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11日,當一汽奧迪宣布與中升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的那一刻,這家深耕中國市場三十余年的豪華汽車品牌,再次將行業目光聚焦于其渠道網絡的變革。去年以來,奧迪經銷商退網風波引發的連鎖反應尚未平息,而此次與經銷商集團龍頭的聯手,既像是對市場變化的主動出擊,又似對過往問題的被動修補。
在汽車電動化、智能化浪潮與傳統渠道模式劇烈碰撞的當下,一汽奧迪的“渠道補強”究竟是為未來鋪路的戰略遠見,還是補救危機的權宜之計?答案或許藏在行業轉型的深水區。
渠道優勢減弱源自深層矛盾
在2024年,一汽奧迪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顯現出多重困境。終端銷量數據顯示,其全年銷量同比下滑12.5%至61.11萬輛,與奔馳、寶馬超過71萬輛的體量形成鮮明對比。銷量疲軟帶來的連鎖反應迅速傳導至經銷商體系,庫存積壓成為普遍現象,而盈利空間則在價格戰中被持續壓縮。
以奧迪A6L(參數丨 渠道網絡的動蕩在2024年尤為凸顯,北京華陽奧通、鄭州中升匯迪等核心經銷商的流失,以及天津永濠奧迪等老牌4S店的關停,暴露出主機廠與經銷商之間深層次的信任危機。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年度報告顯示,全國退網4S店數量突破4000家,其中傳統燃油車品牌占比顯著上升。 有經銷商負責人就直指矛盾核心:主機廠制定的銷售目標脫離實際,返利政策復雜多變,對新能源轉型的支持力度又嚴重不足。"廠家政策幾乎每月都在調整,我們就像在走鋼絲,稍有不慎就成為價格戰的犧牲品。"某奧迪經銷商的無奈,道出了渠道生態脆弱的現狀。 在新能源賽道的競速中,奧迪的轉型步伐更顯遲緩。盡管已規劃A6L e-tron等純電車型,但其新能源產品矩陣的投放節奏明顯落后于寶馬i系列和奔馳EQ家族。2024年,奧迪新能源車銷量占比不足10%,而理想、問界等新勢力品牌已在30萬元以上市場構筑起競爭壁壘。 行業分析師指出:"傳統豪華品牌的渠道優勢在新能源時代被顯著弱化,用戶更關注智能化體驗和直營模式帶來的效率優勢,而奧迪仍高度依賴傳統4S店體系。"這種路徑依賴,使其在電動化、智能化的產業變革中陷入戰略被動,渠道補強的舉措究竟是未雨綢繆還是亡羊補牢,仍需市場給出最終答案。 聯手中升突出戰略意義 作為全國規模最大的汽車經銷商集團,中升集團與一汽奧迪的戰略合作正展現出渠道優化的雙重邏輯。依托其深耕豪華車市場二十余年的運營經驗,中升獨創的"保時捷+奧迪"雙品牌聯營模式曾創下成都市場單月銷量破千的紀錄,而2024年集團營收更達1793億元的規模。這種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正在為奧迪的渠道變革注入雙重動能: 在風險防控層面,中升通過新建10家標準化服務網點,精準布局新興潛力市場,有效填補區域網絡空白。其獨創的"45天快建店"工程體系,不僅大幅縮短網點建設周期,更通過模塊化設計確保服務標準統一。配套的"2小時快修服務"承諾,則顯著優化了用戶時間成本,在提升服務效率的同時構建起差異化競爭優勢。 新能源協同作為雙方合作的重要維度,中升集團將利用其在銷售渠道和服務體系方面的優勢,推動一汽奧迪新能源汽車產品的市場推廣和銷售。值得注意的是,中升集團已明確將奧迪列為"優先發展品牌",其決策邏輯直指奧迪燃油車在豪華市場的持續韌性——盡管面臨電動化轉型挑戰,奧迪國產燃油車銷量仍穩居豪華品牌首位,這為渠道合作伙伴提供了基本盤保障。 此外,產品迭代與渠道升級的共振效應正在顯現。2025年一汽奧迪將密集投放5款新車,包括搭載華為智能駕駛系統的A5L、Q6L e-tron等戰略車型。為匹配新一代產品的智能化定位,中升集團啟動渠道數字化改造工程,在杭州蕭山奧通等新建網點試點"虛擬展廳+線上預約"服務模式。消費者通過品牌App即可完成從車輛選配到維保預約的全流程,這種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服務生態,不僅強化了用戶體驗的一致性,更與奧迪的產品智能化形成戰略呼應。 這場渠道優化革命,正在重塑奧迪在中國豪華車市場的競爭邏輯——通過頭部經銷商集團的資源賦能,既構建抵御市場波動的防御工事,又打造新能源轉型的進攻橋頭堡,在存量博弈時代開辟出獨特的戰略升級路徑。 轉型期仍有三重不確定性 盡管奧迪在2025年前兩月以8.79萬輛的銷量重奪燃油車市場份額首位,但政策環境的變化為其前景蒙上陰影。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近期公開呼吁取消燃油車限行限購政策以實現油電公平競爭,然而新能源補貼退坡后,燃油車仍面臨日益嚴苛的碳排放法規壓力。這種政策不確定性令經銷商心存憂慮:"若燃油車市場持續萎縮,當前新建的銷售網點可能從戰略資產淪為運營負擔。" 在智能化轉型的關鍵戰場,奧迪與華為聯合開發的智駕系統承載著品牌突圍的厚望,但其市場實效尚待驗證。對比理想、小鵬等新勢力通過全棧自研構建的智能化護城河,奧迪的"技術整合策略"能否打動中國消費者仍需觀察。行業專家警示:"豪華品牌智能化轉型的本質是創造差異化用戶體驗,而非簡單堆砌供應商解決方案。"這種價值主張的錯位風險,在競爭白熱化的智能電動車市場尤為突出。 渠道關系的修復同樣面臨深層挑戰。盡管一汽奧迪通過密集走訪30余家經銷商、推出"三三戰法"等舉措試圖重建信任,但新增網點布局與存量經銷商利益平衡的矛盾日益凸顯。部分老牌經銷商直言:"新網點集中布局在高線城市,可能直接分流我們的優質客源。"這種區域市場的內部競爭,暴露出主機廠渠道規劃的前瞻性與經銷商生存現實之間的深層裂痕。政策、技術、渠道三重壓力交織,正倒逼奧迪重新審視其市場戰略的全價值鏈協同機制。 結語: 此次一汽奧迪的渠道變革既是應對危機的必然選擇,更是面向未來的戰略重構。與中升集團的深度綁定,既是提升效率的“止血貼”,也是電動化轉型的“推進器”。但真正的挑戰在于:當汽車行業進入“用戶直連”時代,奧迪能否讓傳統渠道迸發出新的生命力?這既考驗著廠商與經銷商的協作智慧,也決定著豪華車市場渠道革命的最終走向。或許正如某位奧迪老經銷商所言:“渠道沒有永恒的強弱,只有不斷進化的生命力。”在這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中,一汽奧迪的“補強”之路,恰恰是中國汽車渠道變革的生動注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