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蘇蘇
自從《哪吒》火爆了之后,年后的文娛圈簡直變了天。
2025年的文娛圈將何去何從?
最近,在兩會現場,文娛領域的代表委員們紛紛獻計獻策,圍繞行業痛點、技術沖擊與文化傳承等議題展開熱議。從AI寫作的倫理邊界到微短劇的生態價值,從流量演員的職業亂序到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交融,針對2024年文娛行業的變化與頑疾,進行深入觀察并給予了不同的建議:
1.AI的倫理邊界
就AI寫作的邊界與應用倫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作協副主席麥家表示,“你當然有權用機器來寫作,關鍵是你有沒有發表的權力,是需要(相關法律)認定的。允許每個人用機器去寫作,然后拿著機器寫作的東西去發表、去掙稿費,我覺得這個是亂套的”。
在人工智能深度滲透文娛行業的當下,AI生成內容著作歸屬權的爭議、AI對于文娛行業的入侵、AI對于創作者思維慣性的影響,以及AI的入侵對于一些行業就業機會的擠占都是近一年來熱議的話題。
2.短視頻的分級管理仍需完善
就短視頻對未成年人的影響,以及短視頻平臺對未成年人使用規則問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煤礦文工團團長靳東表示,“現在的孩子每天花大量時間刷短視頻,一些短視頻的內容是‘讓人很擔憂的’。而且學生時間是有限的,平臺是不是要思考這個問題,我們需要有這么一個審批的流程,當然也有家庭和家長的責任。從保護未成年人的角度來看,一定要立法,至少要有一個非常詳盡的規則(來管理)”。
《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4)》顯示,截至2023年12月,短視頻人均單日使用時長151分鐘,全網短視頻賬號總數達15.5億個。
3.影視劇產業生態重構
全國人大代表趙冬苓表示,“一個健康市場生態包含了各種形態的劇,需要短劇、微短劇,也需要長劇,這才是一個健康的生態。假如你說不需要長劇了,只需要微短劇,我覺得這是非??杀?。而且微短劇更多地是提供情緒價值,讓觀眾的情緒得到宣泄。但人總是需要更多深刻的審美體驗、更深刻的表達,這些都是微短劇做不到的”。在趙冬苓看來,“微短劇的沖擊對長劇編劇來說是好事,能夠讓編劇能從微短劇里學到如何在有效時長內提供更強烈的戲劇沖突,能夠更深入地考慮觀眾的情感需求”。
2024年微短劇市場規模突破500億元,微短劇從充值金額破億,到免費微短劇APP日活躍追趕長視頻平臺,這對傳統長劇形成沖擊。但微短劇的“鯰魚效應”影響下,呈現出的是影視劇市場對于中老年人追劇需求的忽視,以及當下觀眾對于更高效敘事的追求。
4.行業之風亟需治理
影視行業“唯流量論”治理的話題并不新鮮,但在當下,流量演員業務能力與影響力,以及影響力與積極影響等方面的表現并未完全成正比。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院長馮遠征表示,“我們流量演員到底拼的是什么?只是拼的是飯圈嗎?只是拼有多少粉絲給他買東西去支持他嗎?但這樣可能走不長久,如果想走長久的話,更應該冷靜下來去深造”。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家話劇院一級演員張凱麗表示,“怎么樣去正確引導流量,把流量變成正能量”是值得重視的,尤其是流量對于青少年的影響“現在很多人會絞盡腦汁去想怎么樣可以一夜暴富,一夜爆紅,而沒有他能夠接得住的東西。但無論如何,受到關注總是好事,可流量也是雙刃劍,它會放大好的東西”。張凱麗同時也表示,一旦發生不好的事情時,流量帶來的影響力也會迅速摧毀一個人所積攢起來的所有。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電視藝術家協會副主席、導演劉家成則就演員爭番位這一具體現象進行表態。“我近期最關心影視行業自律與風氣問題,比如大環境都這樣了,長視頻已經走在了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面臨著僅有的長視頻該如何發展的重大問題。在這個過程當中,演員還在提番位的問題,這是我最討厭的。演員爭番逼得制片方都已經想盡辦法,很多的電視劇領銜主演一串、特別主演一串、主演一串、聯合主演一串,那個詞都不知道該如何去編排了?!?/p>
劉家成表示,演員爭番位其實是行業中的一種不正之風。“這就屬于是不自律、不懂規矩,在這種情況下,作為演職人員應該把所有精力放在創作中。七八十年代為什么沒有這些干擾?一個是演員自律,琢磨的都是表演、人物,更主要的是話語權在電影廠和電視臺,怎么排名是出品方的事情。比如第一根據劇本的人物(重要性)排序,誰戲份重誰排前面,第二根據完成度,你可能寫的是男二,最后你那戲完成的不好,讓導演剪成男四了,那你就排在第四個。這個話語權不應該給演員和經紀人,希望主管部門出臺立規矩,番位合同應該是違約的,是不受支持的,一旦發現,包括行業協會都可以出手整治,這叫規范,沒有這個規矩,大家就都把精力全都花在制作以外了” 。
就流量演員帶來的“飯圈效應”、撕番現象等影視行業的沉疴頑疾,國家廣電總局2024年曾發布《電視劇制作規范》(標準編號GY/T 357-2024),該規范中明確要求“署名順序需以角色重要性、戲份占比、創作貢獻度等為依據,避免爭議。統一使用實名或藝名,且全片署名格式需一致,例如不得混用‘領銜主演’‘主演’等表述”。
5.微短劇亂象整治
全國政協委員楊松表示,“希望相關部門對微短劇內容進行分類管理,建立文本關鍵詞、預警名單、黑名單等過濾機制,對內容低俗、夸張博眼球等短劇及時予以整改或禁播。”同時,建議將網絡微短劇納入法律保護范疇,明確微短劇的性質認定和著作權侵權責任判定等內容”。
當前,微短劇施行分級審查制度,部分平臺自審微短劇依然存在著內容低俗的問題,而同時,豎屏微短劇行業的抄襲現象泛濫,豎屏微短劇的著作權侵權責任判定亟需受到重視。
6.話劇需要導演做好基本功的守正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田沁鑫表示,“近年來,中國國家話劇院致力于關注青年一代話劇人才培養?!嗄陮а輨撟鞣龀钟媱潯呀涀隽巳辏覀兿M梢宰尭嗳丝吹竭@些青年導演的才華,我們的宗旨是,如果你做中國傳統的、藝術的、古典的、文學的藝術經典作品的時候,你可以通過你的敘事和表達,進行創作上的突破,但不能瞎編,我們還是要培養好導演的基本功,要作好基本功的守正”。
在高速發展和迅速變化的行業中建立規范與標準,面對技術沖擊與行業痛點,既需要創作者的適應能力,也需要政策的引導。文娛行業需要完成從“流量狂歡”到“價值共生”的蛻變,才能真正成為傳播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