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是很豐富的美食,大鍋配小菜,涮著美食吃出了安逸與氛圍。像在武漢武昌區中山路曇華林附近,就開了一家很有特點的周撈爺火鍋大劇院,簡稱周撈爺火鍋。這家火鍋店規模很大,主打的是復古的民國風環境布局,不僅店鋪做成了民國戲院的樣子,里面的工作人員服務員也是清一色的民國風服飾,加上輔助的皮影戲等節目,一頓美食,沉浸其中,感覺分外值得。
定位周撈爺火鍋,自駕走城市的中山路,往北過小東門,在中醫院與美院前向西拐進曇華林,直接到店鋪門口。而在曇華林東西兩側,又有城市地鐵的2號線和5號線,乘坐地鐵過來,也很便捷。都知道曇華林是復古風的文藝街面,開在里面的商鋪,肯定會與此沾一點邊,周撈爺火鍋便是如此,主打復古風,順著小路走進去,像來到了老街巷里。青石板的路面,青磚黑瓦,點綴了幾棵小樹,盡頭有一家大院子,點著燈籠,大門敞開,顧客還不少。
沿大院子進來,看到了圍墻與前廳的大樹,后堂的主建筑,建設的樣式很另類,是那種老房子的即視感。建筑主題色偏灰,而玻璃、金屬、原木材料都有,拼接在一起,沒有違和感。再進到大門里,內庭空間也不小,建筑層高大,布局一重又一重,屋頂和復式樓上的窗戶,光線很淡,主要還是室內的射燈,顯得亮堂。這時候,穿著民國服飾的服務員前來,指引落座,就餐區是大方桌和長條凳,原木色顯得厚重,桌上的餐具齊全。
點好餐,服務員很快端上配菜來。核心的是一口大鐵鍋,磨砂質感的鍋面,很厚的金屬層,做工冷峻,成色較舊。里面是鴛鴦鍋的款式,左右各有不同顏色的湯底,也有點純粹的麻辣鍋底,服務員端著走過,一陣濃郁的辣椒味。鍋底點火加熱,配菜依次擺開,分量很多,白色盤子裝著,擺盤精致,看著很有食欲。肉類做了裝飾,蔬菜成色很嫩,片狀的菜肴或者橫著碼放,或者卷起來疊放,是個手藝活。水果切好了,拼裝和諧,先吃一個開胃。
坐在桌前,等著準備開吃,而旁邊的臺面上,皮影戲正在上演。那是一座很小的臺面,有一塊幕布,背后有燈光,打上去,營造出了霧蒙蒙的感覺。隨著背景音樂慢慢響起來,邊角處有皮影上演,是一個人物形象,古典妝扮,動作自然,順著幕布移動,配音跟著響起來,銜接自然。這個故事有歷史背景,講述的過程配著人物動作,確實很沉浸。
隨著皮影戲演奏,火鍋底料煮好了,開始涮著吃。麻辣口味的鍋底,辣味明顯,底油重,辣椒不斷翻滾,筷子夾著肉類下去,撈一圈上來,成色變樣,十分誘人。牛肉的話很嫩,有嚼勁,麻辣味道重,椒麻的味蕾。換到蔬菜下去走一圈,一樣的麻辣口感,呵,當真辣得歡。干脆換一個口味,清湯鍋底下來,吃著清甜,真是舒服。夾一塊豆腐放勺子里,慢慢煮著,煮到體積變大,再轉一圈,放到碗里沾著吃,豆腐煮的更加緊實,味道全部融到一起。
涮著牛肉吃,麻辣的鍋底后勁大。煮一會兒,鍋底湯料顏色更加深厚,這時候,吃貨們會舀一勺當底料,伴著面條吃,成為經典的三鮮面。這個底料,已經煮得很透徹,咸味提升,不需要再加任何底料。如果換成米飯,就成了三鮮拌飯。好在吃火鍋并不趕時間,慢悠悠等著底料晾一會兒,吃著順口。再喝幾口飲品,似乎不那么辣了。
與其他火鍋店比較,周撈爺火鍋勝在環境,它的環境布局和氛圍,沉浸感十足。從民國風的布局到皮影戲,這種道具的加持,像是進到了某座文藝館,感受傳統文化成為焦點,而美食火鍋倒成了次要的。一桌配菜慢慢吃完,皮影戲也剛好結束,下一場也在預約之中。(喵星人日志原創隨筆文字,部分插圖未及時標注出處,如涉及侵權,請聯絡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