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劍國
來源|汽車服務世界(ID:asworld168)
前文提到,進入2025年以來,汽車服務門店的生存越發艱難,就連行業頭部企業對2025年的行業預測都是“將更為艱難”,絕大多數洗美養護門店想要活下去,一定要抓住“洗美”與“輪胎”這兩個核心關鍵項目。
由于輪胎項目實在太重要了,很多汽服店可能開年就想著好好把這個項目做起來,所以我們先說洗美養護門店究竟如何操作輪胎項目。
首先,對于項目的定位和認知,一定要建立起來。
輪胎業務是核心中的核心,是門店一切業務的試金石。
如果能把輪胎項目的轉化率提起來,那么其他品類的轉化就都有機會;反過來講,如果輪胎都搞不定,那么其他品類的轉化就會是難上加難。
當然,非要講有一批死忠粉就是要找你做機電維修、搞鈑噴油漆,但就是不找你換輪胎,那我除了佩服與羨慕,沒有別的話說。
言歸正傳,輪胎到底要怎么搞?(還是有言在先,這一套功夫是針對的洗美養護門店。)
一、輪胎例檢大過天
第一,只能是例檢(當然,門店例檢的項目遠不止于輪胎,在這里為了行文方便,只講輪胎例檢)。
先看一個問題:
假如你的門店,昨天進店30臺車,你的店有沒有統計出這30臺車的120條輪胎,出廠日期與花紋深度是怎么樣呢?
這兩個數據別以為不重要,門店要做輪胎項目,最開始就是根據這兩個參數來確定目標的:
要么時間太長(這里埋個彩蛋,到底多少該換,輪胎廠家的標準是什么,汽車廠家的標準又是多少)?
要么花紋太淺(同樣有個彩蛋,多淺該更換)?
因此,門店必須要通過例檢,把這120條輪胎的參數拿到手上。
可能有老板會問,檢查這120條輪胎,得花費多少時間啊,忙的過來嗎?能成交幾臺,犯得著嗎?高大上地可能還得問:這投入產出比算得過賬嗎?等車主主動找我換不香嗎?
我想說的是,做生意的賬,不是這么算的。
洗美養護門店最大的優勢,就是車輛的日常進店頻次比同行更高,一星期內、一個月、或者三個月內,重復進店的車輛估計不低于50%。
那么我們好好算算:
按一個月900臺次的進店量,當月進店的車輛數(注意:車輛數與進店臺次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大約在600臺左右;
三個月進店臺次2700次,三個月進店的車輛數可能在1300臺左右;
一年內進店臺次10800次,進店的車輛數可能在2500臺左右;
這樣算下來,平均一個月檢查200臺左右的車,每天也就是檢查7臺左右。就算算上前期開展“例檢”工作的量會多些,因為要盡快拿到進店車輛的輪胎數據,但一天也就15臺車左右的例檢,分攤到員工頭上,其實量并不大;而且越到后面檢查量就更不大了。
注意,這里說的檢查,是像人口普查一樣每輛車都檢查,而不是說看著情況挑選著檢查,比如感覺這個新車是剛落地的,牌都沒有上就不檢查了;或者說那一臺才在我這里換過胎,下次更換輪胎不知得等到牛年馬月呢!也就不檢查了。
例檢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發掘現在可以做輪胎項目的車,也是為了建立車輛輪胎數據庫。
這個好處要不“更快發掘輪胎項目需求”大多了,至于究竟有多大?后以后者下一篇文章的時候再跟大家細細分享。
還是強調一遍:車輛例檢的核心標準就一個,每一臺車都要檢查。
要是非要問有什么例外,倒也有,就是這輛車是你的同行開過來的,意味著你接觸不到真實車主、所以不說這次、就是以后你也很可能沒有什么轉化機會,這種情況就可以不例檢;再或者你旁邊有一做二手車業務的,他的車找你洗車做美容項目,這種如果精力不允許、也可以不做輪胎項目的例檢,因為的確不大可能給你換…除此類之外,都必須檢查。
例檢的表單,按照下面的就可以了。
二、如何管理例檢?
前面說了要檢查,但還有不少問題呀!
這些輪胎天天在路上跑,都要磨損,花紋會變淺。但有的車跑得多,一個月就能干上8000-10000公里;有的車走得少,一年兩箱油足以,一年下來可能連10000公里都跑不到;每輛車跑的路況也都不同,有些車經常跑鋪裝路面的,有些車就是跑工地或沙石路面的,都不一樣。
這要怎么辦?
還是要靠管理。
例檢要做,但例檢也要檢查管理,要不效果沒法控制。
例檢管理主要包含幾大塊:
1、例檢優先。
筆者反復強調,洗美養護門店要想做輪胎,例檢是最重要的事情,比洗車還重要。
有例檢、而且例檢優先的店,你就是一家洗美養護一站式門店;沒有例檢、或者例檢的重要性不如洗車的店,那就是一家洗車店。
順著這個邏輯,你可能就發現行業里很多人認為“洗美轉化養護維保”邏輯不成立了:洗美店想轉化到維保,卻連入門工作都沒做或者做不好,怎么轉?
2、隔三月必檢。
前面說了,車子天天在跑,輪胎參數也在變,為了準確掌握輪胎實際情況,必須定期檢查。
但這個定期到底定多久?
我們試過六個月,也試過一個月。發現要么間隔太長,要么太短。最終定在間隔三個月復檢一次。這樣既不會漏過輪胎業務機會,也不會給門店增加太多工作量,雖然后期員工熟練掌握后,常規例檢一臺車也就五分鐘時間。
這是第二點,每隔三月必須重做例檢。
當然,實際中一大把客戶三個月未必重復到店,都超過三個月了,那就必須到店即檢了。
3、更換必檢。
什么意思呢?
就是只要客戶的輪胎換了或者換過,那不管什么情況,都必須要全部例檢。
可以看兩種情況:
一是車輛的輪胎今天在本店更換了(只更換一條就算),這個時候,不管上次例檢時間有沒有超過三個月,哪怕是上個星期才檢查過,都必須重做例檢。
與之對應的是另一種情況,就是這個輪胎是在別的店換的,但今天又到你店里來洗車了,但也要例檢。
有老板可能會說,這個胎的問題之前就是在我店里檢查出來的、但是車主卻沒在我店里換,跑去別人家店里換了,那我還檢查么?
我的答案是,檢啊,為什么不檢?
不要覺得上面這種情況是特殊情況,這其實是非常常見的情況。
但只要車主的輪胎是換了的,那他進了你的店,你就得重新例檢,例檢的原因也可以直接跟客戶說,是為了幫他再重新確定一下安全情況,沒有客戶會拒絕的,反而會對你的店好感度倍增。
洗美養護店做輪胎項目,不是要保證某個具體的客戶、某臺具體的車、某條具體的輪胎一定能在店里成交,而是要從整體上保證門店以后能提升輪胎的轉化率,大局意識很重要。
4、例檢必錄。
凡是例檢了就必須錄入系統,只有這樣才能建立起自己門店的輪胎數據庫,才能為后面持續提升輪胎轉化率打好基礎,才有可能拿得出前面那份輪胎參數表,找到輪胎業務的機會。
三、哪些輪胎項目值得談?
做輪胎項目的第三個要點,就是“該換的輪胎必須談”。
這句話不是沒話找話,而是一個很多門店正在經歷但卻忽視了的事實。
在實際經營中,很多洗美養護門店其實在無形中錯過了潛在的輪胎業務機會,就是因為在“衡量哪些車的輪胎項目可以去談”的時候出現了偏差。
1、哪些輪胎該談?
這里可以打開前面埋的兩個彩蛋了。
時間多長?花紋多淺?可以建議客戶更換輪胎。
為了找到標準答案,我問了不少人,連DEEPSEEK、CHAT-GPT都用上了。但沒有一個權威標準的答案。
就時間而言,有說五、六年的,也有說七、八年的,十年也照樣跑沒問題的;
就花紋深度而言,有說廠家標準是1.6mm,磨損標記就是這個標準;也有說2mm的;
怎么辦呢?
還是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
我們要從前面那張表里的實際參數里,看清門店既往換輪胎的實際情況。
我摘取了一家店的例檢數據。
通過這些數據中可以看到,這是3月1日到店的部分車輛的輪胎參數,理論上最早的數據采集時間應該是12月1日。
從時間上看:
20年之前的輪胎非常少。當然,有可能這些大部分都是21年才出廠,這些都不管,我們只看結果。
時間超過5年的也不多。從花紋上看,絕大多數在4mm或以上,3mm的為數極少,3mm以下的幾乎沒有。
因此,我們的標準就呼之欲出了:輪胎日期超過6年整的,也就是說凡是2018年或更早時候的輪胎,必須建議客戶更換(備胎或者更換時庫存時間較長的輪胎,這種情況有,但比例不高,就不額外出要求)。
至于花紋深度,4mm的開始給客戶報價,3mm的強烈建議客戶更換。
2、被拒絕了也不要著急把客戶拉進“不能做”名單。
很多時候,洗美養護門店的輪胎并不是一談就能成的,人家專業的維保店都可能要談很多次才成,甚至談了很多次仍然不成交,這都是正常的,不用大驚小怪、但也別氣餒。
我們要做的,就是用一套標準明確的、可執行、可復核的方法,持之以恒的重復上述流程,就能從整體上提升門店的輪胎轉化率。
只要做到這一點,我們的目的遲早能達到,投入產出比的帳也就能算過來了。
我之前接觸的一家店,他們的員工在這塊做的就非常好,連續兩個多月的時間里,前后四次跟進同樣一輛車的輪胎業務,最后一次才成交,但一次性就“更換四條輪胎”。
總體來看,只要按照上述這套方法,洗美養護門店做到一年中進店車輛的輪胎項目轉化率大約在10%;跟以往“等客戶主動提要求”的方法相比,輪胎項目的業績能提升3倍以上。
下一篇,準備跟大家分享一下,2025年的大環境下,普通洗美養護門店如何實現一年內收入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