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有一支政治過硬、適應新時代要求、具備領導現代化建設能力的干部隊伍。這是著眼新形勢新任務對干部隊伍建設提出的基本要求,是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大任務。建設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高素質干部隊伍,需要把好“三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的組織支撐。
把好“選育關”,打造“能干事”干部隊伍
“治本在得人,得人在審舉,審舉在核真。”選人用人是干部隊伍建設的源頭和基礎,只有把好選人用人關,選出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才能為干部隊伍建設奠定堅實基礎。要嚴格標準,突出政治標準,把政治上是否堅定、對黨是否忠誠作為首要標準,確保選出的干部政治過硬、信念堅定;要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注重干部的品德修養和能力素質,選拔那些既有真才實學又有高尚品德的干部。要拓寬渠道,打破地域、部門、行業限制,廣開進賢之路,廣泛吸納各方面優秀人才,注重從基層一線、艱苦地區和急難險重任務中發現和選拔干部,讓那些在基層摸爬滾打、埋頭苦干、實績突出的干部有機會脫穎而出。要加強培養,建立健全干部培養機制,根據干部的特點和需求,制定個性化的培養計劃,通過教育培訓、實踐鍛煉等方式,提升干部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水平,注重培養干部的戰略思維、創新思維和辯證思維,提高干部應對復雜局面、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把好“考評關”,打造“干實事”干部隊伍
“考準考實干部政治素質,是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的關鍵。”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是干部隊伍建設的“指揮棒”和“風向標”,能夠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干事創業。要完善考核評價體系,建立科學合理、全面客觀的考核評價指標,既考核干部的工作業績,又考核干部的政治素質、工作作風、廉潔自律等方面情況,既注重考核顯績,又注重考核潛績,全面準確評價干部的德才表現和工作實績。要改進考核評價方式,堅持平時考核與年度考核相結合、定量考核與定性考核相結合、組織評價與群眾評價相結合,通過實地考察、個別談話、民主測評等方式,多渠道、多角度了解干部的工作情況和群眾口碑,增強考核評價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要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將考核結果與干部的選拔任用、評先評優、職級晉升等掛鉤,對表現優秀、實績突出的干部,要給予表彰獎勵和提拔重用;對工作不力、表現不佳的干部,要進行批評教育和組織調整,真正做到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形成良好的用人導向和干事創業氛圍。
把好“監管關”,打造“不出事”干部隊伍
“加強對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經常性監督,是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的重要保障。”加強干部監督管理,能夠及時發現和糾正干部存在的問題,防止干部“帶病提拔”“帶病上崗”,確保干部隊伍的純潔性和先進性。要加強日常監督,建立健全干部日常監督機制,通過談心談話、述職述廉、個人有關事項報告等方式,對干部進行經常性的監督管理,及時了解干部的思想動態、工作情況和生活狀況,發現問題及時提醒糾正。要強化重點監督,加強對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的監督,加強對干部選拔任用、行政審批、資金使用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監督,防止權力濫用和腐敗問題的發生。要嚴肅責任追究,對違反黨的紀律和規矩、失職瀆職的干部,要依法依規嚴肅處理,絕不姑息遷就,同時要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區分無意過失與明知故犯、工作失誤與違紀違法、探索實踐與有規不依的界限,為敢于擔當、勇于創新的干部撐腰鼓勁,營造良好的干事創業環境。
治國必先治黨,黨興才能國強。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新征程上,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積極擔當作為的精氣神為黨和人民履好職、盡好責,著力鍛造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隊伍,就一定能不斷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偉業推向前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