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萬盛經開區積極響應殯葬改革行動號召,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緊抓農村移風易俗,讓現代文明理念進鄉村,讓農村移風易俗顯成效,積極培育時代新風新貌。自開展殯葬改革工作以來,萬盛經開區結合本區實際情況,摸排本區殯葬重點及突出問題,于2018年正式啟動專項治理工作,四年來集中治理取得決定性成效,有力推動喪葬習俗明顯改善,促進殯儀服務水平大幅提升。
深入宣傳,領導干部帶頭進村
殯葬改革工作重點、難點在于群眾理解、支持,而傳統喪葬習俗在農村觀念濃厚,且鄰里易互相影響,零散、集中式宣傳不足以取得良好效果,難以引導群眾樹立正確的喪葬觀。而轄區內,傳統喪葬習俗問題突出,群眾間較易發生矛盾。
針對本區的特殊情況,萬盛經開區積極組織領導干部集體深入農村,以點帶面多維宣傳。“嬢嬢你好,我們是民政工作人員,今天主要是來宣傳一些咱們區推出的新政策。”萬盛經開區殯葬事務中心工作人員小彭深入農戶家中,通過發放宣傳冊,講解優惠政策,引導群眾摒棄不良習俗,選擇綠色、文明的低碳祭掃方式。
“我們通過集中調度,分類管理的形式,對于一些接受度較低的農家,組織干部多次入戶宣傳。”萬盛經開區殯葬事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殯葬改革工作是一項長期工作。萬盛經開區結合本區情況,不僅以殯葬惠民政策作為切入點深入農家宣傳,還輔以不同宣傳形式針對不同鄉鎮點對點開展宣傳工作。其中,在黑山鎮、石林鎮、叢林鎮、 金橋鎮重點開展政策法規、知識問答、96000 熱線等宣傳;關壩鎮、青年鎮、南桐鎮、萬東鎮、萬盛街道、東林街道主要開展文藝演出及政策法規的宣傳,重點以情景劇、有獎問答、發放宣傳單等形式普及殯葬惠民熱線 96000 宣傳及辦理流程。通過宣傳新思想,促進群眾治喪觀念的轉變,從根本上推進殯葬改革工作,取得了良好的輿論效應。
問卷調查顯示參與市民對此次宣傳活動的滿意度高達 98%,充分展示了活動的廣泛認同與積極影響。
政策支持,惠及民眾解民所需
萬盛經開區的殯葬改革工作,不僅僅停留于宣傳。更是結合本區實際情況,推出了實實在在的殯葬惠民政策。
“僅靠廣泛開展宣傳動員工作還不夠,惠民政策要真正做到惠及民眾,讓老百姓有切實感受。”萬盛經開區殯葬事務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不僅如此,在規范公墓價格方面,萬盛經開區切實加強公墓價格監管,要求經營性公墓的墓位50%以上按照公益性價格出售,即不高于15000元。
“以前是公墓數量少價格高,現在公墓價格都公開透明,平時還有人維護,我們現在都選擇公墓。”市民劉女士跟記者分享殯葬改革以來她的切身體驗。
為更好地滿足本區城鄉群眾殯儀服務需求,萬盛經開區推動鳳凰山殯儀館和鳳凰山陵園加快建設。鳳凰山殯儀館占地面積23畝、建筑面積10000平方米、今年年底將建成。鳳凰山陵園占地50畝、規劃建設1.5萬個墓位、年底投用。8個鎮均規劃建設1個農村示范性安葬設施,計劃在“十四五”末將補齊萬盛殯葬服務和安葬設施短板。
常態治理,長效管理鞏固
萬盛經開區殯葬改革取得顯著成效離不開從上到下的工作推進模式,從領導干部帶頭進村宣傳,到建立符合本區區情的殯葬惠民建設機制,到補齊殯葬服務和安葬設施短板。萬盛經開區緊緊圍繞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移風易俗、群眾受益的改革宗旨,形成齊抓共管的聯動機制。不斷完善殯葬管理網絡,充分發揮鎮街、村居等屬地管理作用,層層簽訂責任書,細化工作措施,促進殯葬管理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
進入常態治理以來,萬盛經開區健全了殯葬改革整治聯席會議制度、巡查檢查機制、聯動執法機制、定期通報機制,確保整治成果得到切實鞏固。日常宣傳中,將紅白喜事納入村規民約引導規范群眾喪葬行為,持續深入宣傳96000殯葬服務熱線殯葬優惠政策,持續開展厚養薄葬、破除封建迷信、文明節儉辦喪宣教工作,樹立先進典型,引導群眾集中安葬。積極推進城市文明治喪示范區優化調整,培育時代新風新貌。
記者 陳娟 陳丹
編輯:蔣麗霞
審核:何英
主編:羅再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