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回歸自然、綠蔭后人,節地生態安葬體現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近年來,廣西各級民政部門深化惠民殯葬改革實踐,堅持以“惠民、綠色、文明”為導向,通過強化政策保障、完善獎補機制、加強宣傳引導等措施,全面提升節地生態安葬管理服務水平,不斷完善節地生態服務體系。
截至目前,全區累計參與生態安葬和播撒骨灰超2.2萬例,參與人數從2013年的128例增加到2024年的3485例。全區不保留骨灰安葬和撒放數量逐年增加,回歸自然、綠蔭后人的生態安葬理念越來越被群眾接受和認可,有力推動了綠色殯葬改革。
從“書架葬”、“塔葬”到“海葬”
因地制宜豐富生態安葬形式
在南寧市青龍崗長安墓園圖書館葬區,一座座裝有骨灰的壇子被整齊擺放在“書架”上,賦予逝者“文化長存”的意境,目前園區的樹葬、壁葬、草坪葬等生態安葬墓位已安葬骨灰約6500例;在柳州市西山公墓塔葬區內,通過將逝者骨灰放入塔中、名字刻于塔上的形式,賦予“尊崇”、“不朽”的內涵;自節地生態安葬活動開展以來,百色市共有490例骨灰參與海葬,讓生命回歸自然……通過因地制宜、不斷創新,目前,廣西全區各墓園已有花壇葬、樹葬、草坪葬、壁葬、圖書館葬、福堂葬等多種節地生態安葬形式供群眾選擇。
“花壇葬非常有意義,既節約土地又減少資源占用,還減輕了我們老百姓的家庭負擔。”在南寧市參與節地生態安葬活動的逝者家屬覃女士說,看到今年現場報名參加集體花壇葬的人數眾多,證明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接受節地生態安葬方式。
廣西已連續13年舉辦節地生態安葬活動。2013年以來,廣西民政累計舉辦公益花壇葬、骨灰撒海等生態安葬活動136場次。除廣西全區范圍內組織的節地生態安葬活動外,廣西全區每年還在北海市組織開展一次集中海葬活動。南寧、桂林每年舉辦兩次集體花壇葬活動,百色、賀州等地每年不定期舉辦多樣化的集體生態安葬活動。
截至目前,南寧、柳州、桂林、梧州、北海、防城港、欽州、貴港、玉林、百色、賀州、平樂等12個市、縣共建立18個節地生態安葬示范點。各地殯葬服務機構常態化接受家屬報名,在清明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前后統一組織安葬緬懷活動。
夯實政策基礎 持續加大投入
保障逝者“逝有所安”“安有所葬”
為完善推行生態安葬的制度保障,廣西將骨灰生態化處理的要求寫入全區殯葬改革方案和發展規劃,推動殯葬改革向綠色低碳化發展。同時,出臺“1+3文件”,完善推行生態安葬的制度保障。其中,強化財政支持等政策保障,對選擇花壇葬、海葬等不保留骨灰節地生態安葬方式的喪屬不但不收費,還給予每戶逝者家屬獎補,對參與集體花葬的給予獎勵800元/具。據廣西民政廳統計,2013年以來廣西民政累計投入福彩公益金5000多萬元,為群眾節約喪葬費用約5.2億元,以回歸自然的方式保障“逝有所安”。
同時,自治區民政廳先后安排資金940萬元支持南寧、柳州、桂林、百色、北海等地完善節地生態安葬設施,進一步完善節地生態安葬設施建設,從硬件上消除了“無處可葬”的顧慮。自2013年以來,廣西節地生態安葬示范點從1個擴大至18個。
2024年,共籌措中央和自治區資金1.92億元用于新建或提升改造現有的殯葬服務設施。目前,廣西全區大多數墓園均設有節地生態安葬區域,實現了節地生態安葬設施從無到有,再到基本全覆蓋。
創新形式推動移風易俗
從“入土為安”到“向綠而生”
為開展移風易俗和生態安葬宣傳,廣西各級民政系統聯合各類主流媒體,積極倡導花壇葬、樹葬、海葬等節地生態安葬方式,大力弘揚厚養薄葬、慎終追遠的傳統優秀理念,并聯動各大主流媒體開展“綠色殯葬”主題報道,推動群眾對節地生態安葬的態度從排斥到了解,再到如今積極參與。
此外,廣西各級民政系統還通過舉辦網絡微課堂、制作宣傳櫥窗、發放宣傳單等方式,讓清明節主題宣傳走進社區、走進群眾;組織殯葬服務機構開展“開放日”、“服務體驗日”等活動,讓更多群眾了解殯葬行業,體驗生命文化教育;在廣西各地殯葬管理處及墓園,通過展板宣傳、業務引導、補貼等方式,積極引導群眾選擇節地生態安葬。
在文明低碳祭掃方面,鼓勵群眾選擇植樹綠化、踏青遙祭等方式緬懷逝者,并推進“互聯網+殯葬服務”,通過“廣西殯葬之窗”微信公眾號等平臺推廣線上祭掃服務;開展“無煙陵園”“鮮花換紙錢”“鮮花換爆竹”“絲帶寄哀思”“時空信箱”等活動……
選擇柳州西山公墓樹葬形式的逝者家屬陳先生坦言:“起初擔心以生態葬安葬親人不夠體面,但看到墓園綠樹成蔭、莊嚴肅穆,反而覺得這才是對生命最好的尊重。”
從“保留形骸”到“精神永續”,廣西持續推動節地生態安葬的實踐證明,生態安葬不僅是土地的減法,更是文明觀念的加法。這拂綠色殯葬春風,正讓八桂大地在慎終追遠中煥發新的生機。(孟鑾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