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針對也門胡塞武裝的軍事行動引起全球人民的關注。美軍對這次襲擊結果對比預期相差甚遠,其預期結果與實際結果呈現出明顯的反差。
美軍空襲也門胡塞武裝,目的是摧毀其防空系統與軍事目標并打通航運通道。然而,雙方不對稱的對抗使局勢有了許多變數。
這場"導彈換土房"的消耗戰已經對美軍造成高額的損失。美軍使用的精確制導炸彈單價超100萬美元,而摧毀的所謂軍事目標多為臨時搭建的指揮所,其價值甚至遠不及導彈的成本。這種"高射炮打蚊子"的模式,使美軍方面消耗的戰斗成本與日俱增,遠超胡塞武裝方面的直接損失。
盡管美軍宣稱擁有"全球最先進防空系統",但在24小時內仍被胡塞武裝發射的18枚彈道導彈和無人機逼退航母編隊。這種敵炸我攔截的循環中,胡賽武裝使用低廉的無人機攻擊,美軍則只能用高額的攔截導彈進行攔截,雙方的損耗產生了巨大的代差,
空襲造成53名平民死亡的慘劇,使美國在中東的聲望急劇下降。聯合國報告指出,薩那居民區與軍事設施僅一街之隔的轟炸,暴露出所謂"精準打擊"的虛偽性。這種霸權主義激化了阿拉伯世界反美情緒,埃及,沙特等傳統盟友開始質疑美國的中東戰略,沙特王儲更推遲原定訪美行程。
值得關注的是,胡塞武裝的"無人機游擊戰"正在重塑現代戰爭規則。胡塞武裝以造價低廉的無人機,通過"以量取勝"的戰術使美軍損失了大量的成本來進行反抗。
當前局勢呈現打擊隨后報復的循環當中,美軍自3月15日起發動自特朗普上臺以來最大規模空襲,但胡塞武裝仍能持續反擊。聯合國代表發出警告,稱美軍此次作戰行動將致使紅海治安狀況進一步惡化。中國外交部表態,反對美國在也門的行動,倡導雙方通過對話解決美也問題。體現了中國對中東地區穩定的關切態度。
在美軍的襲擊中,胡塞武裝的反抗也并非盲目冒險,而是基于對地形的了解,低成本戰術與戰略杠桿的精心計算。雖然美國軍事能力占據優勢,卻受制于中東的特殊環境以及各方矛盾,雙方之間的博弈短期內難見分曉。
正所謂光腳的不怕穿鞋的,那來自窮鄉僻壤的拖鞋軍,本就一無所有,也就沒什么可失去的了。襲擊胡塞武裝的行為對美國來說只是徒增消耗。美國在也門越拖延時間,以色列的處境就越難受。
參考資料:
中華網《胡塞武裝為何能持續反擊 美軍空襲背后的博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