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工商導報全媒體記者季思華 實習生 高星 通訊員 郝智勇)為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臨泉縣關廟鎮在第47植樹節來臨之際,精心組織、廣泛動員,全面開展2025年度綠化植樹活動。
強化組織領導,凝聚工作合力。關廟鎮黨委政府與人大主席團高度重視,組織召開專題黨委會研究制定《關廟鎮2025年生態綠化實施方案》,明確“生態優先、全民參與、人大監督、科學管護”原則,細化分解任務至12個行政村及各鎮直單位,統籌調配各類適生綠化苗木3300余株、工具120套,鎮財政所協同鎮林業工作人員保障資金有效銜接,確保“人員、物資、技術、責任”四到位。
創新實施路徑,提升活動實效。進入3月份以來,鎮黨委政府通過村級廣播、微信群推送信息300余條,懸掛橫幅24幅,發放倡議書1000余份,營造“人人植樹、戶戶添綠”濃厚氛圍。3月12日植樹節當天上午,鎮黨委書記張洪路同志帶領鎮機關黨支部成員、鎮村人大代表、大學生志愿者、生態護林員共計五十余人在關廟鎮范莊行政村流鞍河源頭五孔橋處集中開展義務植樹活動,栽植冬青、石楠、紅葉李等綠化苗木94株。轄區村(社區)將在植樹節期間,自發組織義務植樹活動,與美麗鄉村、高標準基本農田等綠化相關項目結合,實施“先烈紀念林”“黨員先鋒林”等特色項目。鎮人大主席團也將全程參與植樹區域規劃、樹苗質量及資金使用情況,提出整改建議6條,確保責任壓緊壓實。
長效管護+機制創新,鞏固生態成果
鎮人大主席團將植樹成效納入年度監督議題,建立“季度巡查+代表評議”機制,督促落實補植管護責任。鎮黨委統籌整合“751”重點綠化提升工程處置移植的苗木資源,同時,將植樹綠化與鄉村振興高標準基本農田項目結合,在楊樓村打造綠化示范區域,種植行道樹800株,為創建綠色生態鄉鎮奠定堅實基礎。同時推行“綠色積分”激勵機制,對主動參與植樹、管護成效突出的村民、集體給予村積分超市積分并授予“綠色衛士”稱號,激發長效參與動力。
下一步,關廟鎮將持續鞏固植樹綠化成果,深化“生態優先、全民參與、人大監督、科學管護”原則,探索“林長制+網格化”管理模式,計劃年內新增綠化面積15畝,推動生態環境與民生福祉雙提升,為創建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奠定堅實基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