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AI領域有三大核心支柱,分別是算法、算力和應用。
在過去很多年里,中國AI發展的重心都落在“應用”上。我國普遍認為,AI的發展最終還是要落地到實際應用場景上。在其他國家還在死磕算法和算力時,中國在AI應用上已經實現了全球領先,甚至比美國都更強。但在算力和算法方面,咱們是落后的,這是需要承認的。
那么算法、算力和應用之間的關系是怎么樣的呢?首先,算法可以簡單理解為“思考的方式”,不同的AI有不同的思考方式和思考邏輯,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腦回路”,如果AI的“腦回路”無限接近于人腦,那么在使用AI的時候就會覺得更智能、更舒服。
而有了算法后,就需要依靠算力進行大量的數據訓練,給AI投喂的數據越多,那么AI就會更加智能,在面對用戶所提出的“天馬行空”的各種問題時,也能更迅速的給出答案。而經歷了長時間的數據訓練后,最終就是要應用到實際場景中,這就是應用。
在過去,我們只有AI應用領先,但直到DeepSeek的爆火后,中國在算法上也實現了對美國的超越,根據數據,DeepSeek和Open AI相比,其運算速度快樂10倍,而模型效率更是高出了2-3倍。
不夸張的說,DeepSeek的出現,直接戳破了美國AI高算力的巨型“泡沫”,直接干掉了超80%的美AI算法方案。在此之前,美國AI主張沒有英偉達的AI高算力,就沒有辦法發展AI,單方面拉高了AI研發的門檻,目的就是要“一家獨大”,無限吹高英偉達AI芯片的價格,真正實現“躺贏”。
但DeepSeek-V3模型將訓練成本拉到了550萬美元水平,相較于Open AI GPT-4模型的訓練成本,拉低了超90%。事實證明,通過算法優化,完全可以降低訓練成本,這就是中國AI的碾壓式回擊,沒有給對手任何辯駁的機會。
所以,現在美國在AI領域僅剩下“高算力”這一個點,可以繼續吹了。美封鎖先進AI芯片的供應,就是想讓中國沒有高算力AI芯片可用,那就沒法提升AI算力,無法超越。但近日,阿里巴巴傳來了重磅好消息,阿里AI大模型訓練所使用的AI芯片,國產率100%,更重要的是,其性能直逼英偉達H800。在算力差不多的情況下,價格卻低了20%。至此,除了應用和算法外,算力也被中國掌握了,美霸權格局被改變。
根據2025全球頂尖AI會議論文數據顯示,中國團隊在量子計算芯片領域的專利申請量占比已經達到了27%,而在異構計算、低功耗訓練等方面的研發成果占比也高達38%,逐漸處于領先地位,很顯然,中國AI勢不可擋了!
反觀美AI的絕對王牌——英偉達,其H800芯片,價格從曾經的30萬元/片的天價,已經跌至6萬元/片,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的價格還會更低。而且英偉達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也從曾經的92%跌至47%,當然這也有美禁令等因素的影響,但未來不再是別人不賣,而是我們自己有,我們不買了,美國這波輸慘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