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特朗普突然對烏克蘭下狠手!
美國正式宣布凍結(jié)所有對烏軍事援助,拜登時期承諾的317億美元軍援全部歸零。更絕的是,美國中央情報局同步切斷了與烏克蘭的情報共享——這意味著烏軍手中的"海馬斯"火箭炮將變成瞎子,連俄軍導彈發(fā)射車的坐標都抓不住。
這場"斷供風暴"來得如此突然,以至于澤連斯基在倫敦峰會上,剛剛拿到的數(shù)千億歐元空頭支票,瞬間變得滑稽。
歐洲各國嘴上喊著"團結(jié)援烏",實際呢?波蘭總理圖斯克承認,美軍火庫的突然關閉已經(jīng)讓邊境物流中心陷入癱瘓;德國重啟彈藥廠要等到2026年,丹麥的炮彈生產(chǎn)線還在圖紙上。
當俄羅斯六大集團軍在哈爾科夫等地發(fā)起閃電進攻,烏軍一天就損失1365人時,英法的"志愿者聯(lián)盟"估計連軍裝都沒縫好。但真正的殺招藏在特朗普的后手。
這位商人出身的總統(tǒng)正在玩一場危險的賭局:先通過閉門會談與俄羅斯達成默契,默許俄軍在烏克蘭東部的軍事行動,再把歐洲架在火上烤。他的邏輯很簡單:既然你們想當救世主,那就自己掏腰包填這個無底洞。
更狠的是,特朗普直接戳破了歐洲的"皇帝新衣"——英法支持烏克蘭,本質(zhì)是眼紅美國獨吞的礦產(chǎn)資源,現(xiàn)在讓你們上桌分羹,代價就是直面俄羅斯的核威懾。
俄軍的進攻路線暴露了這盤大棋的殘酷性。他們不僅在烏東撕開防線,更派出精銳直撲蘇梅州交通樞紐邵斯特卡。一旦此地失守,俄軍裝甲部隊將直逼基輔,重演2022年的閃電戰(zhàn)。而烏克蘭試圖用核電站危機綁架歐洲的做法,反而給了俄羅斯反擊的借口。當普京警告"歐洲將為核事故付出代價"時,那些叫囂著出兵的歐洲政客集體沉默了。
這場危機的本質(zhì),是美國對歐洲的戰(zhàn)略絞殺。特朗普用烏克蘭這顆棄子,同時達成了三重目標:
一是通過斷供逼歐洲增加軍費,填補美國的防務缺口;
二是用俄羅斯的軍事壓力分化歐盟,迫使法德在能源與安全之間做選擇;
三是通過默許俄軍行動,試探歐洲在核威懾下的承受底線。
而歐洲各國政客至今沒搞明白:他們爭奪的不是烏克蘭的主權,而是美國施舍的殘羹冷炙。當舊秩序的裂痕在炮火中逐漸擴大,新的世界格局正在悄然成型。俄烏沖突早已不是簡單的領土爭端,而是資本主義體系內(nèi)部矛盾的總爆發(fā)。
當歐洲政客還在為分贓不均爭吵時,特朗普已經(jīng)把棋盤掀翻——這場危機的終點,或許正是舊制度崩塌的起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