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引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常見的康復手段之一,所利用的原理就是拉大椎間盤的間隙,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除突出物對神經根的擠壓,減少了神經根水腫的部分,從而讓腰突患者的腰椎得到暫時的休息。從原理上來講,這樣是比較正確的,但實際效果往往不太理想。
牽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的原理
牽引是利用牽拉力與反牽拉力作用于腰椎,通過向相反方向的牽拉來緩解腰椎間盤突出癥狀的方法。腰椎牽引可使腰椎間隙增大,椎間隙的增大能夠解除突出物對神經根的擠壓,使得腰椎可以暫時得到休息,減少神經根水腫部分,會讓患者感覺輕松不少。
圖片來源于網絡
牽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的作用
牽引拉大了椎間盤的間隙,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除突出物對神經根的擠壓,同時牽引可以使痙攣的肌肉放松,有利于局部充血、水腫等炎性溢出物的吸收,減少神經根刺激,使疼痛緩解。
從原理上來講,牽引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但臨床治療效果往往不太理想。
臨床治療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牽引的力度因人而異,難以掌握,而且適應癥的選擇難以準確區分。對于腰椎間盤膨出的患者,這時椎間盤內壓力很高,通過牽引可以緩解,但牽引時必須絕對臥床,效果方較為理想。
如果牽引之后馬上行走、坐車等,又會恢復椎間盤內高壓狀態,造成牽引無效。總之,牽引只適合于單純的腰椎間盤膨出患者,而且必須在癥狀不重時采用,是以緩解臨床癥狀為目的的,無法根治。
Yu-Hsuan Cheng等人對涉及403名被試的7篇研究進行了薈萃分析,結果發現:
與不進行牽引相比,腰椎牽引在短期內改善了腰痛患者的疼痛和功能,但是長期效果無明顯差異。同時,沒有充分證據支持腰椎牽引對于突出的椎間盤有縮小作用。
Inge Wegner等人的研究也發現,牽引與其他物理療法相結合與單純采取物理療法相比,對于患者疼痛強度、功能狀態或整體改善的影響差別很小。牽引治療組與安慰劑組相比,患者的功能狀態與返回工作時間也沒有顯著差異。同時,在涉及牽引的32項研究中,有7項報告了不良反應。
牽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的風險
如果椎間盤已造成突出或脫出,進行牽引完全無效,并且有可能加重病人癥狀。
在急性期腰椎間盤突出者中,牽引為禁忌癥。因為病人在急性期時,由于神經根的水腫和炎癥刺激,會引起腰背肌肉緊張、痙攣,如果這時牽引就會拉傷腰肌纖維,造成腰痛而加重臨床癥狀。
此外,由腰椎間盤突出引發椎管狹窄的患者,如做牽引治療,極易引起下肢癱瘓。
以下患者不適宜用牽引方法治療
患者一:診斷不明確,懷疑有腰椎破壞性疾病,如腫瘤、結核或化膿性疾病的患者,不宜用牽引治療。
患者二:全身狀況較差,患嚴重呼吸、循環系統疾病或經醫生認定不適宜牽引治療的患者。
患者三:有明顯骨質疏松的患者,不適宜進行牽引治療。
患者四:經確診后可以進行牽引治療,但牽引后癥狀加重、疼痛劇烈的患者。
最后,再給一點點使用上的建議:
■ 牽引可以作為短期內改善患者疼痛和神經癥狀的手段,但是缺乏長期效果;
■如果患者在前幾次治療中癥狀沒有得到改善,應該嘗試其他治療;
■ 想要真正改善患者疼痛和功能,還需要加入手法治療、功能訓練、患者教育等治療方式。
來源:康復小南寧
-以下內容為廣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