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進入三月,在嘉興海寧施工現場
新建鐵路杭州蕭山機場站樞紐及接線工程
(以下簡稱杭州機場高鐵)
的“錢塘號”盾構機正式掘進
朝著錢塘江南岸進發
意味著國內首條
穿越錢塘江高鐵隧道盾構進入新階段
每天推進12米
日前,在“錢塘號”盾構機的掘進現場,盾構機從待機模式切換為推進模式。顯示屏上,20組千斤頂油缸的壓力、行程等參數不斷變動。操作室內,工作人員根據掘進情況及時調整參數。
“前期根據土質粘度進行計算,得到過每次推進的理論值,但是實際推進中,會有沉降率,就要及時調整參數。”杭州機場高鐵站前2標盾構副經理明亮介紹。
隨著盾構機前進,隧道長度不斷更新:短短一分鐘,從46.53米跳轉為46.56米。小編了解到,目前盾構機尚處于始發階段,一天能推進6環12米。后續每天可推進10環20米。
“以每分鐘30毫米的速度推進。每推進一環,需要進行一次管片拼裝。一環也就是2米。”明亮介紹,正常推進一環需要一個多小時,算上拼裝的話,一次基本在兩小時左右。
以單洞雙線形式下穿錢塘江
錢塘江隧道北起海寧周王廟鎮,南至杭州錢塘區,隧道以單洞雙線形式下穿錢塘江。盾構隧道最大埋深49米,承受最大水土壓力4.5巴(壓強單位),與既有公路錢江隧道并行最小距離僅有43米。
盾構現場,推進、拼裝周而復始,推動著盾構機勇往直前。130多位施工人員分布在不同點位上,或是拼裝管片,或者推進箱涵建設,各司其職。至當天中午,掘進總長已近50米。后續,掘進至錢塘江大堤附近時,將是項目推進的一大難點。
“海塘大堤高度是相對變化的,錢塘江下環境也比較復雜,還涉及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魚鱗石塘,所以到時要頻繁調整掘進參數。”明亮說,多變的地形、復雜的地質情況,加劇了對隧道施工的難度。
杭州機場高鐵是省重點工程,線路全長約85公里,項目途經海寧,新建海寧觀潮站1座。未來,隨著項目的完工,將實現空鐵聯運,形成多層次軌道交通,助力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來源:海寧發布
編輯:石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