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全面踐行弘揚教育家精神,河北外國語學院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組織開展了首期新入職教師師德師風暨職業能力提升培訓。本次培訓以“弘揚教育家精神,做四有好老師”為主題,通過理論學習、實踐觀摩與互動研討相結合的方式,助力新教師扣好職業生涯“第一粒扣子”,為學校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生力量。
鑄魂育人:以教育家精神引領師德建設
培訓伊始,黨委書記朱愛,黨委副書記李莉,黨委委員、副校長陳樂音,校長外事助理、副校長楊振,教務處處長李超,為新入職教師帶來了一堂堂生動的教育家課程,他們從校情校史、辦學理念切入,引導新教師深刻理解“大學之大,在于有大師”的內涵。通過回顧學校發展歷程與文化積淀,新教師們深刻認識到傳承河外優良傳統、踐行“躬耕教壇、強國有我”使命的重要性。
在師德師風專題講座中,培訓導師們系統闡釋了“四有”好老師、“四個引路人”“四個相統一”的時代要求,強調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培訓特別提出“六維”育人目標:鑄牢立德樹人之“魂”、樹立師德師風之“范”、踐行啟智潤心之“術”、追求勤學篤行之“實”、傳遞樂教愛生之“情”、拓展以文化人之“界”,為新教師指明職業發展方向。
賦能成長:構建多維教學能力提升體系
針對新教師職業發展需求,此次培訓設置了職稱評審政策解讀、教學方法創新、課程思政融合等模塊。在職稱評審環節,學校明確職業發展路徑,激發教師投身教學科研的積極性;在專業發展模塊,通過剖析共性問題,引導教師以“終身學習”理念適應教育變革,提升教學反思與實踐能力。此外,培訓引入OBE成果導向教育、翻轉課堂、情境教學等前沿理念,通過16場教學示范課,為新教師提供了可借鑒的教學范式。
示范引領:創新教學方法培育四有新人
教學示范課環節,16位骨干教師聚焦“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涵蓋語言、醫學、藝術、體育等多個學科領域,不僅展示了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更將課程思政融入專業教學。英語學院李瑞思老師以“中國菜肴名稱翻譯”為切入點,通過文化案例與互動教學,展現了語言課程的文化傳承價值;國際航空旅游學院劉立強老師將體能訓練與健康關懷結合,示范了“有溫度”的課堂設計;國際商學院劉佳俊老師以“經濟全球化”為主題,通過熱點事件分析與跨學科思維培養,引導學生樹立國際視野;東方語言學院嚴福姬老師通過健康管理課程傳遞健康生活理念;德法語言學院王利峰老師結合中法語音對比增強文化認同感,充分體現了“經師”與“人師”的統一。
以文化人:打造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
通過為期三個月的培訓,新教師們不僅掌握了教學技能,更深刻領會了教育家精神的時代內涵。國際醫學院青年教師表示:“示范課中的課程思政設計讓我意識到,教育不僅是知識傳遞,更是價值引領。”涉外建筑工程學院教師則認為:“案例教學與互動實踐讓課堂真正‘活’起來,未來將在教學中踐行‘把專業當事業’的校訓精神。”
河北外國語學院將以此次培訓為起點,持續深化教師教育改革,通過 “四位一體” 協同培養機制、個性化發展支持體系,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湛、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