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細雨潤新枝
又到一年追思時
讓綠色祭掃成為新風尚
既守住祭如在的文化本真
又托起綠意濃的生態擔當
清明節即將來臨,清明節是我們祭奠逝者,緬懷先人的日子,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天津市殯葬管理條例》《天津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推進移風易俗,弘揚文明新風,濱海新區民政局發出如下倡議:
一、倡導文明祭掃。倡導厚養薄葬的時代新風,不搞鋪張浪費,在殯葬、祭掃活動中禁止進行拋撒紙錢、吹打念經、擺放及焚燒紙牛紙馬等不文明行為。倡導以鮮花替代燒紙,以追思替代“送路”,文明環保、簡樸莊重的殯葬禮儀和治喪祭掃方式。
二、倡導綠色祭掃。倡導通過家庭追思、網上祭祀、社區共祭、敬獻鮮花、踏青遙寄等低碳環保的方式祭掃。不燃放煙花爆竹、不焚燒紙錢,破除迷信思想,轉變舊觀念,樹立新風尚,減少人員聚集,喪事簡辦。
祭奠逝者可通過濱海新區民政局微信公眾號“天津濱海民政”中“民政服務”進入“網上祭奠”,點擊相應入口進行網上祭奠;
可開展家庭追思活動,登陸天津市民政局官網中的網上祭掃平臺中打開“家庭追思會儀式”視頻,在主持人帶領下完成家庭追思活動;
可參與社區共祭活動,通過詩歌朗誦、敬獻鮮花、集體追思等方式,參與傳承恩孝、倡導文明的社區共祭活動。
三、倡導黨員干部帶頭。黨員干部要以身作則,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帶頭推動移風易俗,進行文明勸導,監督和制止不文明祭祀行為,帶頭推動殯葬改革,低碳祭掃、文明節儉辦喪事,帶頭生態安葬,以實際行動發揮模范帶頭作用。
廣大市民朋友們,推動殯葬改革,倡導文明祭掃,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讓我們攜起手來,做綠色殯葬的先行者,做文明祭掃的踐行者,為加快新時代“四宜”美麗“濱城”建設作貢獻。
隨著清明節臨近
預計周末墓區周邊道路
將出現不同程度的擁堵
出行指南一定收好
塘沽第一殯儀館
(四道橋殯儀館)
行車指南
因塘黃路地道施工封閉中,前往祭掃可選擇以下路線:從西中環快速方向來車,沿港城大道、塘黃路抵達,或沿九大街延長線、津北線抵達;從港城大道方向來車,沿塘黃路抵達塘沽第一殯儀館,或沿西中環快速、九大街延長線、津北線抵達。
易擁堵路段:塘黃路沿線。
停車指南
塘沽第一殯儀館院內共設有停車泊位280個。
東沽寢園
行車指南
因東鹽路地鐵施工,祭掃車輛需沿津沽一線行至東鹽路交口向北行駛50米即可。
停車指南
寢園門前約20個停車泊位供祭掃車輛停放。
出門祭掃
中短途駕車出行機會增多
您一定注意
提前查看天氣隨時關注路況
出發前檢查車況和“裝備”
合理控制車速
杜絕疲勞駕駛
切忌爭道搶行
拒絕酒駕醉駕
惡劣天氣謹慎駕車
高速公路行車需注意
部分綜合自天津交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