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第十二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分論壇在成都世紀城國際會議中心開幕。本次論壇以“視聽賦能縣域經濟發展”為主題,由中國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電商專委會主辦,內蒙古準格爾旗政府、北京酒天下數據管理有限公司協辦。政府領導、行業專家及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從縣域價值鏈、業態創新、IP賦能、生態共建等多維度,共探視聽技術與縣域經濟深度融合的創新路徑,為鄉村振興與數字經濟協同發展注入新動能。
科技引領:視聽技術重構縣域價值鏈
論壇聚焦“科技賦能·視聽引領·鄉村振興”,通過政策解讀、案例分享、資源對接等形式,為縣域經濟注入新動能。開幕式上,中國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朱德付在開幕致辭中強調,視聽技術是激活縣域資源、推動產業升級的關鍵引擎。他指出,縣域作為國家經濟的“毛細血管”和鄉村振興的主戰場,需充分應用AI、數字人、虛擬場景等前沿技術,賦能微短劇、直播、AR等新興業態,實現“內容傳播—流量轉化—產業落地”全鏈路營銷。協會將聯合政府、高校及互聯網平臺,推動政策紅利轉化為縣域發展實效,助力資源洼地向價值高地躍升。
科技部原秘書長、中國科技體制改革研究會理事長張景安在《創新驅動:國家戰略下縣域經濟發展新機遇》主旨演講中提出,科技與文化深度融合正重塑縣域經濟格局。他認為,縣域經濟需依托創新驅動和數字化物流體系,培育特色產業集群,打造兼具技術底蘊與文化內涵的知名品牌。同時,“歸來經濟”與量子通信、衛星導航等尖端技術結合,為縣域電商開辟全新發展空間,科技賦能與文化創新正成為縣域高質量發展的“雙輪驅動力”。
內蒙古鐵辰智能裝備有限公司首席戰略官張浩然在《智繪縣域經濟藍圖,貢獻鐵辰綠色力量》主題演講中,展示了鄂爾多斯準格爾旗以高科技驅動能源轉型的創新實踐。作為本土智能制造企業,鐵辰聚焦無人駕駛與新能源礦車研發,推動礦山從高污染向零排放、全智能轉型。其無人駕駛礦車通過5G、激光雷達與視覺融合技術,實現全場景無人化運輸,效率已達人工98%,預計年底提升至115%,累計運行550萬公里,運輸土石方超3500萬噸,顯著提升礦山安全性和運營效率。新能源領域首創830度電磷酸鐵鋰礦山專用電池,突破重載爬坡動力瓶頸,結合風光發電構建綠電閉環,助力全產業鏈零碳轉型。公司創新"六位一體"模式,整合新能源裝備制造、礦山工程總承包、無人駕駛運營等環節,為縣域經濟注入綠色動能,推動傳統能源城市向智慧化、低碳化升級。張浩然呼吁各界攜手,以科技之力共繪內蒙古綠色經濟新圖景。
業態創新:激活縣域振興數字經濟
此外,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沈浩聚焦“微短劇+文旅”模式,指出其通過“新質傳播力”帶動縣域消費升級。他以淄博燒烤、哈爾濱冰雪文旅為例,強調短劇內容與地方特色深度融合,既能響應“跟著微短劇去旅行”政策,又能實現文化傳播與鄉村振興的雙向提升。商務部流通發展司原副司長吳國華則強調,縣域需完善現代物流網絡,推動農村電商與供應鏈升級,構建工業品下鄉與農產品進城的雙向流通體系,激發超大規模市場潛力。
商務部流通發展司原副司長吳國華在《建設縣域商業現代物流大力促進縣域經濟發展》主題演講中則圍繞視聽經濟下的縣域物流體系變革做了深度解讀。吳國華表示,縣域經濟是城鄉融合與共同富裕的關鍵紐帶,面臨歷史機遇與突出矛盾。需通過空間重組、產業躍遷、數字賦能等戰略路徑突破動能斷層和要素虹吸困局,配套財政金融創新、新基建和治理能力提升等保障機制。重點加強商業體系建設,完善物流網絡,推動農村電商與供應鏈升級,促進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同時需要實現90%縣域基本商業覆蓋,激發超大規模市場潛力,形成城鄉消費良性循環,切實增強農村居民獲得感。
清華大學軟件校友會副會長、中國鄉鎮企業協會科教工作委員會AI專家胡顯剛認為硬科技聯合新視聽,可助力縣域場景實現“破圈增長”。胡顯剛提出,AI技術可為縣域教育平權與智慧治理提供支撐。通過為山區K12學生配備智能設備,推動教育資源均衡化;同時構建AI老年大學平臺,激活老年人社會價值,促進代際融合與知識普惠。內蒙古鐵辰智能裝備有限公司首席戰略官張浩然分享了鄂爾多斯準格爾旗的綠色轉型實踐:無人駕駛礦車通過5G與激光雷達技術,實現礦山運輸效率達人工115%,新能源電池與風光發電結合,助力全產業鏈零碳轉型。
上海中視國際廣告有限公司新媒體中心總監張博以“文旅IP+電商”模式為例,指出需深挖縣域文化底蘊,將特色物產轉化為IP衍生品。他列舉“央小滿”電商品牌的成功案例,如重慶紅崖洞直播帶動景區消費、《風物出圈記》推出爆款米粉產品,預售額達350萬元,復購率超15%。未來將借助VR、元宇宙技術,讓鄉村資源在數字世界煥發新生。
在圓桌論壇環節,中國貿易報社長、總編輯范培康主持,與值得買科技集團副總裁、著名品牌戰略專家趙一鶴、快手三農村村紅負責人楊清、商亞歐跨境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首席架構師艾朝君、成都聯創眾娛文化總經理吳彥霖等嘉賓共議“視聽新媒體撬動縣域經濟”的可行路徑,探討從政策落地到商業變現的全鏈路生態構建。
此外,論壇期間,“2025全國數實興縣雙百計劃”正式啟動,涵蓋“百縣千品”數字升級幫扶與百部助農短視頻創作,旨在通過視聽技術打造縣域公共品牌IP“縣禮”。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新媒體平臺原創作品《稻魚空間 快來內蒙古的魚米之鄉》《別不信 內蒙古有的是蝦》被本屆大會選為雙百計劃啟動儀式展映作品。內蒙古準格爾旗作為首批入選縣,展示了“蒙字號”產品的數字化成果。
本屆論壇以創新實踐詮釋了數字經濟與縣域經濟的共生共榮,為全國縣域高質量發展樹立標桿。隨著“雙百計劃”推進,網絡視聽正從技術工具升維為核心引擎,這場視聽科技與縣域經濟的雙向奔赴,不僅為全國縣域搭建起數字化轉型的“樣板間”,更通過產教融合培養萬名數字新農人,為鄉村振興注入可持續動能,以視聽升維,持續書寫城鄉協同共富的新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