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日前,俄羅斯的外交部長拉夫羅夫接受了美國知名博主安德魯·納波利塔諾的專訪。拉夫羅夫在專訪中再次強調,俄中關系已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拉夫羅夫還承諾,“俄羅斯永遠不會違背與中國達成的法律和政治層面的承諾”。
這條信息很簡短,但很關鍵,很重要,因為拉夫羅夫是說給美國記者聽的,同時也是在向中國喊話,這相當于對俄羅斯在中美之間的定位,進行了明確。一方面,是鄭重告訴美方,盡管美俄關系有所改善,但中俄關系并不會因此受到重大影響,更不會受到美國的挑撥離間,或者至少目前,中俄關系還是非常穩固的;另一方面,是再次向中國保證,也是給中國吃定心丸,那就是無論美俄關系如何變化,中俄關系將一如既往。
毋庸置疑,作為俄羅斯的外長,拉夫羅夫的話是有一定分量的,也是有一定權威性的。
但如果考慮到俄羅斯的政治變化,以及拉夫羅夫本人的身份變化,我們可以這么理解,即在可預見的這段時期內,俄羅斯對中國是充分信賴的,也是充滿誠意的。當然,話不是白說的,既然這么公開表態,里面肯定暗藏玄機。主要有這么幾個因素,其一是美俄正在會談俄烏沖突的停戰事宜,里面可能涉及一些秘密和交易,中國難免有關心的地方;其二是美俄談判本身,就存在著互不信任的地方,談判的最終結果究竟能多大程度上實現俄羅斯的國家利益,還有待觀察;其三是中國方面也需要俄羅斯,譬如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在收復臺灣問題上取得俄羅斯的支持等。
整體而言,拉夫羅夫的言論,可以理解為俄羅斯對中國的示好,甚至是獻殷勤,這里面的感情并不是很純粹,可能是看到中烏關系的一些微妙變化,俄羅斯方面也存在擔心的成分,生怕中國對其產生什么誤會,所以才會做出再三的保證。
筆者認為,俄羅斯當前對中國最大的訴求就是獲得中國的政治支持,以確保俄羅斯在得到重大利益的基礎上,順利退出俄烏沖突的戰爭泥潭,毋庸置疑,離開中國的幫助,俄羅斯很難達成這一戰略目的。但國家之間的關心,并非純粹的感情,主要還是利益的交換,我們能得到什么,才是最關鍵的。當前最流行的說法就是美國要礦產,俄羅斯要土地,中國承包了戰后重建,當然,烏克蘭的損失是無法評估的,歐洲的利益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受損。不過,這都是近乎調侃的說法,事情究竟會怎么發展,還是充滿變數的,而中國一定是繞不開的國家。
當前,中美貿易沖突也是愈發嚴峻,中俄共同對抗美西方霸權的格局,并未發生根本性變化,特朗普重回白宮,固然會給國際局勢帶來變數,但歐洲天然親美的戰略抉擇,是很難改變的。所以,無論中俄之間是否有一些猜疑,都應該首先面對主要矛盾,如今拉夫羅夫主動示好,終究還是令人欣慰的,相信中俄關系,能經得起美國的挑撥離間,能經得起歷史的考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