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多數家居企業還在為庫存積壓、渠道萎縮焦頭爛額時,大健云倉(GigaCloud)卻以營收首次突破10億美元大關、65%的營收增速、13.4億美元GMV(平臺交易總額)等亮眼數據,成為行業黑馬。
先來看一下大健云倉發布2024年財報中的幾個關鍵數據:
營收達11.61億美元,同比增長65%。
毛利潤增長51.2%至2.85億美元,凈利潤增長33.7%至1.26億美元。
GMV同比增長68.9%至13.4億美元,活躍買家和賣家數量分別增長85.7%和36.3%。
公司預計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在2.5億至2.65億美元之間。
這家曾被貼上“跨境物流服務商”標簽的企業,究竟如何讓上千家中小家居工廠實現“低成本躺賺”?大健云倉在財報中強調的是“全球多元化和運營效率”。而透過財報數據和一線賣家案例,家居新范式發現了三個顛覆行業認知的真相。
海外倉“空間魔法”:從90天到7天的庫存蛻變
大健云倉財報中一個被忽視的關鍵數據是:在GMV增長68.9%的同時,庫存周轉天數同比縮短21%。這背后是其在全球布局的大型智能倉配中心構建的跨境配送網絡在發揮作用。
大健云倉在2024年財報稱,其在全球自建了35個大型智能倉配中心,能夠在平均3天的交貨時間內覆蓋美國本土48個州90%以上的買家。這種快速便捷的高交付能力幫助平臺上的跨境賣家實現了“躺平”交易。
以深圳家居廠商“萊茵家居”為例,過去通過傳統外貿方式出口歐美,需提前3個月備貨至海外代理商倉庫,資金占用高達800萬元。2023年接入大健云倉北美倉后,采取“國內生產+海外倉一件代發”模式,實現了資金釋放、爆款推出、物流增效的高效率。
資金釋放:庫存壓降至30天用量,釋放現金流600萬元;
爆款推出:通過小批量多批次補貨,成功推出多功能組合式收納柜、智能溫控床墊、智能升降桌等3款爆品;
物流增效:美國客戶下單后平均3天送達,退貨率從18%降至5%。
這正是大健云倉的“空間套利”邏輯——通過將中國供應鏈與全球倉儲網絡結合,把傳統外貿的“成本中心”變為“利潤杠桿”。據測算,使用其海外倉的中小賣家,平均物流成本下降27%,利潤率提升8-12個百分點。
數字化選品“讀心術”:AI如何預判下一款爆品
財報顯示,大健云倉活躍買家數同比暴增85.7%,而支撐這一數據的,是其自主研發的“GigaBrain選品系統”。大健云倉稱,依靠這套系統通過抓取全球50余個電商平臺、社交媒體趨勢數據,能提前6個月預判家居品類需求波動。這為平臺上的跨境賣家實現柔性及時生產提供了保障,大大降低了過度或錯配生產的成本。
2024年第二季度,GigaBrain曾預警“庭院經濟”相關搜索量激增,推動平臺快速上線折疊式太陽能涼亭、模塊化戶外地板等新品。浙江戶外家具廠“綠野”根據系統建議調整產品線,僅用90天便實現單月銷售額破百萬美元;同樣的銷售額如果依靠傳統的外貿訂單,周期將長達9-12個月。
更值得關注的是“反向定制”模式。美國零售商通過平臺提交“可收納電競椅”需求,3天內獲得5家中國工廠的方案競價,最終產品從設計到上架僅用45天。這種“需求驅動生產”的機制,讓我國的中小廠商擺脫盲目生產困境,降低了“試錯成本”,實現足不出廠,就能及時了解生產需求。
供應鏈“隱形聯盟”:從單打獨斗到抱團出海
大健云倉36.3%的賣家增長背后,是一套由材料集采聯盟、產能共享平臺、跨境金融池搭建的上下游生產、買賣金融聯動的“蜂群供應鏈”獨特體系。
材料集采跨境金融池聯盟:聯合2000+賣家集中采購五金配件、環保涂料,降低采購成本15%-20%;
產能共享平臺:佛山家具廠閑置噴漆線承接江西同行的急單,設備利用率從58%提升至89%;
跨境金融池:基于平臺交易數據為賣家提供低息貸款,2024年累計放貸2.3億美元。
東莞燈具廠“光語者”的案例極具代表性。它通過接入材料集采聯盟資源,其LED產品成本下降22%,借助產能共享網絡緊急完成10萬套節日燈訂單,更獲得200萬美元授信,渡過原材料漲價危機。這種“既競爭又共生”的生態,正在重塑中國家居制造業的出海邏輯。
暗流下的挑戰:“躺賺”模式能持續多久?
盡管大健云倉給出2025年Q1營收2.65億美元的樂觀預期,但財報中歸母凈利潤增速(33.7%)低于營收增速(65%)的剪刀差,家居新范式認為,這暴露出三大隱憂,值得我國中小家居廠家們重點關注。
物流成本蠶食利潤:國際海運價格波動導致2024年履約費用增加19%;
平臺內卷加劇:部分品類賣家傭金從5%攀升至8%,價格戰壓縮利潤空間;
雙邊貿易風險:美國對華家具反傾銷調查波及平臺3.2億美元GMV。
對此,頭部賣家已開始布局“雙保險策略”,一方面借力平臺快速起量,另一方面通過TikTok、獨立站構建品牌私域流量。正如某年銷售額5000萬賣家所言:“大健云倉是出海的火箭,但控制艙必須握在自己手里。”
而對于大健云倉自身來說,目前其全球化布局及擴張藍圖已基本顯現,而美國市場的收入占比過高,受雙邊貿易反傾銷影響的風險也最大,擴大德國、日本等其他第二第三大市場,搭建并細化馬來西亞等東南亞供應鏈,都將成為應對挑戰的關鍵策略。
結語:一場屬于中小賣家的“新航海運動”
整體來看,大健云倉的爆發絕非偶然,它精準擊中了家居行業三大痛點——庫存魔咒、需求迷霧、資源孤島,并通過“差異化定位+自建智能倉儲+供應鏈優勢”構筑了競爭壁壘,精準吸引了新一代創業者。
當傳統企業還在糾結“要不要出海”時,新一代創業者已通過大健云倉“海外倉+數字化+供應鏈聯盟”的鐵三角模式,將中國制造優勢轉化為全球市場的統治力。
這場變革的終極啟示或許是,在產業互聯網時代,“躺賺”的本質不是不勞而獲,而是用更高效互聯的方式,把每一分成本都轉化為增長杠桿。
而對于仍在觀望的企業,大健云倉財報中最危險的信號或許是——當競爭對手的庫存周轉比你快3倍、爆品命中率比你高5倍時,你的生存空間還剩多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