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店是美食匯聚場所,每家連鎖火鍋店里,都有不少招牌美食,或者是特色的鍋底秘方,或者是自制的葷素配菜。像在武漢漢陽區鸚鵡大道與漢陽大道交匯處,就有一家名叫漫利火鍋的小眾火鍋店,它的規模不大,主打清湯鍋底,加上配菜點綴,圍爐而坐,涮著吃非常盡興。
尋找漫利火鍋的位置,可以自駕走城市的漢陽大道,走到鐘家村即可。也可以乘坐地鐵4號線或者6號線,在鐘家村站點下,站點出來便是漢商銀座幾個商場,相對來說,游逛與吃飯的地方都不少。漫利火鍋并不起眼,如果是第一次來,甚至不一定找得到它;但吃貨們提前在網上做攻略,預約好號牌,先盡情逛街,等到合適的點,再去商場火鍋店的位置,一舉兩得。
到漫利火鍋,會很驚訝它的布置與裝飾,做得極為精簡。一是室內的裝飾樣式,做成了小平房,簡裝風,看著就像是某家城中村的平房沒有裝修完全,接地氣的有點粗糙。大門處的招牌是印在墻壁上的橫幅,像90年代鄉村的公益宣傳語,標宋字號文字相當醒目,年代感拉滿。二是到了室內,店鋪里面布局很空曠,主要是原本可以擺很多桌的就餐區,只放了七八桌,像是三缺一的麻將桌子。哪怕全坐滿了,火鍋底料全部打開,涮著吃的時候,也不會覺得擁擠。
更意外的是,漫利火鍋的就餐桌椅與板凳,其材質全是金屬的,亮面金屬材質,一體成型,堅固程度自是不用多說。相對于木質桌面和椅子,金屬材質的外殼,擦拭干凈后顯得非常純凈,坐上去冰涼冰涼的。與此對應的是,桌面上菜的盤子碗筷等也是金屬的,奧氏體304,亮面效果尤為突出;至于火鍋鍋底,不用說,也是金屬的,磨砂質感的表層,鐫刻了“漫利火鍋”的字樣。服務員端上鍋底,再慢慢擺好配菜,金屬器具擺在一起,還真有濃厚的工業風。
看到上來的鍋底,是經典的鴛鴦鍋樣式。相對于其他連鎖火鍋店的鍋底,漫利火鍋的口味風格偏清淡,比如麻辣口湯底里辣椒不多,不像其他店鋪里麻辣鍋底湯面上漂著厚厚的紅油,煮沸之后,湊近聞得到淡淡的辣椒味道,這種微辣的程度,吃著更加適口,對不愛吃辣的人很合適,就是不知道愛吃辣椒的人會不會覺得清淡無味。而真正的清淡口的湯底,上面飄了很多蘑菇、西紅柿段、大蔥段,油脂也很輕,湯底帶著清澈感,看著像剛出鍋的雞湯。
等著鍋底煮好,就可以動筷子了。漫利火鍋的配菜因為裝菜的盤子不大,分量適中,擺在一起,居然毫無違和感。首先是葷菜,這是招牌,常見的牛羊肉卷,切得很薄,片片堆在一起,點綴了芝麻和檸檬汁,有淡淡的清香味。這些葷菜是好看,涮在鍋底里煮熟了,狀態也差不多,是否新鮮吃到嘴里就能辨別。還有素菜,種類更多,用金屬盤子裝著,又顯得很浪費,主要是裝不了多少,一手端著盤子,輕輕晃動,全部倒進鍋里。
蔬菜在鍋底煮熟的快,基本上涮幾下就能開吃,口感的話,兩種口味略有差異。清甜口的蔬菜,熟了很鮮甜,覺得這才是蔬菜的本味;而麻辣口的,帶有辣椒紅油的底味,不是很重,也影響了口感。相對于肉類的口感,小編還是喜歡吃素,蔬菜簡單幾下,幾乎沒有過度烹飪,菜肴的品質感似乎還在,吃著十分順口。而常見的生菜,幾乎是貼著鍋底走一圈,吃出了脆甜的效果。
在漫利火鍋吃一桌子菜,會覺得毫無壓力,除了菜肴本身的分量,鍋底的口感相近,煮熟的時候,不會因為麻辣與清甜口的差異而有所顧忌。不愛吃辣的人,一杯飲品下肚,胃里空洞,蔬菜和肉類涮好,大口大口吃起來,也會覺得相當暢快。而吃辣的人,拿麻辣鍋底當湯喝,喝著喝著,辣味油然而生。(喵星人日志原創隨筆文字,部分插圖未及時標注出處,如涉及侵權,請聯絡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