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宋勝超,河南省蘭考縣人,現任浙江美翔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臺州市河南商會常務副會長。
這位從小就學習焦裕祿精神的44歲蘭考漢子,以“技術立身、創新破局”的信念,在縫紉機配件領域打造出一片新天地。
技工也能當老板
“人再愚鈍,只要努力就能成功,處于低谷時,四面都是上坡路。”問到成功的秘訣,宋勝超說,“絕地求生”,是他的強項。
1981年生于河南省蘭考縣的宋勝超,自幼癡迷于機械。1998年,時年17歲的他懷揣“學技術脫貧”的信念,追隨同鄉來到臺州。從縫紉機配件廠月薪150元的學徒工起步,他白天磨煉操作,夜晚研讀《機械制圖》《磨床工藝》至深夜。在此期間,他學了足夠豐富的理論知識,同時多請教廠里的老師傅。當被問到為什么要學技術而不是做生意時,宋勝超說:“因為家貧體弱,體力工作干不了,再加上技術工資高,所以下定決心學習技術。”
2003年宋勝超加入杰克股份后,他主導高速縫紉機曲軸連桿研發,后續升為車間管理,經過細心鉆研、艱苦磨煉,成為行業技術標桿。憑借“閉眼辨機床故障”的絕活,他僅用半年便掌握外圓磨床、數控車床等核心技術,工資躍升至行業頂尖水平。“技術不僅是飯碗,更是尊嚴。”宋勝超說。這段經歷為他日后創業埋下“精益制造”的基因。
技術過硬的宋勝超看到老板穿著西裝出席各種場合時,他心中默念:“大丈夫當如是。”于是2013年,手握6.2萬元創業基金的宋勝超,在下陳街道租下廠房,成立了美翔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簡稱美翔機械),開啟創業征程。一臺二手磨床、兩臺鉆床、一輛送貨摩托,他身兼操作工、業務員、質檢員數職,甚至為趕制5000套訂單連續熬夜72小時。2015年行業寒冬中,工人六個月沒發工資,做出的產品沒利潤,房租、研發投入、工人工資等虧空。他抵押愛車支付工人工資,以誠信贏得團隊不離不棄。
從零件工匠到研發整機
轉機出現在2017年。“產品爆火后,場地不夠用,搬遷至椒江區下陳街道飛躍科技園。”宋勝超說。通過自主研發的高精度主軸連桿,美翔機械產品口碑越來越好,各個高端縫紉機整機制造廠商紛紛投來大量訂單。2020年,他引進日本合資企業核心技術人員,改進生產工藝,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使美翔機械的產品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面對國際貿易摩擦,宋勝超率先啟動“自動化革命”,投資改造生產線,組建7人研發團隊攻關機床智能化。
“2021年到2025年,受國際貿易摩擦,行業下行,產能大受制約,這幾年美翔致力于全廠的機床自動化改造,降低人工成本。2023年10月,開創新的部門,開始做縫紉機整體,目前全國已經有四十多個代理商,產能不斷攀升,整機裝配工人數量不斷增加。”宋勝超說,“下一步,工廠將成立自動化部門,進行機械加工工廠和服裝廠的縫紉制衣設備自動化的研發、改造,后續研發機械設備與AI智能配合。”(蔣華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