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俄烏戰場又迎來新的變數。美國與俄羅斯就戰事展開談判,普京甚至同意暫停對烏克蘭能源設施的攻擊。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烏克蘭卻率先襲擊了俄羅斯的能源樞紐,直接打破了這場微妙的平衡。俄軍隨即發起更大規模的打擊,一夜之間摧毀了153個烏克蘭軍事目標,包括補給線、武器倉庫和軍工設施。
烏克蘭為何主動挑釁?這背后的邏輯其實并不復雜。澤連斯基政府仍然堅信,只要戰事持續,美國和歐洲最終都會被迫繼續加大對烏克蘭的支持,畢竟西方不能讓俄羅斯贏。
但現實是,美國的注意力早已轉向亞太和中東,而歐洲各國也在重新評估對烏克蘭的投入是否值得。烏克蘭此舉,反而暴露了自己越來越孤立的處境。
最讓烏克蘭焦慮的是,近期美俄高層的接觸明顯增多,而烏克蘭卻沒有被納入核心對話。。烏克蘭擔心,一旦美俄達成某種默契,自己可能會被迫接受一個并不理想的停戰方案。因此,烏克蘭寄希望于通過襲擊俄羅斯能源設施來“制造既成事實”,迫使西方重新聚焦烏克蘭戰場。
但問題是,美國早已對烏克蘭的行動失去耐心。近期,美方減少了對烏克蘭的防空導彈供應,使烏克蘭在俄軍空襲面前變得更加脆弱。而歐洲的態度也并不樂觀。
烏克蘭的這次挑釁不僅沒有換來額外的援助,反而讓自己陷入更加危險的處境。
俄軍調整打擊策略,不再重點針對能源設施,而是全力打擊烏克蘭的軍工生產線、補給線和軍事基地。更重要的是,俄羅斯正在切斷烏克蘭從西方獲得武器的運輸路線,讓烏軍的戰斗力進一步削弱。
而對美國來說,烏克蘭的行動也在挑戰華盛頓的耐心。現在的俄烏戰爭,烏克蘭已經無法主導戰局。美俄博弈仍在幕后進行,而烏克蘭的持續挑釁不僅無法改變局勢,反而可能加速西方的撤離。
澤連斯基的“賭局”正在變得越來越危險,如果烏克蘭不調整策略,等待它的可能將是更加不利的停戰條件,甚至是被迫單方面妥協的結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