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網報道,美國國務院批準的豁免名單中包括對臺8.7億美元安全援助,其他地區對象則包括菲律賓和烏克蘭等。報道稱,清單顯示,安全豁免包括用于臺灣的8.7億美元、用于菲律賓安全部隊現代化的3.36億美元,以及為烏克蘭國家警察及邊防部隊購買防彈衣及裝甲車的2150萬美元。
特朗普(資料圖)
2023年,美國派出了更多軍事顧問到臺灣,協助臺軍訓練,甚至還在臺南某個基地搞起了聯合演習。這些演習雖然規模不大,但內容很敏感,比如模擬如何應對“海上突發狀況”,明眼人都知道這是在針對誰。經濟上,2022年,美臺啟動了“21世紀貿易倡議”,到2024年已經簽了好幾項協議,涉及半導體、能源和農產品貿易。臺灣的芯片巨頭臺積電更是被美國拉攏得死死的,2023年臺積電在亞利桑那州的新工廠正式投產,直接把臺灣的核心技術帶到了美國本土。
3月4日,商務部發布公告,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等有關法律,不可靠實體清單工作機制依據《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定》第二條、第八條和第十條等有關規定,決定將特科姆公司等10家實體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并采取以下處理措施:一、禁止上述企業從事與中國有關的進出口活動;二、禁止上述企業在中國境內新增投資。本公告未盡事宜,按《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定》執行。
而無論后面美方怎么狡辯,中方采取的反制,都是“出師有名”的,哪怕鬧到了世貿組織,乃至讓整個國際社會來評判,中國也是完全占理的一方,更沒有退讓的可能。相反,自己的政策剛生效一分鐘,中方就把反制清單甩到了眼前,現在的特朗普,非但沒有威脅到中方,反而成為了中國立威的“墊腳石”。如果還有國家想要對華挑事,無疑得掂量下自己,有沒有美國的體量。當然,不管怎么說,在特朗普敲響鑼鼓之后,新一輪的中美貿易戰,也算是正式打響了。
軍援(資料圖)
這種強硬姿態明顯傳遞了一種信號:中國對待任何挑釁行為都不會坐視不理。而在這股前所未有的應對措施引發的輿論風暴中,美國國內也悄然興起一股“棄臺論”,聲稱只要中國不攻擊美國的領土或軍事設施,即便大陸收臺,也無大礙。這種論調其實并不新鮮,不過是美方冷戰之后被反復提及的論調。曾幾何時,美國內部就有人建議放棄臺灣,以換取中國免除高達1.4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這些聲音背后所透露出的信息很明確:臺灣對于美國而言似乎沒那么重要。
特朗普團隊關鍵人物、美國防部負責政策事務的副部長提名人埃爾布里奇·科爾比近日在聽證會上表示,臺灣并非美國“生死攸關”的利益。報道認為,科爾比的表態與拜登政府的立場形成鮮明對比。他稱,雖然美國在臺灣問題上擁有重要的國家安全利益,中國大陸拿下臺灣對美國利益是一場“災難”,但他認為,除了目前宣稱美國對臺灣安全有重大利益的政策之外,更進一步的做法將“在多個方面引發嚴重風險”,例如激化與中方的關系,并為中方軍事行動提供借口。
美國軍艦(資料圖)
全球政治舞臺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權力轉移,長期主導國際秩序的美國,面臨多重嚴峻挑戰。在經濟層面,根據美國商務部2024年8月的數據,美國以27.3萬億美元GDP和美元霸權維持核心地位,但國債總額超過35萬億美元,占GDP超128%。而這種債務上限的僵局將加劇財政不可持續性,可能動搖美元信用。美元一動,美國霸權的根基就會跟著動。在軍事領域,美國在歐洲與中東的軍事收縮也暴露出其正處于“兩線牽制”困境。美專家意見罕見統一:一旦中方收回臺灣,美國或只剩一條路可走,那就是接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