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1日下午,“光華旦旦——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作品展(廣州站)”在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美術館)盛大開幕!該展是系列巡展的第二站,由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指導,中國美術學院、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美術館)主辦,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承辦,浙江省美術家協會、中國美術學院教育基金會、廣州美術學院特別支持,匯聚了老中青三代師生200余件精品力作,系統展現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教學文脈,呈現傳統藝術在當代的創造性轉化。展覽將持續至4月11日。
開幕現場,圖?君君
篳路藍縷,春華秋實
作為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發源地,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專業自1928年建校伊始便肩負民族藝術傳承使命。潘天壽先生開創的“高峰意識”教學體系,將傳統師徒制革新為現代學院教育;黃賓虹先生以“國畫之民學”熔鑄古今,重構山水畫現代范式;李震堅、方增先等浙派人物畫大家則貫通晉唐遺韻與時代精神,開辟“以人民為中心”的現實主義新境。
展覽現場,圖?君君
20世紀50年代末,潘天壽先生提出人物、山水、花鳥分科的思想,擬定臨摹加寫生的課程結構,奠定了師古人、師造化、進而師心獨造的教學體系奠定了國美國畫渾厚的基礎。中國美術學院原院長許江指出,分科教學意涵深遠,人、山、花是三脈,臨、寫、創是三段,師古人、師造化、師心自是三師,這是分科教學的表里,也是國美中國畫教學的結構性的圭臬。其中“臨摹”的段式至關重要,“寫生”的段式最聚人氣。中國美術學院的中國畫教學,重修養的養成,重心靈的開發。潘天壽先生等一代名家大師注重畫品、人品與作品之間的關聯,認為真理只能為有悟性的心靈所辨識,這正是“師心”的要義。
展覽現場,圖?君君
展覽現場,圖?君君
畫學國學,其命維新
近年來中國畫學研究有著重大突破,正秉持著通俗博研、深融廣拓的思路,進入一個新的篇章。近一個世紀的教學實踐過程中,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積累了豐富的辦學和教學經驗,涌現出了眾多杰出的中國畫名家巨擘,也為社會培養了大批中國畫后備人才,可謂薪火相傳,歷久彌新。時值今日,中國畫學院接續自新之道,持續日新之行,賡續發揚著中國文化精神。
展覽現場,圖?君君
在當代語境下,中國畫學院持續推進教學改革:既深化人物、山水、花鳥分科教學的專業深度,又強化國學修養與心靈悟性的綜合培養;既堅守“畫品即人品”的育人傳統,又探索數字時代傳統筆墨的當代表達。展覽中既有丈二巨幛的鴻篇巨制,也不乏盈尺之間的精微之作,呈現從青苗新秀到藝壇名家的成長軌跡。
展覽現場,圖?君君
展覽現場,圖?君君
中國畫從來就不僅僅是一個畫種,而更關乎民族文化的承繼與開拓。從圍繞革新與改良的自知之論,到學科整合背景下對民族藝術的功能討論,再至深化學科理法的學科構建,“中西調合”的詩性根脈和“傳統出新”的寫實根脈交融相長,源流互質的“根源之學”深耕其中,中國畫堅定又多元的自我刷新生生不息。
劉國輝《宗師》 211×308cm 2017,現場圖?君君
陳向迅《彩云追月》83.3×124.1cm 2023,現場圖?君君
黃佳茂《節氣系列》220×76cm×4 2023,現場圖?君君
董子軒《寒梅聚禽圖》200×240cm 2024,現場圖?君君
褚愛《學院派》170×240cm 2024,現場圖?君君
凡璴潔《鹿鳴蒼柏》250×250cm 2024,現場圖?君君
----------展覽概況------------
展覽主題:光華旦旦——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作品展(廣州站)
展覽時間:2025年3月21日至4月11日(9:00-17:30,逢周一閉館)
展覽地址: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美術館)6-9號廳
(廣州市海珠區藝苑路198號)
來源: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美術館)
編輯/攝影:生活藝術地圖-曾麗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