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古芳 編輯丨杜海
來源丨新商悟
(本文約為2100字)
這是一場可以被預見的崩盤:從估值泡沫到政策沖擊讓美股迎來慘烈調整。
2025年3月10日,美國股市經歷了自2022年9月以來最慘烈的單日崩盤。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暴跌4%,標普500指數下挫2.7%,特斯拉等科技巨頭市值蒸發逾1300億美元。
這場風暴并非偶然,而是多重矛盾的集中爆發。
1
估值泡沫的必然修正
美股的“科技牛市神話”已持續十余年,但其根基正被現實數據動搖。
截至2025年2月,標普500遠期市盈率達22倍,剔除“科技七巨頭”后仍高于歷史均值15%;席勒周期調整市盈率(CAPE)更突破30倍,超越1929年大蕭條前水平。
這種高估值依賴兩個脆弱的假設:一是美聯儲持續寬松貨幣環境,二是科技企業壟斷優勢不可撼動。
然而現實正在打破幻想:
? AI概念股集體回調:英偉達股價較峰值跌超30%,市場意識到AI商業化進度遠低于預期。
? 盈利預期坍塌:美國科技股盈利增速從2024年的34%驟降至2025年的18%,但市值仍在非理性膨脹。
? 債務風險攀升:美國企業債務規模創歷史新高(此前已到36萬億公債),特斯拉等公司依賴低成本融資維持擴張,而美聯儲維持高利率的政策讓資金鏈承壓。
高盛分析師警告:“當所有利好都被定價,剩下的只有風險。”
2
特朗普政策的“三重沖擊 ”
特朗普政府的關稅與貿易保護政策被視為此次暴跌的直接誘因。
自其上任以來,美國已對多個貿易伙伴加征關稅,引發全球供應鏈震蕩。
3月10日,中國對220億美元美國商品加征報復性關稅生效,疊加美國國內就業數據疲軟,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擔憂急劇升溫。
摩根大通將美國經濟衰退概率從30%上調至40%,高盛則警告貿易不確定性可能拖累GDP增速至 1.7%。
更令市場不安的是特朗普政府對股市波動的冷漠態度。
白宮稱“市場情緒與實體經濟存在差異”,暗示愿以短期陣痛換取長期政策目標。這種立場加劇了投資者的恐慌:若政府堅持激進政策,企業盈利與消費者信心可能進一步惡化,形成 “政策 - 經濟 - 市場” 的惡性循環。
此外,特朗普政府的財政緊縮措施(如大規模裁減聯邦雇員)也在削弱經濟韌性。2月美國裁員人數達17.2萬,創五年新高,消費支出面臨下行壓力。
另外,政策信譽崩塌!
特朗普3月9日公開宣稱“不排除經濟衰退可能性”,徹底擊碎市場對政府托底的幻想。道富環球投資管理公司首席策略師邁克爾·阿羅內直言:“這種政策制定方式近乎瘋狂。”
市場用腳投票:VIX恐慌指數單周飆升45%,對沖基金以2024年11月以來最快速度拋售美股,單周凈賣出超50億美元。
花旗集團指出,關稅政策與財政收縮的疊加效應,可能使標普 500 指數進一步下跌 10%-20%。
3
中國科技崛起改寫游戲規則
當美國科技股陷入動蕩時,中國科技企業正以驚人速度重塑全球產業格局。這場“東方沖擊波”從三個維度瓦解了美股估值邏輯。
首先這是一場AI革命:從“算力崇拜”到技術平權。
中國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的突破具有里程碑意義:其R1大模型僅用600萬美元訓練成本便達到GPT-4的90%性能,且完全開源。這直接挑戰了“算力=競爭力”的行業鐵律:
? 成本結構重構:企業AI開發支出可減少70%,英偉達H100芯片的溢價空間被壓縮。
? 生態遷移加速:阿里云、華為云大規模部署國產昇騰芯片,英偉達在中國數據中心市場份額半年內下降12%。
? 估值邏輯崩塌:高盛測算,若DeepSeek模式普及,英偉達基于算力壟斷的市盈率需下調30%。
其次中國新能源汽車改寫格局:從“跟隨者”到“定義者”*
比亞迪的崛起徹底改寫了行業敘事:
? 銷量碾壓:2024年比亞迪以427萬輛銷量蟬聯全球冠軍,特斯拉則出現2015年以來首次下滑(178.9萬輛)。
技術超越:“天神之眼”智駕系統全系搭載,e平臺3.0實現充電10分鐘續航800公里,參數全面領先特斯拉。
成本優勢: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使單車制造成本比特斯拉低18%。
摩根士丹利指出:“特斯拉的估值模型仍停留在‘美國獨角獸’框架,但未來屬于‘制造+生態’的雙重能力者。”
最后是卡脖子的半導體行業突圍:中芯國際的逆襲。
中芯國際2025年股價大漲60%,其14納米芯片良率突破95%,華為昇騰910C與寒武紀思元590組合的推理性能已達英偉達A100的92%,但功耗降低35%。這種“替代-超越”路徑正在動搖美國技術霸權根基。
4
結構性危機:美股面臨歷史性轉折
這場崩盤可能成為美股長牛拐點的標志性事件,會造成以下效應:
資金從美股撤出,那么全球資本將會重新配置,流入替代板塊A股等新興市場。2025年中國科技七巨頭市值飆升4390億美元,而美國“七姐妹”縮水10%。
美聯儲政策工具枯竭也讓美國市場首尾難顧:美聯儲陷入兩難——保美元信用需維持高利率,救股市則要降息,但通脹壓力仍未消退。
國家產業趨勢逆轉:美國依賴資本堆砌(OpenAI燒錢超百億美元)和硬件壟斷的模式,正被中國“開源協作+垂直整合”路徑取代,DS崛起給了美國致命一擊。
高盛宏觀交易員Paolo Schiavone警告:“這可能是一場2001-2003式‘鈍刀割肉’的漫長熊市。”
《經濟學人》評論:“2025年的震蕩揭示了一個真相:在開放創新面前,任何技術霸權都只是暫時的高墻。”
5
結語:在風暴中尋找新坐標
美股崩盤與中概股崛起,本質上是全球科技權力轉移的鏡像。
當特斯拉上海工廠因訂單不足熄燈,當黃仁勛連夜飛往北京尋求合作,歷史的天平已悄然傾斜。
正如投資大師霍華德·馬克斯所言:“樹不會長到天上,市場終將回歸均值。”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活下來比跑得快更重要——而新規則的制定者,正在東方誕生。【《新商悟》出品】
CEO·首席研究員|曹甲清·責編|唐衛平·編輯|杜海·百進·編務|安安·校對|然然
聲明:文中觀點僅供參考,勿作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喜歡文章的朋友請關注新商悟,我們將對商業趨勢、邏輯與倫理進行持續關注
轉載新商悟任一原創文章,均須獲得授權并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權信息,否則視為侵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