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是推動城市更新的核心要素,其作用遠不止于傳統認知中的工程建設,而是決定城市空間結構、公共服務體系及整體機能的重要支撐。縱觀歷史,古羅馬排水渠不僅構筑了城市水系統,還連接了公共空間,促進了文明發展。這表明,基礎設施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塑造城市運作方式的關鍵。
在當代城市更新中,基礎設施的內涵不斷擴展,涵蓋人文社會、數字生態、資源管理、交通體系及韌性建設等多個領域,與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緊密相連。基礎設施的完善程度,即其“厚度”,直接影響城市更新的廣度。
然而,當前許多城市更新項目仍停留在碎片化改造階段,往往關注局部優化,缺乏系統性的整體提升,難以真正帶動城市轉型。因此,需要通過基礎設施作為“操作系統”,發揮其杠桿作用,以局部突破帶動全域價值重塑,使城市更新從零散修補轉向系統性變革。
這條黃埔區曾經的水患之河,如今已重生為深受市民喜愛、流淌著“幸福”的城央生態綠廊,并成為廣東省唯一入選國家水利部首批“幸福河湖”建設項目。AECOM 通過整合線性基礎設施,將原本割裂城市的藍色(河流)、灰色(高速公路)與綠色(生態空間)要素融合,將其構建為集生態、交通與公共服務于一體的復合型城市走廊。
改造前,項目所在區域因高速公路與河流并行,形成消極空間,限制了社區發展。改造后,通過生態修復、公共服務設施引入及交通體系優化,項目不僅提升了空間可達性,還均衡了公共資源配置。
灰色空間被重新利用,增設社區設施與運動場地,成為了居民與游客共享的活力場所。
橋下灰色空間改造前后
此外,項目采用基于食物鏈的生態策略,保留原有農田機理,引入適宜動植物生存的環境,同時結合數字孿生技術,實現水文調控和生態管理。
這一改造不僅帶動周邊土地升值,提升社區生活品質,還為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了良好示范,成功將消極空間轉變為城市發展的積極動力。更詳細的項目介紹,請點擊此處查看。(*項目的部分配圖為“幸福南崗河”主題攝影比賽作品)
沙步村位于黃埔區,從北宋元年建村,歷史悠長。同時,其擁有祠堂、書院、民居,以及深厚的宗族傳統文化。作為一個嶺南村落,還具備了大榕樹、風水塘、小山丘、河涌等自然要素。
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在面臨多方利益博弈、開發強度極高的挑戰下,AECOM借鑒羅馬地圖所體現的公共領域概念,統籌公園、河道、街道、公共設施以及私有地塊向公眾開放空間(POPS),構建出多維空間體系與公共領域網絡:
1
公園 – 保留原有大榕樹,形成不同主題公園;
2
河道 – 兼具防洪、文化傳承與生態體驗功能;
3
街道 – 從工程型向人本型轉變,關注街道界面、尺度與安全;
4
公共服務設施 – 部分向公眾開放并融入整體網絡;
5
POPS – 街角私有用地對外開放,打造街頭公園與小型綠地。
這一項目通過整合各類基礎設施,在高密度環境中營造出舒適、宜人且富有活力的城市環境,為舊村舊城改造提供了寶貴經驗。更詳細的項目介紹,請點擊此處查看。
氣候適應性、尺度宜人的步行空間
沿街慢行串聯公園、商業與公服設施
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鄭州醫學科學城位于鄭州航空港區,該項目不僅是鄭州市的門戶,也是河南省創新驅動發展的核心區域。然而,該區域在規劃和功能布局上面臨諸多挑戰:
1
街廓及街道尺度較大
機場周邊的車行道多為六車道和八車道,街道過長,導致街頭與街頭之間的距離過遠,步行體驗差,不利于居民的日常出行和社區互動。
2
功能布局單一
該區域為新建片區,大部分基礎設施已建成,但功能布局仍以傳統的功能分區為主,缺乏混合度,導致城市整體活力不足。
項目現狀
為此,AECOM團隊提出「A city of cities(城市之中的城市)」理念,將四十多平方公里的城市區域分解為多個「城市細胞」,每個單元面積約2到3平方公里,步行10-15分鐘可達。每個「城市細胞」內,都配套布局了工作、生活、商業等設施,增加功能混合度,同時建設一系列密度高的步行網絡,縮小街廓尺度。通過每個「細胞」慢慢地往外生長,社區之間的網絡最終能夠緊密連結,使整個城市變成一個有機體。
其次,以人的角度出發,對街道尺度設計重新優化,將部分街道路幅寬度減半,增加公共配套設施和商業外擺面積,優化街道空間,使其更適合行人活動,促進街道生活的多樣性。
同時將綠地運營與經濟效益結合,在綠地中注入兒童活動、商業空間、文化設施等元素,引入租賃機制補貼基礎設施運營資金等。
該項目通過基礎設施的降維,帶動城市功能升維,為新區更新提供了創新路徑。更詳細的項目介紹,請點擊此處查看。
在許多城市中,機場是其最重要的基礎設施,也是發展的核心。但項目所在的城市機場周邊發展受限,缺乏經濟活力,因此希望通過在機場旁建設高鐵樞紐,促進高鐵和機場客流之間的轉化。
AECOM考慮到城市人口不多,缺乏經濟活力,入駐的企業及投資者少,且機場周邊環境不利于居住,如果采用一貫的“將高鐵接入機場”的思路,做大規模的TOD開發,效果并不理想。
項目團隊則為臨空經濟區規劃開辟出了新思路 ——“把機場搬到高鐵邊上”,并通過設計創新型的無人駕駛軌道系統——“空側軌道”系統,實現高效的空鐵聯運。
旅客可以在高鐵站外的機場值機樓辦理值機手續,行李通過軌道系統直接輸送到機場登機廳,旅客可以從高鐵樞紐直接值機后到達機場航站樓。
空側專線將機場衛星廳功能延伸至高鐵站附近,不僅解決空鐵聯運難題,還使高鐵站成為城市發展主軸,通過 “一線雙側” 設置站點,帶動現有片區更新。
同時,新基礎設施帶來如免稅購物、金融服務等新城市功能,激活城市在較大范圍內的全域更新,為城市發展注入新活力。
從紐約布魯克林西南地區改造、倫敦奧運規劃及賽事后可持續發展、到無錫火車站南廣場片區及老城、深圳中心圍村、深圳桔子坑村、上海老城區,AECOM深度參與了全球眾多極具影響力城市更新項目。
2012倫敦奧運會和殘奧會規劃及賽事后可持續發展
紐約布魯克林西南地區改造
無錫老城整體城市更新
深圳桔子坑村針灸式微更新
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作為一個跨學科整合的全球公司,多專業協同讓我們能夠高效整合各方資源,精準平衡多元利益;豐富的全球經驗使我們能精準洞察本土需求,為每一個項目提供最適配的策略;創新技術則為項目從規劃藍圖到完美落地提供全方位支持。
我們期待,能夠為更多城市的更新發展獻出我們的智慧與力量,協助各地尋找屬于自己的更新特色,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均衡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