臺、Reddit社區捕捉到了這一刻的兩面性:為SpaceX成就驕傲,對失敗原因好奇。
隨著星艦工程師分析遙測數據和殘骸,賭注越來越高。每一次試飛都是一場豪賭——賭技術、賭公眾信任、賭多行星未來的承諾。IFT-8留下一個悖論:一艘能沖向太空邊緣的飛船,卻在命運邊緣踉蹌。太戲劇化了,但這就是探索的代價。 用馬斯克的話說,「問題太多」。
答案揭曉之時,不僅塑造星艦,也將決定人類太空探索的軌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