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翔老師最近寫了篇文章,提到飯局上認識位無所不曉、站位極高的朋友,感慨自己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干飯。
羅翔表達的意思很簡單,身邊的小事很重要,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有的人喜歡宏大敘事,但是跟做菜相比,哪個更有價值,還真不好說。
其實羅翔老師還是客氣了。要我看,這種飯局根本沒必要參加。每次看到匹夫憂國的面孔,我都在尋思,他是不是紅燒肉吃多了,為何如此豪邁。我嚴重懷疑對方有表演型人格,而我對不真誠的人,從來都不感興趣。
圖片里的這種車子,我在街上看過很多。里面的文字給人一種很粗鄙的感受,生怕路人不知道他沒讀過幾本書,不知道車里是個流氓一樣。
最令人厭煩的是“出廠設置”這四個字,這讓我想起多年前用過的華為手機,每次出現故障了,我就選擇恢復出廠設置這個功能。這四個字是用于機械產品的,換句話說,這是個東西。
你自己都把自己當成個“東西”了,還能指望你說什么“人話”呢?
最近發現這種迷戀把自己當成個東西的人越來越多了,可能是AI時代來了,擔心自己落伍,所以動不動就用一些數碼的詞來堆砌到自己頭上。至于“殘次品”之類的語言,顯然是受到了一個人的莎士比亞之流的影響。
明眼人不難發現,這一類的人,往往不注重私德,不然在下面又為何掛著侮辱女性的句子,十足的流氓秉性。我猜,此人在路上也屬于車品極差,時常加塞的貨色。
我不認為愿意掛著這樣標簽的會愛國。
因為愛國的前提是你得是一個人吧,你都把自己當成個東西了,何談愛國呢。
像個人一樣去思考,就是要感受別人的苦難,知道拳頭襲擊到身上是會疼的,要有邊界,有分寸。
當我這樣說的時候,“東西”們想必又會怒氣沖沖地指責我為“道德婊”。
這三個字也是他們的慣用語。
我很好奇,有道德,有教養什么時候也成為應該批判的對象了呢?這不是人之為人的基本素質嗎?難道不道德才是光明磊落的嗎?
當我再次把他們理解成一個東西,一個產品的時候,我才領悟到,他們為什么討厭道德婊。
從一個機器的視角,當他看到人是有道德的時候,他當然是會感到驚詫和憤怒的。他會想為何明明外貌上跟他一樣,都是兩只眼睛,一張嘴巴,但是對方竟然有道德。他覺得這一定是裝上去的,覺得這個人很裝。
這一類的粗鄙產品在身邊并不罕見,他們自負在網絡上看到過一兩句“妙語”,就拿來用,竭力掩飾身上與生俱來的自卑和難以遏制的低素質,卻不知,哪怕是一個小學生看向他,都會知道,此人必沒什么文化,應該遠離他。
我們不能歧視窮人,一個窮人,如果衣服穿的干凈,樂于助人,不給社會添麻煩,具有基本的素質,那也是值得尊敬的。最怕是那種又窮素質又低的人,動不動就把跟他不一樣的人視作“殘次品”。
用機械的眼光去思考世界的人,看什么都覺得像是個東西。
而作為一個人,看到這樣的,就應該躲得遠遠的。這不是說明我多有道德,而是從深層次證明自己,還好,我跟他不是同一類,這個對我很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