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農業發展的版圖中,鹽堿地曾是被視為難以開墾利用的“不毛之地”。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人們對自然資源利用的不斷探索,曾經的困境正逐漸轉變為發展的機遇。渤海糧倉示范工程和中科院南皮實驗站的建設,便是這場變革的重要起點。該工程集成中科院土、肥、水、種等農業關鍵技術,突破環渤海低平原區淡水資源匱乏、土地稀薄鹽堿的糧食增產瓶頸,在河北、山東、遼寧、天津等省(市),以核心區、示范區和輻射區三區聯動方式推動,從改良土壤、種子培育到打造特色產品,再到精準服務、全面打開市場,一步步使南皮縣成為全國農村綜合改革試點的標桿典范。
目前,一系列南皮特色產品已經成功打入京津市場,并遠銷新疆、遼寧、山東等地。這些堿麥制品不僅保留了傳統老味道,更融入了現代健康理念,完美詮釋了“堿麥美食傳萬家老味道·新健康”的理念。
鹽堿地開發的先行“探索者”量產糧種實現破局發展
南皮縣歷史底蘊深厚,古屬兗州地,殷商時便有先民筑起南北姊妹城,春秋得名,自秦朝置縣后,縣名沿用千年,堪稱滄海遺珠。但是鹽堿地治理有反復性、長期性、頑固性、技術復雜性,要根據成因、當地條件,來綜合判定應當采用的方式。只有打贏鹽堿地革命戰,才能真正讓這顆遺珠重新在新時代綻放璀璨的光芒,帶領當地農民走上致富道路。
過去,大面積的鹽堿地限制了農業的發展,糧食產量低下,農民收入微薄。為了改變這一現狀,中科院在2009年提出了渤海糧倉示范工程的建設計劃。曾經,這些鹽堿地猶如荒蕪的“白色沙漠”,土壤中過高的鹽分使得大多數農作物難以在此扎根生長,土地貧瘠,產量低下,農民們望著這片土地常常滿心無奈。但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對鹽堿地治理研究的深入,南皮縣依托綜合改良和高效利用技術,讓15萬鹽堿度3‰左右的鹽堿地重新煥發了農業生產潛力。
科研人員扎根于此,深入研究鹽堿地的特性,開展了大量關于土壤改良、耐鹽堿品種選育等方面的實驗,切實解決了土質問題造成的發展困境。經過不懈努力,南皮縣終于啃下這塊“硬骨頭”,成功摸索出一套適合當地鹽堿地治理與開發的技術體系,培育出耐鹽堿的優質堿麥品種,為后續堿麥美食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如今,南皮縣以中國科學院南皮生態農業試驗站、南皮縣各鄉鎮谷物種植合作社為主要依托,進行早堿麥品種小偃60和小偃155原種和良種的繁育工作。小偃155屬半冬性中熟品種,平均生育期234天,幼苗半,葉色濃綠,分力較強。成株株型較緊湊,平均株高63.8厘米。穗紡錘形,長芒,白殼,白粒,硬質,粒飽滿。畝穗數32.7萬,粒數25.3個,千粒重41.7克。具有抗旱、耐鹽、穩產、高產。2023年,農業農村部發布《國家農作物優良品種推廣目錄(2023年)》, 小60作為耐鹽堿小麥 ,成功入選其中“特 專型品種”推薦,該項全國僅有兩個品種入選。
2024年5月22日,中國科學院遺傳發育所組織邀請相關專家,對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種子精準設計與創造”子課題“小麥耐逆品種的精準設計”團隊培育的旱堿麥新品種“小偃155”,在滄縣風化店鄉望海寺村北洼示范田進行了測產。隨著該品種的量產,為當地經濟發展、提高農民增收等工作作出了重大貢獻。
此外,經過無數次的試驗與探索,終于找到了適合在這片鹽堿地上生長的堿麥和彩麥品種。這個品種在含鹽量0.3%-0.5%的土壤中創造了畝產618公斤的奇跡,耐鹽堿特性比普通小麥提升40%,蛋白質含量達15.2%,比常規品種高出2-3個百分點。同時,堿麥在應對鹽脅迫時產生的甜菜堿、脯氨酸等有機滲透調節物質,在籽粒中富集形成特殊的營養組合,多酚類物質含量高達2.36mg/g,是普通小麥的1.8倍,抗氧化能力相當于藍莓的75%。生長在鹽堿地上的南皮堿麥、南皮彩麥(綠色、紫色)憑借優秀的有益成分含量,2024年12年獲得了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的“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認證。榮獲該項殊榮極其有助于推動地方特色農產品品牌的建設,促進農業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滿足公眾對安全、優質、營養、健康農產品的需求,實現優質健康農產品的有效供給。
通過優秀的這些科研成果為南皮縣堿麥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解決產業困境找到了突破口,也擦亮了南皮“中國堿麥美食之鄉”的時代新名片,幫助南皮縣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向全國乃至世界。尤奇為鹽堿地綜合利用開發更多的深加工產品提供了“好原料”的基礎底座。
鹽堿地覺醒特色風味,美食產業邁上成長路
事實上,鹽堿地特色農產品在精深加工的變革道路上并非一帆風順,受面粉、面花、面條等傳統產品附加值較低,中高端產品匱乏的制約,使當地經濟實現破局發展,成為擺在南皮縣面前的一項巨大挑戰。為切實推進南皮堿麥這一特色農產品的深加工進程,全面提升鹽堿地綜合利用深加工產業的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水準。面向糖尿病、減肥等特定人群,開發了系列低GI(低升糖指數)產品、將麥麩變廢為寶開發了麥麩面醬、麥麩八寶菜等深加工高附加值產品,培育了五格食品、連勝醬菜等龍頭企業和特色品牌,重塑升級南皮縣區域公用品牌“品味南皮”建設等一系列措施。
從單一的南皮堿麥種植,到如今豐富多樣的堿麥加工產品,南皮堿麥美食產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歷程,逐步形成了種類繁多的區域公用品牌新包裝產品,每一款都獨具特色。
品味南皮牌純糧甜醋
品味南皮牌玫瑰養生醋
南皮縣省級非遺技藝產品阿杜土雞
品味南皮鮮椒醬
在充分利用堿麥和彩麥良好生長態勢的基礎上,南皮縣進一步深挖堿麥的價值,南皮堿麥面粉這一特色農產品的誕生,便是南皮縣深度開發堿麥價值的生動體現。傳統的石磨工藝,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堿麥中的營養成分和原始風味。石磨堿麥面粉粉質細膩,麥香濃郁,用它制作出的面食,無論是饅頭、面條還是餃子,都別具一番風味,深受消費者的喜愛。
奧運冠軍江鈺為品味南皮南皮堿麥粉助力代言
除了石磨堿麥面粉,南皮縣圍繞堿麥還開發出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特色農產品。以英娘娘彩麥面為例,色彩鮮艷,富含多種微量元素和膳食纖維,既富有營養價值,又具有觀賞性。這種彩麥生長于河北南皮,因天然含有花青素和18種氨基酸而備受關注,容重高,富含膳食纖維和粗蛋白,同時鈣、鐵、鋅、硒等微量元素也極為豐富。為了保留彩麥的營養,彩麥面粉采用傳統石磨進行分層加工,適合制作各種面食。這種多彩小麥不僅滿足了人們對美食的追求,更對人體健康大有益處。英娘娘彩麥面以其獨特的口感和豐富的營養價值,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品味南皮英娘娘五色彩麥掛面新包裝,目前南皮縣扶持助力南皮縣彩麥深加工企業亞爾農業研發了低GI彩麥掛面,該產品即將上市。
采用南皮堿麥復配的五格十八種全谷物面粉,全谷物保留完整谷粒所具備的胚乳、胚芽和谷皮及營養成分,更好保留谷物中的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礦物質和植物活性物質等,經常食用可平衡膳食、均衡營養。
南皮縣幫扶連勝醬菜公司基于南皮堿麥麥麩研發了品味南百年連勝麥麩新錦八寶醬菜,堿麥麩皮是營養密集的天然食品,也適合加入粥品、烘焙或混合主食,尤其適合需補充膳食纖維、控制血糖血脂的人群。
品質與市場口碑雙輪驅動,賦能高質量發展
為了確保產品質量,提升市場競爭力,南皮堿麥美食產業十分重視質量認證工作。在南皮縣政府對當地一二產企業賦能幫扶一下,相繼對南皮縣手工甜醋、香油、火鍋雞底料、醬菜加工企業完成了ISO 9001 22000 45001、HACCP等認證、企業和產品嚴格按照質量體系、職業健康、質量管理規范進行加工,生產,在市場上更容易獲得消費者的信任和青睞。
同時,“品味南皮”區域公用品牌的打造成為產業發展的重要助推器。這個品牌整合了南皮的各種地方特產,將分散的產品集中起來,形成強大的品牌合力。通過統一的品牌形象宣傳和推廣,提升了南皮地方特產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讓更多消費者了解并認可南皮堿麥美食產品。品牌的影響力不僅體現在產品銷量的提升上,更體現在產品附加值的增加上,為產業發展帶來了更大的利潤空間。
展望未來,南皮縣將繼續秉持綠色發展理念,深入挖掘堿麥文化的內涵與價值,進一步強化“品味南皮”區域公用品牌的影響力。通過舉辦品牌文化節、開展品牌故事征集等活動,豐富品牌內涵,提升品牌的文化底蘊。南皮堿麥美食產業也將持續依托鹽堿地資源和科研力量,不斷創新產品、提升質量、強化品牌,持續打造南皮|中國堿麥美食之鄉的美譽,讓這片鹽堿地的綻放絢爛光彩,為地方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做出更大貢獻。
堿麥美食香萬家,滄州之味,品味南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