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上的動蕩和產品競爭力的下滑雙殺了特斯拉的股價
文|陳亮
編輯 |王靜儀
當地時間3月10日,特斯拉(Nasdaq:TSLA)創下了2020年9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其股價從歷史最高點腰斬,單日下跌15.43%,報收222.15美元;其總市值一夜蒸發約1303億美元。
2月以來,特斯拉股價進入震蕩下行階段,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本人的政治活動和言論讓特斯拉成為歐美被抵制的企業。
馬斯克領導美國政府效率部后,主導了一系列聯邦政府“瘦身計劃”,直接沖擊了傳統官僚體系與利益集團的利益。已有超過2萬名聯邦雇員被裁撤,引發聯邦雇員抗議。甚至美國多地爆發了針對馬斯克旗下企業特斯拉的示威抗議。
部分特斯拉車主表示,坐在特斯拉車內感到尷尬,選擇賣掉自己的汽車,以個人行為表達對馬斯克的抗議。
全球汽車信息平臺Marklines數據顯示,特斯拉2月在美國銷量約為4.2萬輛,同比下降約5%。
在歐洲市場,特斯拉銷量出現持續下跌。特斯拉1月在法國的銷量下降了63%,葡萄牙下降了31%,丹麥、瑞典、挪威和荷蘭下降了40%左右,法國下降了63%,西班牙更是下降了75%。
根據New AutoMotive發布的數據,歐洲最大的純電動汽車銷售市場英國1月新車注冊量創下歷史新高,但特斯拉的新車注冊量卻下滑了近12%,銷量排名也從第二跌至了第七。
進入2月,情況并未好轉。特斯拉在德國的銷量同比下滑76.3%,在瑞典同比下滑42%,在挪威和丹麥均同比減少了48%。
歐洲市場銷量的下滑與馬斯克爭議言論密不可分。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公開支持英國和德國的極右翼政黨,引發了爭議。
電動汽車評論網站Electrifying.com在1月底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9%的英國電動汽車車主和有意購買電動汽車的人表示,馬斯克的言論會讓他們放棄購買特斯拉。據丹麥汽車協會調查,67%的潛在購車者明確表示“絕不考慮特斯拉”。
德國Rossmann公司原本使用特斯拉車輛作為公司用車,因馬斯克的言論和價值觀與公司不符,宣布賣掉所有特斯拉車輛并更換為其他品牌電動汽車。德國大型能源公司Lichtblick也宣布停用特斯拉車輛,所有與特斯拉的現有合同到期后不再續簽。
此外,市場上大量具有性價比的新產品推出,讓特斯拉的核心車型倍感壓力。研究機構New AutoMotive的首席執行官Ben Nelmes表示,特斯拉自2020年推出Model Y以來,該公司未能推出新的主流車型,而包括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在內的競爭對手卻在市場上推出了更新的產品。
除馬斯克本人和特斯拉產品策略因素,美國整體政治生態變化以及地緣政治沖突加劇,讓市場處于悲觀態勢。
經濟大環境來看,特朗普未能排除2025年經濟衰退的可能性,高盛也將2025年美國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速預期從2.4%下調至1.7%,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擔憂加劇,投資者恐慌情緒蔓延,紛紛拋售股票,科技股板塊整體受挫。
特斯拉原計劃2025年推出低價車型和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因技術落地延遲和特朗普政府可能取消《通脹削減法案》7500美元購車補貼而蒙上陰影,資本市場對其向 “AI機器人公司” 轉型的高估值耐心正在耗盡。
地緣政治上,特朗普對加拿大加征關稅后遭到加拿大政府反擊。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宣布,對從美國進口的產品征收25%的報復性關稅。根據加拿大財政部公布的兩階段關稅清單,第一階段涵蓋橙汁、酒類、服裝等消費品,第二階段包括農產品、鋼鐵、電動汽車等戰略物資。
當地時間3月9日,加拿大候任總理卡尼維持強硬態度,將保持對美國的報復性關稅措施。同時,加拿大經濟第一大省——安大略省政府宣布,即日起開始對輸美電力征收25%的關稅,作為對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加拿大商品征收關稅的報復措施的一部分。
受多方面影響,瑞銀分析師 Joseph Spak 將特斯拉第一季度的交付目標從43.7萬輛下調至36.7萬輛,2025年交付預測僅為170萬輛,遠低于華爾街普遍預期的200萬輛,股票評級下調至“賣出”,目標價從259美元降至225美元。
馬斯克在社交媒體簡短回應股價暴跌,從長期看,一切都會好起來。
責編:張生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