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日再發特大地震風險評估,并甩出個“嚇人”數據:南海海槽要是再來場特大地震,直接經濟損失能飆到292萬億日元(約14萬億人民幣)。啥概念?相當于日本全國老百姓不吃不喝白干5年!這還沒算死傷人數,他們通過評估,最高可能導致30萬人在地震中喪生。
十年前他們還說損失頂天220萬億,現在直接漲了三分之一。你以為是通貨膨脹?拉倒吧!東京大阪的房價漲瘋,核電站化工區全擠在震源邊上,資本家賺得盆滿缽滿,災難成本卻要全民買單。更絕的是,日本老百姓現在連大米都搶不起了——5公斤一袋賣到200塊人民幣,超市貨架天天被搶空,不知道的還以為第三次世界大戰要開打。
說實話,看到“30萬人死亡”這數據,讓后脊梁骨發涼。但仔細一想,日本人算賬是真“冷血”。他們搞了個超級計算機模型,把地震波、海嘯高度、建筑倒塌率、甚至老齡化人口跑不動路的數據全塞進去,最后咔噠一按——29.8萬,四舍五入就是30萬條命。
但現實比數據更殘酷。靜岡縣70歲以上老人占了三成,東京灣密密麻麻塞著3700萬人,真來場9級地震加34米海嘯,年輕人都不一定逃得掉,何況腿腳不便的老人家?政府嘴上喊著“全民防災”,可養老院疏散預案到現在還停留在紙面上。去年神奈川縣演練,抬著輪椅下樓梯就花了20分鐘,就這效率,海嘯早把人卷進太平洋喂魚了!
去年8月,日本氣象廳發了個地震預警,老百姓直接沖進超市搬空米柜,價格飆到歷史新高。政府急吼吼投放儲備糧,結果啥用都沒有——全國70%大米流通捏在農協手里,這幫人左手倒右手,價格越控越漲。
2011年福島核泄漏的陰影還沒散,現在又天天被政府恐嚇“南海海槽要炸”,普通人除了囤糧還能干啥?東京市中心房價十年翻了三倍,有錢人砸錢買“抗震豪宅”,窮鬼只能住著40年房齡的老破小,天天祈禱地震別在自己睡覺時來。這哪是什么防災社會?根本是“鈔能力”生存游戲!
日本人搞科技防災是真舍得砸錢。靜岡縣海邊豎起22米高的“鋼鐵城墻”,說是能擋住南海海槽的海嘯;東京大學開發了個AI地震預警系統,號稱能把預警時間從10秒拉到半分鐘。但明眼人都知道,在大自然面前,人類那點技術跟紙糊的沒兩樣。
就說濱岡核電站吧,離南海海槽就160公里,堆著全日本最多的核燃料棒。政府拍胸脯保證“能抗9級地震”,可東電公司當年還說福島核電站固若金湯呢!更扯的是,日本氣象廳去年突然改口,說未來30年大地震概率從70%提到80%,合著這幫人自己都沒整明白,全靠玄學加數據硬撐?
日本人在1973年和2006年都拍過兩部《日本沉沒》的電影,現在看來簡直像預言。東京地面每年下沉2厘米,大阪灣填海造陸區地基軟得像豆腐,九州火山帶時不時噴點巖漿刷存在感。再加上南海海槽這個“巨型炸彈”,說日本在慢性自殺都不為過。
但最可怕的不是天災,而是人禍。政客忙著扯皮防災預算,財閥死攥著產業鏈不撒手,老百姓被訓練成“防災機器人”——家里常備救生包,公司每季度演練鉆桌底,可心里早麻了。去年民調顯示,25%的東京人覺得“逃了也白逃”,不如躺平等死。這種集體麻木,比地震本身更讓人毛骨悚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