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家都說有智駕,關鍵還要看好不好開,評價智駕的標準要看硬件芯片算力和OTA升級速度。何小鵬告訴每人Auto,智駕是很燒錢的項目,做智駕最痛苦的是要有足夠多的收入、毛利、研發費用,靠融資不可能做到,一定要靠巨大的利潤。大量的錢投入研發,就算“蠢一點(投入產出比低)”,收效也比多數公司強。
|謝韞力
|辛野
運營|步鳥
17萬起的G6,24萬起的G9,
能打嗎?
在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心里,最重要的三款車是小鵬G6、G9和P7。如今,它們陸續迎來改款換代。
主打“便宜、大碗”的P7+和MONA M03熱銷,讓小鵬汽車繼續復刻了性價比思路。3月13日晚,小鵬春季發布會上,新款G6和G9上市,定價大幅下探。新款G6售價17.68萬元-19.88萬元,較老款降低3.31萬-7.81萬元;新款G9售價24.88萬元-27.88萬元,較老款降低3.89萬-8.11萬元。
▲2025新款小鵬G9與小鵬G6。圖 / 小鵬汽車官方
G6和G9是目前小鵬旗下僅有的兩款SUV,分別在2022年和2023年發布。在中國汽車市場上,SUV定位家庭,價格區間也更高,SUV的成功不僅能擴充一個車企的用戶基數,也承載著品牌向上的責任。但老款G6、G9最終銷量均未達預期,并且暴露出小鵬內部不少問題。
如今G6、G9煥新上市,外界也期待看到小鵬被市場評價為“會造車”后,如何理解過去車型犯下的錯誤,又是如何補救的。
一位小鵬員工告訴每人Auto,之前小鵬的車型是對標出來的,現在是推導出來的。這意味著小鵬不再跟風配置,而是要真正抓住消費者的需求。P/G系列產品負責人Nick也對每人Auto表達了類似的想法,“上一代產品在用戶體驗上做得不夠極致,這次在品質,科技感,動態上都做了很大的升級,改款時比較側重聽用戶意見,更靠近他們的需求。”
變動最大的是G6。何小鵬坦言,“曾經因公司綜合能力不足,G6留下了許多有遺憾的地方。”反思調整后,新款G6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動,其中一級總成件換了34%,集中在此前被抱怨較多的地方,如車尾、內飾、三電、底盤。尾部取消了電動尾翼,改用小鴨尾設計;新增灰綠色、灰白色內飾,安裝了更大的中控屏;側后視鏡標配小燈,智駕模式開啟后,小燈將點亮藍色的燈光,提醒周圍車輛。
底盤也被重點調校,小鵬動力總成負責人顧捷告訴每人Auto,團隊借助AI能力提升底盤濾震響應速度,更適合顛簸路段。
作為小鵬整個產品家族中的9系旗艦,G9已第三次更新,前兩次改動后設計已逐步成熟,本次更新較小,主要集中在打造舒適度方面,增大二排座位空間,后排座椅新增加熱通風按摩,在車門控制區域設計了實體按鍵,方向盤改為X9同款等。何小鵬說,G9是他的“意難平”,“當時能力不足,無法讓市場認識到這輛車”。可以說,新款G9更像是重新定價發布。
兩款車共同的變化體現在智駕方面和三電系統上,G6和G9都取消了激光雷達,標配雙英偉達Orin X芯片,意味著小鵬在智能駕駛路線上跟特斯拉一樣,徹底走純視覺路線。G6和G9的電池均采用磷酸鐵鋰版本,相比三元鋰電池售價更為低廉,雖然充電密度低、續航短,但小鵬升級了充電速度,兩款車標配5C超充,100kWh的電池12分鐘就能充滿。
會造車的一個標志是能控制成本。更換磷酸鐵鋰電池,去除激光雷達硬件成本,G6砍掉四驅版本、減少SKU,不僅讓小鵬能將預算花在消費者感知到的地方,最大化吸引用戶,也為供應鏈減負。此外,G6和G9都是小鵬基于“扶搖”架構打造的車輛,零部件通用化率達到80%,也是大眾和小鵬合作的車型平臺。平臺化、模塊化策略使得不同車型可以共享軟硬件,避免重復開發,大眾、豐田等老牌車企均采用此方法。
過去一年,小鵬累計交付了19.01萬輛車,2025年前兩個月,小鵬繼續保持強勁勢頭,交付6.08萬輛車,同比增長375%。銷量大增,也逐漸凸顯出一個問題,小鵬走量的車型都在20萬元以下價格帶,利潤微薄,如何賣好20萬元以上的車,成為小鵬后續挑戰。
一名自主品牌的車企員工告訴每人Auto,汽車市場里,想把價格從下往上拉升一直很困難,價格下沉會消耗品牌溢價,因此蔚來特地分出一個樂道品牌,主打大眾市場。即使是比亞迪,支撐銷量的車型也集中在20萬元以下價格帶,推出的三大高端品牌,每月銷量加起來都不過2萬輛,足見高端化艱難。
小鵬做中高端市場依然想走性價比路線,新G6、新G9都采取規模優先的定價方式,有著更多的全系標配,標配高階智駕、雙芯片等,升級配置的同時又下探價格。
▲2025新款小鵬G9與小鵬G6。圖 / 小鵬汽車官方
G6將價格打到了15萬元-20萬元價格帶后,相較之前的競爭對手樂道L60、智己LS6、比亞迪宋L,價格上有顯著優勢。而G9的對手是更為激烈的25萬元-30萬元價格市場,包括比亞迪唐EV、智界R7、阿維塔11、Model Y等。
這個細分市場的第一名為特斯拉Model Y,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1-2月,特斯拉Model Y交付了9.4萬輛。性價比策略能否在中高端市場奏效,仍要看消費者是否買單,小鵬官方數據公布,7分鐘內G6大定破5000輛,45分鐘內G9大定破3000輛。
車企做高端車,另一個問題是多款車型的定位容易重疊,引起內耗。小鵬銷售告訴每人Auto,G6和G9曾由于價格區間、定位相似,構成了內部競爭。新G6、G9上市,加上去年上市的掀背轎跑P7+,都主打家用、空間大,至此小鵬已有3款車型,密集排列在17萬元-28萬元這個窄窄的價格區間,今年還將有新車型G7,定位在G6和G9之間。何小鵬在接受群訪時并未正面回答這個問題,但他稱“內部有清晰的價格圖譜”。
這種定價策略,比亞迪同樣使用過,甚至更為激進,海洋網、王朝網存在多款定價、配置幾乎一樣的車型。比亞迪員工曾告訴每人Auto,如果一個價格帶用戶足夠大,就值得放兩個定位、價格相似的產品,即使銷量內部消耗,但最終兩個車型的訂單效果是大于“1”,總比訂單流失好,甚至還會相互導流。
但比亞迪的規模已經足夠大,小鵬是否能夠憑借這個策略站穩17萬元-28萬元的價格帶,還有待觀察。
“巨大的反思”之后,
小鵬如何往下走?
G6和G9,某種程度上是小鵬里程碑式的車型。
2022年9月,小鵬G9上市時受到一邊倒的質疑,小鵬汽車內部進行了“巨大的反思”,在組織、產品規劃、營銷等方面發起改革。一年后G6上市,配置清楚了,定價也被打下來了,“APP爆了”,但短暫喜悅后,交付遲遲未能跟上,小鵬只能眼睜睜看著到手訂單流失。至此,小鵬的月銷量同比增速都徘徊在相對低位,甚至在部分時間段同比下滑。
兩次滑鐵盧,足以把一家年輕的新勢力公司推入至暗時刻。小鵬在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的市占率最低曾到過0.36%,徹底淪為小眾品牌。銷量規模無法擴大,也導致小鵬難以降低供應鏈成本,毛利率一度為負數。
何小鵬回憶說,有一段時間,他甚至害怕坐飛機,一進公務艙就被認出來,股價腰斬的那段時間,遇到股東極其尷尬,股東們“第一句話是打招呼,第二句話——我買了你們股票,第三句話——你要加油!”
這位掌舵人在內部掀起了改革風暴,最雷厲風行的手段是密集“干掉”高管。小鵬汽車最初的12名核心高管,如今換得只剩下2個,包括2位聯創都離開了公司。創業的殘酷、一把手所需的殺伐決斷在此刻變得具像化。何小鵬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稱,自己變了許多。
2024年下半年,小鵬MONA M03和P7+面世,這是小鵬汽車經歷從上到下反思調整后,打造出的兩款特點鮮明的產品,兩大爆款托舉小鵬汽車爬出深淵,從去年12月起,小鵬汽車交付量穩居新勢力第一。
▲小鵬P7+。圖 / 小鵬汽車官方
汽車行業上半場比拼的是電動化,下半場的比拼加入了智能化,車企們均野心勃勃。今年開年,“卷王”比亞迪發起“全民智駕”攻勢,天神之眼A、B、C三套智駕方案從上至下覆蓋仰望、騰勢、方程豹、王朝與海洋網旗下21款車型,連7.88萬元的海鷗,也配備了高速NOA功能。據汽車博主孫少軍獲取的渠道信息顯示,發布智駕后,比亞迪的進店量增長一倍,第一周新增訂單超過7萬,比亞迪股價亦來到歷史新高。此后,吉利、奇瑞、長安均打出智能駕駛的標簽。
“智駕平權”曾是小鵬的賣點,每一款車型均具備智能駕駛功能,也是首批宣布智駕在全國都能開的車企。但去年價格下沉后,MONA M03成了小鵬唯一不標配智駕的車型,兩款基礎版只能進行簡單泊車、巡航等,不提供高階智駕能力,只有MAX版本能進行高速、城市輔助駕駛,該版本將在今年5月開始交付。但比亞迪把智能駕駛下沉到10萬元以下車型,上市即交付,企圖快速占領消費者心智。
何小鵬認為,現在大家都說有智駕,關鍵還要看好不好開,評價智駕的標準要看硬件芯片算力和OTA升級速度。何小鵬告訴每人Auto,智駕是很燒錢的項目,做智駕最痛苦的是要有足夠多的收入、毛利、研發費用,靠融資不可能做到,一定要靠巨大的利潤。大量的錢投入研發,就算“蠢一點(投入產出比低)”,收效也比多數公司強。
何小鵬曾預測,新能源汽車淘汰賽“32進8”的銷量門檻是每年賣300萬輛,依照小鵬2024年最新紀錄計算,它年銷量不到決賽門檻的十分之一。目前小鵬汽車處于大產品周期,計劃未來三年發布車型數量將接近30款,包括十多款全新車型、海外市場的右舵車型和升級改款車型。
但在這個過程中,市場也不會停滯不前,小鵬也需要應對越來越多強壯的對手。
發布會之后,每人Auto參與了小鵬汽車的群訪,以下為小鵬汽車董事長 、CEO 何小鵬、小鵬汽車動力總成負責人顧捷、小鵬汽車P/G系列產品負責人Nick,與每人Auto等對話節選,在不影響原意的前提下有調整:
問:這次新款G6和G9的定價邏輯是什么樣的?未來價格戰在汽車行業里會變成一個什么狀態?
Nick:昨天(3月12日)晚上我們開會到11點半,還在研究G6的價格,確實對我個人來說,這就是一個挺激進的價格,也是舉我們全公司之力做出來的這么一個價格。
至于定價邏輯,第一我們要考慮的是護城河的問題,就是我們的價格是否能打動消費者,能否去滿足我們銷量目標的訴求。第二個更核心的就是我們的用戶是否愿意去買我們的車,是否會覺得“一定要買,不買就虧了”。我們一直在很細微地去找這種感覺,去做需求和價格的打磨。
▲2025新款小鵬G9與小鵬G6。圖 / 小鵬汽車官方
何小鵬:Nick講得非常的好,我覺得中國的科技公司以后應該卷科技,但不要卷價格,也不要卷加班,我覺得這兩個都是不該卷,說實話。
卷科技對小鵬來說,我最期望的硬件是達到品質、舒適,但是軟件上面,我最期望卷的是算力,就像小鵬自動駕駛叫“輕地圖”“輕雷達”,我們把錢省下來,都去卷算力去了。算力意味著未來的十年,因為一輛車(的使用期限)一般都在十年以內,如果你把算力卷上去了,它將來的上限,各方 OTA (的空間)會非常大。所以小鵬一直希望把算力放到同級最優甚至更優。
問:現在幾乎所有廠商都了解到了卷智駕的重要性,小鵬的智駕怎么拉開差距?最難的部分是什么?怎么去解決?
何小鵬:我覺得最難的部分,對我來說最痛苦的就是要有足夠的收入,要有足夠的毛利,才能有足夠的研發費用,才能卷研發,才能明天、后天有新一代的科技。要建立一個正向循環,這個非常困難。
去年我們的總結是,靠融資是不可能做到這一點,一定是靠利潤,靠巨大的利潤。我們覺得(資金方面)最強大的就是華為,去年收入8600億,研發費用20%,大概在1700億,這是華為的董事長在今年廣東的一個會議上說的,哇,全場都鼓掌。
所以如果一家公司能夠像華為這么牛,能夠在這么高的收入下放這么大的研發費用,將來就是蠢一點,也比很多公司強,因為我的研發投入強度在這里。
自動駕駛我一點不擔心,大模型使自動駕駛原來以手寫規則的方式的下限提高,但是它也使全新的上限提高了100倍,所以我們跟現在很多車企都在推動自動駕駛向Pro或者向低階的Max角度去推進。
我認為在進入到下一代競爭,各種各樣的能力推出后,我們的上限是他們上限的10倍到100倍之間,這個時候大家會感覺更安全、更舒心、更有效率。那時在行業里面,小鵬比別的友商領先兩個甚至三個身位,是我們期待的。
問:你剛剛提到不少友商擠入智駕賽道后都成了“第一梯隊”,小鵬就成了“第零梯隊”,你會不會擔心小鵬在智駕上的標簽被搶走?先發優勢和護城河在哪里?
何小鵬:我稍微有點不同意你這個問題。我舉個例子,假設以前做自動駕駛的高度是100分,大家做得最好的是60到80分,但有了大模型后你會看到,在部分場景做到60到80分這個上限的人多了很多,但是真正下一代競爭的上限在30000分,并且這個時候的下限更難把握。所以我們要把上下限都做到以前的數百倍。
小鵬汽車今年算力的投入在小幾十億元規模,你一般的公司根本沒有這個數據,沒有這個算力。數據的價值太大了,而數據需要巨大的算力,巨多的錢。
問:前兩天李斌在內部說,別人家孩子都上大學了,我們還在復讀呢。在你心里,小鵬目前還是在復讀的狀態嗎?新勢力如果有一個畢業標準,小鵬離這條線還有多遠?
何小鵬:嗯,它還挺難答的,我覺得我只能猜測,因為我沒跟李斌對過。我覺得他如果在復讀,我也在復讀,這是第一。當然,已經讀大學的兄弟們也不一定(就過得很好),因為現在讀大學的很多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笑)。
我覺得再給我們一個三年,就像我們講淘汰賽一樣,也許就知道誰能夠大學畢業,然后再花個3到5年,就是畢業之后,誰能夠找到一個好的工作,能夠脫穎而出,我覺得還是一個很長時間的過程。
為什么要這么長?因為這是一個科技重新變革原來產業的過程,這個變革它不像互聯網,比如說像DeepSeek它可以一個月(新增)1億用戶,但就算你一個月賣1億輛車,你也交付不了,對不對?所以換個角度,大實體產業跟數字產業差別太遠,所以它真的需要很多年時間去為自己努力。
我覺得以我的角度,今天沒有任何一家敢說自己穩坐釣魚臺,是一定出線的,一定已經過了挑戰賽。都有挑戰,只是挑戰大還是小。
▲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圖 / 小鵬汽車官方
問:DeepSeek爆火之后,你是最早一批公開談論它的車企掌門人,在那之后,大量車企紛紛宣布接入DeepSeek,但是小鵬沒有這么做。這種一擁而上,是不是會讓此前車企長期投入智能化自研的努力和成本都被抵消了?
何小鵬:我覺得DeepSeek創造了很多奇跡,最大的價值是讓全球對中國的科技重新評估,以及中國的很多科技企業對自己也是重新評估,我覺得這個是信心上的最大價值。但是你要一定把它放到自動駕駛,或者放到智能座艙,甚至放在數字世界的大模型,我覺得它是有它的優點,但是也有它的很多的不足。
問:站在現在這個時間點,你對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有怎樣的預判?包括滲透率和智能駕駛的增長率。
何小鵬:我覺得第一個就是三年淘汰賽的開始,品牌的數量會繼續變少。然后原來傳統油車的價格會繼續下降,原來新能源汽車公司會越來越多地增加在AI上的投入,我覺得今年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還會有幅度還不錯的提高,另外期望今年下半年,AI 自動駕駛會形成轉折點。
這個轉折點實際上是一個挺難的事情,就是說在一二線城市,用戶每個月都使用高等級自動駕駛的人能夠達到10%。
問:小鵬今年想新增6000人,目前招聘的進度到哪里了?這些人規劃、分配到哪些領域?
何小鵬:我們(今年)最后肯定不止招6000人。第一,大部分在廣州;第二,這些人才來自三個方向,研發、銷售服務和制造。原來HR給我的目標是二季度要招到大部分,大概六七成,我估計應該能夠超過。
現在我覺得,越是大家覺得有挑戰的時候,如果能夠沉下心來,可以找到很多很好的人才,特別是畢業生,我覺得好好地培養兩年、三年,就是完全極強的人才。
過去幾年里面,小鵬經常犯的錯誤就是,畢業生招得好,沒有(培)養好。所以我們在去年做了一個“探索者計劃”,畢業三年以內的都叫探索者,歡迎更多來自全國甚至海外的優秀畢業生包括社招生,不限年齡,都歡迎來看小鵬的崗位。
文章為每人Auto原創,侵權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