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676
作者:觀察君
校稿:程程 / 編輯:致知
利息高的離譜,互聯網公司放貸到底有多掙錢?近日,度小滿曝光了其2024年業績。凈利潤暴增3倍以上,日賺超235萬,創歷史新高。此前,360借條因超高利潤被熱議。微眾銀行、網商銀行、螞蟻金服等網貸公司也相繼公布2024財報,最多日賺1個多億。而實際上,阿里、騰訊、京東、攜程、美團等互聯網公司旗下金融業務也是賺錢大戶,甚至成為母公司利潤支撐。為什么互聯網公司對放貸情有獨鐘呢?
近日,百度旗下度小滿披露了一則定向募集說明書,一不小心公布了2024年的營收狀況。報告顯示,度小滿2024年營收22.57億元,同比增長超24%,凈利潤達到8.59億,同比增長超306%,實現3倍增長。這樣一來,粗略一算,度小滿日賺超過235萬元。創歷史新高。
度小滿成立于2015年,早些年還叫百度金融,后來更名度小滿。近年來,度小滿營收一直很穩定。2022年營收將近29億,2023年略有下降,達到18.1億元,2024年又迅速拉回到22億元以上。三年來,度小滿利潤穩步提升。
放眼百度旗下的項目,像度小滿這樣吸金的項目,也就只有愛奇藝了。但是愛奇藝是重投入,2024年營收318億,利潤才達到19億。百度常年重金投入的云計算和文心大模型,其利潤率也不及度小滿。
累死累活不如放貸,度小滿讓百度旗下所有的項目相形見絀。但是對比其他互聯網公司旗下的網貸公司,度小滿只能是個弟弟。
周鴻祎的360借條2022年利潤達34.88億,比往年增長59.7%。2023年為利息收入突破51億,增長46.50%。2024年利息收入高達66.37億元。
周鴻祎干的所有項目加在一起都沒有360借條賺錢。什么安全系統,什么AI搜索,什么哪吒汽車,搞得不好還賠了,哪有360借條一年掙幾十億穩妥。
正是因為互聯網金融的暴利,中國知名的互聯網企業清一色都上馬了金融項目。阿里旗下的網商貸、螞蟻金服,騰訊旗下的微粒貸、微眾銀行、微信分付、小鵝花錢,攜程旗下的攜程金融,還有蘇寧金融、美團金服、京東金融等等。
這還不算你我貸、拍拍貸、小贏卡貸、信用飛、洋錢罐、分期樂等等這些專門的網貸公司。
在所有這些網貸公司里,擁有巨大流量入口的阿里和騰訊成為互聯網貸款當之無愧的頭部。
5月4日,阿里旗下網商銀行公布了2024年財報。網商銀行2024年營收213.14億元,增長13.7%,凈利達到31.66億元。
而騰訊旗下微眾銀行營收381.28億元,凈利達到109億元。
就這個利潤率,試問哪個行業能達到?
而放貸領域的絕對一哥,螞蟻金服也在近日公布了2024年財報,其凈利潤達到恐怖的383億。而螞蟻金服的主營業務就是放貸。
你知道383億的凈利潤在整個金融行業的地位嗎?
2024年,全國城市商業銀行盈利排名最高的江蘇銀行,凈利潤也只有318億元,比螞蟻金服還少了65億元。
螞蟻金服的利潤也是阿里的絕對金礦。要知道阿里2025財年全集團的利潤也只有1295億元,螞蟻金服獨占三分之一。
就這樣的營收能力,有哪個互聯網公司能抵抗的了?
這樣從盈利能力方面解釋了,為什么互聯網公司的盡頭是放貸了。另外,從成本角度講,互聯網貸款成本也非常低。他們只是一個資金的中介,在銀行等資方和用戶之間牽線搭橋,不承擔資金風險,賺取高額息差。
說到這里,又不得不提這些互聯網金融公司的高額利息了。這是網友總結的網貸平臺的利息。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超過2分的利息,都屬于高利貸。折算下來,利息年化24%以內屬于合法。但是不少互聯網貸款公司根據用戶的信用情況,收取遠超24的年化利率。
在互聯網消費者投訴中心黑貓平臺上,充滿了對各種互聯網貸款公司的投訴,超高利率,暴力催收等等。
放眼全球頂級互聯網和科技公司,似乎只有中國的互聯網和科技公司癡迷于通過放貸獲取高額匯報。而亞馬遜、谷歌、臉書、蘋果等科技公司似乎只癡迷于研發。
對于互聯網和科技公司而言,一方面是超長周期、超大規模的研發投入、生產、銷售,想盡各種辦法增加用戶規模,提高用戶體驗;另一方面是一本萬利的放貸業務,這種取舍似乎很容易做。
觀察君以為,人一旦習體驗到掙快錢的樂趣,就再也不會安心積少成多了。互聯網公司從事放貸業務,固然利潤可觀,但是在無形中消解了進取之心。作為各行業頭部的互聯網公司,也會在高額回報中逐漸忘記了自己的社會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