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3月26日訊(記者 段思琦)3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原黨委書記、原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郭樹清在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人口老齡化與養老金改革”分論壇上表示,經過四十多年的改革探索,我國已建成世界規模最大、富有特色、保障有力、不斷完善的養老保險體系。
中國人民銀行原黨委書記、原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郭樹清 中國網財經記者段思琦攝像
郭樹清稱,中國基本養老保險主要由以下幾點組成。第一支柱是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統賬結合,形成城鎮職工、城鄉居民(90%以上為農村居民)和公務人員(即機關事業單位人員)三個體制系統,共有近11億人參加。第二支柱是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合計覆蓋7000多萬人。第三支柱是政策支持下的商業養老金融產品,總額約8萬億元。
除此之外,他提出了基本養老保險的“第四支柱”“第五支柱”。第四支柱是老年人的醫養結合保險。第五支柱是個人財富終身保障以及家庭資產支持。此外,我國還有特困和低保制度,幫扶到近5000萬人,其中約40%為老年人。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不斷健全和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取得一系列重大進展和成效。統籌層級不斷提高,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初步實現全國統籌,基金能夠在全國范圍調劑互濟;城鄉養老保險制度并軌,合并新農保和城居保兩項制度,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待遇水平連年提升,職工養老金已實現“二十連漲”,居民養老金提標調整幅度持續加大;結余資金委托投資取得較好成績,從2016年底少數省市開始向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委托部分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以來,委托規模逐年增加,目前已超過1.8萬億元,平均年化收益率超過5%。
郭樹清表示,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要看到基本養老保險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隨著人口形勢深刻變化,養老保險制度面臨多重挑戰,應當提速養老保險改革,及早謀劃,積極應對。
對此,他在現場提出七點意見:一是逐步縮小群體和地區差異,提高居民養老金水平;二是持續推進基本養老保險擴面增效,提高參保率,鼓勵靈活就業人員、新業態從業人員參保,同時提高居民養老保險繳費檔次和積極性;三是充分發揮國有資產和國有資源的作用,充實社會保障基金,如通過國有資本劃轉等方式;四是提高金融機構對養老金的投資回報率,設立專業的養老金投資運營機構,如全國養老中心投資運營公司,學習社保基金的成功經驗,實現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五是加快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落實稅收優惠政策,促進其快速發展;六是重視長期護理保險,解決老年人護理難題;七是通過深化改革,增強家庭和個人財富的終身保障能力,不能過度依賴基本養老保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