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考歷史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相關文獻來源。
(出土的楚國漆器)
春秋時期,有一個國家,叫做楚國。
楚國有位國君,名字叫做楚莊王。
我們知道春秋時期先后有五位霸主,春秋五霸嘛,他們都曾經在不同時期成為那個時代扛把子級別的人物,這個楚莊王,他就是其中之一。
他這個人,很有能力,很有水平,也取得了很多的成就。
最主要的是,在楚莊王之前,楚國由于地理位置比較偏,被很多中原國家瞧不起,看不上,或者說有意無意的排除在外,比如諸侯去拜見周天子的時候,其他國家都能到宮殿里去朝見天子,但是楚人去了,往往被攔下,只讓他在宮門外等候,讓他守火燎,就是只讓他在宮門外的火堆前烤火。
當然受到這種待遇的,不僅僅是楚人,通常坐在楚人對面的,還有秦人。(當時也算是難兄難弟了)
楚國,秦國,那在春秋時代都被視為蠻夷之國,楚國可能還好點,秦國最慘,秦國的先祖,名字叫做秦非子,原本只是替周天子養馬的,因為馬養的好,膘肥體壯毛發亮,周天子一開心,就賞賜他到西垂去做國君。
您說賞秦非子這塊地有多大,還不到五十里,你想要再多的地,你得自己打下來才行。
只是,終有一天,楚人會用巫祝的骨笛吹裂周天子用來占卜的龜甲,秦人也會把顯赫的軍功刻進渭水泛泛的波紋。
傲慢的中原諸國不曾想到,這兩個曾經被他們輕視和踐踏的國家,一個成了讓人恐懼的強國,而一個則統一了天下。
那么我們說,楚國的強大,從被人瞧不起,看不上,到大家不得不刮目相看,就是從楚莊王執政時期開始的。
(楚莊王 塑像)
楚莊王強大了楚國,讓楚人抬頭了,他很自豪,于是有一次為了慶祝,他就在宮里召開了一場宴會。
國君請客吃飯,這是一定要去的,因為宮里有酒有肉,這在平時不一定能吃得到。
楚莊王生年不詳,但是知道他死于公元前591年,而在那一階段,古代社會的生產力,其實很低。
低到什么程度?
百姓挨餓是正常的,大臣們也有可能吃不上飯,您要說頓頓吃肉喝酒,或許連國君本人也做不到。
所以,一聽說宮里要擺宴,那都不用楚莊王請,大臣們一個一個主動就來了。
楚莊王此前,為了壯大楚國,他非常的不容易,一直在肝工作,他是焚膏繼晷,握槧懷鉛,為了磨煉自己的意志,據說他連續六年都不曾飲酒,平時生活上也很樸素,肉也舍不得吃。
但是這回不一樣,這回楚國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那為了這次勝利而舉行的宴會,吃喝這一塊那肯定不能差事兒。
所以這次,君臣在席間是猛猛吃肉,猛猛喝酒,大臣們也喝多了,是楚莊王也喝多了,這宴會從早上開始辦,一直辦到天都黑了,還沒結束,還在繼續吃,繼續喝。
我們知道這古代沒有電子光源,沒有電燈,只有燈燭,所以天完全黑下來之后,宮殿里就掌了燈,也必須掌燈,不然啥也看不著。
雖然天已經很晚了,但是宴會的氣氛卻并沒有消散,反而是越來越熱鬧,越來越盡興,楚莊王甚至把自己最寵愛的兩個妃子,一個叫做許姬,一個叫做麥姬,把這倆妃子叫了出來,讓她倆依次給宴會上的大臣們倒酒。
(古代 宴會)
這倆妃子,那真是人間絕色,相當的好看,尤其是許姬,更是嬌嫩欲滴,美艷不可方物,倆人一出來,大臣們一時間都看得呆住了。
只是,畢竟是公共場合,這是君王的女人,君前哪敢失儀?所以許姬和麥姬給大臣們倒酒的時候,大家都很規矩,有些大臣甚至都把頭埋低,連和妃子對視也不敢了。
宴會上的大臣們很多,這酒呢,要挨個倒,一時半會倒不完,許姬和麥姬正在這倒呢,忽然從殿外刮來一陣大風,直接把宮殿里的燈燭都給吹滅了。
現代人如果生活在都市里,你把家里所有的光源都關閉了,也不一定覺得黑,因為總有比你睡得晚的,也總有建筑物還會發出光亮,加上還有路燈,但是古代不一樣,如果沒有月亮的話,燭火還滅了,那一瞬間真的就是伸手不見五指,誰也看不著誰了。
把燈重新點燃,是需要時間的,三分鐘也好,五分鐘也罷,侍從們也得摸著黑打火,反正一時半會,宮里就這么黑著呢。
許姬和麥姬正在倒酒,這時候她們也不敢亂動了,因為什么也看不到,只能等著,可是許姬就在這等待的時間里,她就感覺有人摸她,還把她的手給拉住了,慢慢的還把她給抱住了。
許姬當然不干吶,立刻就開始掙脫,這人一看許姬要跑,力氣使的更大了,許姬一介弱女子,她斷然不能逃離,不過她也很聰明,直接用手把自己的袖子給撕斷了,這人一抓衣服,抓了個空,許姬才趕緊跑走了。
這要是一般姑娘,早就嚇壞了,可是許姬畢竟是妃子,是國君的女人,那是見過世面的,她不僅成功逃脫,她還順手摸索,摸到了這個人的頭盔,然后趁機把頭盔上的帽纓給扯下來一根,攥在了手里。
帽纓,就是武將戴的頭盔上的那個翅兒。
(一種古代的帽翅)
許姬拿到帽纓,立刻就摸索著往回跑,她是又摔又跌,終于跑回了楚莊王的身邊,然后壓低聲音對楚莊王說了這么一句話:
剛才有人在黑暗中調戲我,掙脫間我折下了他頭盔上的帽纓,現在只要王上命令侍從掌燈,看誰少了一根翅兒,就能知道是誰無禮。
這件事情,可以說很嚴重。
因為在禮教森嚴的時代里,臣子最重要的都不是能力,不是他的功勞,不是他治政或者打仗的功績,而是臣節。
你調戲許姬,首先說你人品不行,其次是你道德不行,最后呢,你調戲的是君王的女人,那就等同于是對君王不敬,對楚國不敬,你就是在冒犯王權,其罪可誅啊。
但是很顯然,楚莊王并不打算為許姬做主,他不僅沒有立刻掌燈,反而還要求大臣們把帽纓都摘下來扔到地上。
楚莊王還為這個奇怪的命令做了找補,他說,今天呢,就是玩,就是盡興,大家要放松,這和平時上班不一樣,不需要正襟危坐,也不需要時刻穿戴齊整,所以大家干脆把帽纓都摘掉,大家放松一點嘛。
國君發話了,別說是讓自己摘帽纓了,就算是讓自己倒立裸奔,那恐怕也得照做,所以在黑暗中,宴會上所有的大臣就都把帽纓摘了下來,扔到了地上。
你這都扔到地上了,誰的帽纓是誰的,那就都分不清楚,都亂套了,許姬手里的罪證“一根帽纓”,她也就失去了意義。
大臣們把帽纓都扔完了,宮殿里的燈燭也被重新點燃,而楚莊王則和大臣們繼續吃飯喝酒,載歌載舞,一切就好像什么事情都沒發生過一樣。
(絕纓之宴 唐狡和楚莊王)
我們先說一下這個故事最后的結局,那就是幾年之后,楚莊王攻打晉國,打仗的時候,楚國有個叫做唐狡的將領,表現非常的亮眼,身先士卒,屢建奇功,也非常的賣命,為了取勝,簡直是將生死置之度外。
手下有這樣的將領,楚莊王非常的開心,戰爭結束之后,他立刻就要對唐狡大封特賞,沒想到卻都被唐狡給拒絕了。
楚莊王很納悶,說你啥也不要,你還這么努力,你是咋想的呢?
唐狡說,多年前在宴會上無禮,調戲大王的女人許姬的那個人,就是我,我感恩大王對我的寬容,所以我在戰場上奮戰,是為了報答大王。
這個故事,后來被人們引申為了成語,也就是“絕纓之宴”。
回到當時的宴會上,當許姬被調戲,要求楚莊王為她做主的時候,楚莊王只會認為,政治才是第一位的,軍事也是重要的,再漂亮的女人,再寵愛的妃子,也不能干擾到他治理國家,更不能妨礙他和大臣們之間的身份,所以楚莊王當時也壓低聲音,對許姬進行了勸慰,他說:
喝多了,失態了,這是人之常情,現在這個環境,這個氛圍,你說我要追責,那就是破壞了朝堂的氣憤,影響了君臣的友誼。
所以,楚莊王才會把這個事情給壓下去,不做任何處理,只當做沒發生過,甚至讓全體大臣摘掉帽纓,來幫這個唐狡脫罪。
事實上楚莊王這樣的行為,也的確博得了后世絕大多數評論家的好感,因為絕纓之宴這個成語的意思,就是代指一個人寬厚的對待別人,心胸開闊,能夠原諒別人的過錯。
而楚莊王作為君王,他這么做之后,也收到了正向的反饋,不然他怎么能得到唐狡為報恩而如此盡忠呢?
只是,在這種敘事下,我們很容易就會忽略掉故事中的另外一個重要人物,那就是許姬。
(許姬)
在古代,對女子的限制有很多,禮教之下,她們的思想則更加保守,身為君王的妃子,卻被臣下無禮,被摸了手,也許還被抱了腰,這對她本人來說不僅僅是身體上的侮辱,更是精神世界的巨大傷害,按照現代人的思維來看,唐狡對許姬的行為,完全就是赤露露的性騷擾。
楚莊王寬宏大量,譜寫了君臣佳話,而許姬被性騷擾的事情,就這么過去了。
沒有懲處,沒有追責,沒有下文。
國君用許姬的權益,換取了君臣之間的利益,換取了楚國的利益,這在當時的政治生態中當然有這么做的合理性,但是,作者想要問的是——
難道,許姬就活該被性騷擾嗎?
參考資料:
《史記·楚世家》、《求自試表》、《唐才子傳·錢起》、《座右銘》
陳凱,陳恩虎.楚莊王滑汭會盟新探.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4
李飛.物有本末,事有終始——楚莊王霸業成因新探.鎮江高專學報,202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