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當代青年保險態度報告》顯示,年輕群體對保險的認知存在兩極分化。擁有購買保險經歷的人群占比59%,而從未購買過保險的人群則占比41%。隨著“理性消費”的盛行與新經濟周期的疊加影響,年輕一代的消費者也越來越關注自身長遠的“安全感”保障,而這些新生需求的出現,勢必會造就新一輪的商業細分藍海。下面,通過分析一個平安福理賠案例,看家庭頂梁柱如何用保單丈量生命厚度?
案例聚焦:普通工作者的不凡選擇
32歲的L先生,一位來自農村的園林綠化工作者,用他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保險的意義。在城市的街頭巷尾,L先生默默耕耘,為城市增添綠色。然而,一次突如其來的腸癌診斷,讓這個年輕的家庭頂梁柱陷入了困境。好在,L先生早在幾年前就為自己投保了平安福保險產品組合,這份薄薄的保單,在他最需要幫助的時候,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當L先生確診腸癌后,他的代理人迅速行動,與平安公司取得聯系,協助辦理理賠手續。經過公司審核,L先生獲得了30萬元的重大疾病保險金,以及7500元的醫療費用賠付,同時豁免了相關險種的保費15.3萬元。
堅實的生命緩沖帶,平安福的持久守護
值得一提的是,L先生的平安福險種組合在賠付30萬后,主險仍然有效,并繼續為他提供醫療保障。此外,附加的平安福腫瘤險種還為他提供了未來可能發生的惡性腫瘤的二次、三次賠付保障。
年輕群體主動購險,為生活品質托底
在當今社會,年輕人對于保險的態度已經發生了變化。他們不再將保險視為“智商稅”或“花冤枉錢”,而是主動為自己和家人配置保險,將它們作為生活品質托底的工具。90后作為年輕一代的代表,他們的投保意識尤為強烈。據《90后保險大數據報告》顯示,26-28歲的90后投保人群占比最高,他們正處于婚育高峰期,對家庭保障的需求尤為迫切。許多年輕人表示,他們購買保險的理由很簡單,就是不想讓自己的生活品質因為一場疾病或意外而被降低,也不想讓家人和自己一起承受巨大的經濟壓力。他們希望通過保險,為自己和家人提供一份長久的保障,讓自己在面對任何事情時,都能擁有選擇的權利。
對年輕人來說,與其做對抗風險的孤勇者,不如把風險轉嫁給保險,讓家庭在遭遇意外時有更多的選擇空間。未來,平安保險還將不斷創新產品,推出更多類似平安福保險產品,滿足多群體多樣化的保障需求。
平安人壽始終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致力于為客戶帶來"省心、省時、又省錢"的暖心服務,用專業讓每個家庭擁有平安。為提升客戶體驗,深化消費者權益保護,公司推出消費者維權直達專線4001666333,配置專業客服坐席團隊,快速響應、解決消費者咨詢投訴問題,為消費者提供專業、高效的服務,讓保險更有溫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